核心提示:核心提示:今年以来,由于国际粮价暴涨,国内外大米价格甚至相差4倍。在巨大价差诱惑下,粮食走私出境案件时有发生。就连世界头号大米出口国的泰国,也成为了中国粮食走私的目的地。 广州日报6月19日报道“...
核心提示:今年以来,由于国际粮价暴涨,国内外大米价格甚至相差4倍。在巨大价差诱惑下,粮食走私出境案件时有发生。就连世界头号大米出口国的泰国,也成为了中国粮食走私的目的地。
最近一个月内,广州黄埔老港海关连续查获7起粮食走私案件,频率之高引人关注。以至于海关工作人员专门针对这种突然频发的走私现象,进行了专项的风险分析,并进行了专门布控。 6月13日下午,一场瓢泼大雨如期而至,但没有影响到黄埔老港海关异常繁忙的进出口作业。对于工作人员来说,最近查验每一单货都要十分小心。根据掌握情报所作的风险分析,粮食走私成为当前一个频发现象。 “净水剂”实际上是面粉 正是利用这台车,有3单准备走私出口的粮食被截获了。 老张清楚地记得当时的情景:2008年4月30日上午10时,一个集装箱的货物正在进行机检,一份《海关出口货物报关单》随即出现在了车载电脑上,货物名称注明是“木塑纤维板”,目的地为马来西亚,货物来自深圳市福田区的一家商行。 通过X光扫描发现,图像显示这批货物的密度很大,与木塑纤维板成像并不一致。一查验全是面粉,共有17吨。这是一起典型的伪报品名粮食走私案件。 5月19日,深圳市一家进出口有限公司有两个集装箱的“净水剂”准备出口到印度尼西亚的雅加达,机检后发现里面装的是足足45吨面粉。 与此同时,国内多个海关都面临着粮食走私出口的风险。 今年以来,我国深圳、拱北、昆明、南宁、杭州等多个海关陆续查获粮食走私出口案件。 拱北海关出现了“水客”零星走私粮食的情况,一些边民每日来往于水上,随身携带几十斤粮食偷运出境。而据媒体报道,在越南的一些市场里,已经出现了来自中国的走私大米。 国内外极大差价的诱惑 除了大米外,国内面粉价格大约5800/吨,国际市场价接近7000元/吨,其中约有1000元/吨的差价。“极大的差价诱惑,使粮食成为了新的走私品种。” 2007年12月20日起,我国取消小麦、稻谷、大米、玉米、大豆等原粮及其制粉的出口退税。2008年1月1日起对原粮及其制成品出口征收5%~25%的暂定关税。在粮价暴涨的行情下,征收粮食出口税成了不少国家通行的做法。据报道,今年初俄罗斯政府决定提高粮食出口税,税率由过去海关报价的10%提高到40%,以稳定国内粮食价格。 “这是从国家口袋里掏钱” 为了稳定国内的粮食价格,国家每年都要花很多钱对农民进行直补。广粮集团的一位业内人士称,目前广州市对种粮农民的直补已经相当高,每亩地的补贴金额超过100元。 “这些都是国家口袋里的钱,出口走私不是少交税,是直接从国家的口袋里掏钱,危害更大。” “一场猫和老鼠的博弈” 对于粮食的非法走私,海关工作人员戏称为“一场猫和老鼠的博弈”。在查获的7起粮食走私案件中,经营公司有5家来自深圳,2家来自青岛,没有一家广州本地的公司。“这些公司大多是小公司、信誉不高的公司。惯用的手法就是异地报关,货物出口地大多在东南亚、非洲等地区。” 针对这种突然频发的走私现象,黄埔老港海关进行了专项风险分析,并提出专门的布控方案。 梁润超说,鉴于此,黄埔老港海关已从几个方面加强了监管:针对“伪报”、“瞒报”违规走私方式,以监管区巡查监控为主要监管手段,强化了船边巡查,加大了对“单货不符”的打击力度。 对话关长 “粮食走私是一种阶段性现象” 就粮食走私这一新现象的出现,黄埔老港海关关长梁润超接受了本报的独家专访。 广州日报:粮食走私是一个新问题吗? 梁润超:是一个新现象,与国际形势密切相关。粮食走私现象有其背景,从去年年底开始,国际社会闹粮荒,一些传统的出口地区粮价上涨很厉害,但我国国内粮食类产品价格相对比较稳定。所以产生了一个国内外粮食的差价,走私违规出口粮食有利可图。 广州日报:一个月查获7起,算多吗? 梁润超:算多的。与老港口岸的特点有关,这是一个出口集散地,大部分华南地区的货物都从这里出口。 广州日报:尽管发现了粮食走私,我国正常的粮食进出口贸易仍在继续。 广州日报:为什么说是阶段性现象? 梁润超:随着国际粮价的缓和以及别国粮食供应紧张的缓解,这种现象可能会慢慢有所减弱。这种阶段性可能会持续两三个月或者半年,甚至更长一段时间,也有可能出现反复,这与国际粮食市场行情以及整个供求关系有直接关系。 广州日报:过去我们给出口退税,现在开征出口税,这个转变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通过关税的调整也可以看出中国经济的发展和进步。以前外汇储备相对不足,一些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商品都要拿出去赚取外汇,现在没有这么大的必要性。 (本文来源:大洋网-广州日报 作者:何涛 殷允伟) Tags:国内 内外 外大 大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