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提高中央企业(下称央企)红利上缴比例的可能性进一步加大。4月26日,一位有色金属行业央企高管告诉本报,目前,国资委、财政部等有关部门正在研究提高央企税后利润上缴比例。“关于这一块争论很大,因为很多企业...
提高中央企业(下称央企)红利上缴比例的可能性进一步加大。 4月26日,一位有色金属行业央企高管告诉本报,目前,国资委、财政部等有关部门正在研究提高央企税后利润上缴比例。“关于这一块争论很大,因为很多企业经营状况尚未稳定。” 国资委一位内部人士也告诉本报,提高央企缴利比例的呼声越来越高,国资委除了正在研究缴利比例在原有10%至5%的基础上调高外,还在研究军工企业、转制科研院所企业是否在“免单”期结束后上缴一定比例的红利。 中国铝业副总经理吕友清对本报表示,目前中铝未收到国资委调整红利上缴政策的消息,重新调整缴纳比例存在争议。 酝酿央企分红新政 目前,央企上缴红利标准分为三类:烟草、石油石化、电力、电信、煤炭五个资源性行业,上缴比例为10%;钢铁、运输、电子、贸易、施工等一般竞争性企业上缴比例为5%;军工企业、转制科研院所企业三年内暂不上缴。 上述标准自出台以来,就遭到了社会各界的质疑和批评。 在财政部公布的2010年国家财政预算中,2009年纳入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编制范围内的央企,实现利润总额9655.6亿元,实现净利润7023.5亿元,但按比例提取央企税后利润后形成的2010年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安排仅为440亿元,上缴比例仅约6%,甚至比个人所得税还低。 那么,94%的央企红利流向何处?国资委研究中心主任王忠明解释,央企上缴的红利都交给财政了,剩下的90%至95%用做企业的扩大再生产,用于支付企业经营成本。 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一位专家对本报表示,10%至5%的上缴比例明显太小,从1993年国企改革开始到现在,央企未上缴利润的数额是非常惊人的,这些资金的流向也不透明,从而凸显了央企分红政策调整的必要性。 在去年的博鳌论坛上,国资委主任李荣融坦承,目前央企分红政策“起步较低,上缴比例也比较低”,主要原因是,国企还担负着很重的社会负担,很多国企尚未进入良性的可持续发展,只有待这一问题解决后,企业上缴红利会逐步提高。 目前,央企已渡过金融危机难关,央企分红政策改革被提上日程。 今年,国务院首次向全国人大报告了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人大常委会预算工委主任高强直言,国企税后上缴比例较低,“今后应逐步扩大覆盖范围,提高上缴比例,规范企业税后利润分配”。 随后,财政部将“研究提高中央企业税后利润上缴比例”作为2010年工作要点,并将央企红利首次写入“国家账本”。 军工企业征收政策将调整 按照2007年财政部和国资委发布《中央企业国有资本收益收取管理暂行办法》,军工企业作为第三类企业享受的是暂缓上缴或者免交红利的政策。 Tags:国资 资委 委酝 酝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