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心阁畔,湘水之滨。长沙市天心区惟民法律服务所内,“为民维权,法理昭彰”的锦旗与感谢信层层叠叠,静物无言,却诉说着千般义举;墨迹有温,仍传递着万家衷肠。此处主人钟仁云,身兼湖南省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协会维权与参政议政公益事务专业委员会主任之职,十载砥砺,以法为舟,以心为楫,在法治中国的浩荡江河中,为弱势群体撑篙引渡,更为基层法律行业拓路开疆。
一、转轨人生:从跨界英才到法援赤子
钟仁云生于1973年,湘中祁阳人氏。中南大学毕业后,他的职业轨迹横跨多领域:从机关干事到银行主管,从媒体记者到企业高管,手握会计资格、职业指导师、演出经纪人等多重认证,堪称跨界英才。但真正改变他人生轨迹的,是媒体生涯中目睹的民生困境——农民工讨薪时的无助、下岗职工维权时的茫然,让他深刻意识到,法律绝非白纸黑字,而是百姓安身立命的依靠。
2010年,他在报社跑社会新闻时,遇到祁阳县农民工张某在工地受伤,包工头拒绝赔偿。张某不懂维权流程,攥着皱巴巴的医院单据在政府门口蹲守三天,“眼里又急又怕的样子,我到现在都记得。”钟仁云说。这份触动让他毅然在2012年转轨,从零开始投身基层法律服务。如今,他不仅是惟民法律服务所主任,更担任湖南省法协维权委主任、长沙市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协会副会长等职。 多元经历赋予他独特视角:会计知识让他精通企业风控,媒体经验练就社会洞察力,人力资源管理能力助他融通法理与人情。“基层法律工作,需既见条文之严谨,亦察世事之幽微。”这是他扎根行业十载的深切感悟。
二、双轨并行:护同业权益,守百姓公道
作为维权委主任,钟仁云肩负双重责任:既要维护全省2000余名基层法律工作者的执业权益,也要为弱势群体提供公益法律援助。
(一)护行业公正,倡政策革新。针对基层法律工作者常面临的职业歧视、代理权限受限等问题,钟仁云牵头建立“行业维权快速响应机制”——设立24小时维权热线,组建由资深从业者、法学教授构成的专家团队。2023年,邵阳市某县基层法律工作者李某因代理劳动争议案件,被对方恶意投诉“违规执业”,当地司法部门一度暂停其执业资格。钟仁云接到求助后,立即带队赴当地调查,调取庭审记录、走访证人,最终证实投诉系诬告,不仅帮李某恢复执业资格,更推动当地司法部门建立“投诉甄别前置程序”,为行业筑起保护屏障。 (二)行公益诉讼,守微末苍生。2021年寒冬,下岗工人王某冒着风雪找到惟民所,哭诉原单位拖欠社保12年。钟仁云当即决定免费代理,5次往返长沙与株洲调取证据,顶着寒风在老厂区蹲守三天寻得关键证人。庭审中,他结合王某“持续维权”的证据,力辩“时效未过”,最终为老人追回社保欠款18万余元。王某赠“和天下”香烟致谢,他婉拒道:“您之笑意,胜于千金。”
三、护佑弱势,彰显法理
2023年春,七旬老人陈氏因房屋拆迁补偿不公,多年信访未果。钟仁云主动介入后发现,拆迁方利用老人不识字,以“政策解读”为名误导其签订不利协议。他不仅代理行政诉讼,还联合社区法律援助站,为老人争取到合理补偿,并推动当地建立“老年人维权绿色通道”,让更多老年群体免受侵权风险。
为百户业主化解交房危机:同年夏,某小区百户业主因开发商逾期交房,集体维权陷入僵局。钟仁云牵头组织“业主法律援护团”,通过法律分析与谈判协调,最终促使开发商承诺违约金赔偿并加快施工进度,成功避免群体性事件,守住了业主们的“安居梦”。
四、制度拓新:从匠心个案到机制建构
钟仁云深知,维权不能仅靠热血,更需制度支撑。2022年,他创新提出“协会+律所+社区”的“法律公益三联动”机制,组织全省基层法律工作者深入30余乡镇普法、参与信访评查、调解重大纠纷,该机制获湖南省司法厅推广,成为基层法治建设的范本。
此外,他还化身企业纾困“法治参谋”,编写《小微企业合规指南》,定期开展“企业合规公益讲座”。2023年,长沙某文化公司因版权侵权面临50万元赔偿,钟仁云介入后不仅促成双方和解,还指导公司建立版权管理体系,从根源上避免后续纠纷。
五、赤诚本色:党员初心,法治星火
作为一名党员,钟仁云始终将社会责任融入职业血脉。他带领惟民所与社区结对,设立党员服务岗;常态化组织“法律下乡”,让法治资源向乡村倾斜。2024年,他获评“湖南省优秀基层法律工作者”,惟民法律服务所也屡次斩获“先进法律服务所”称号,这份荣誉,是对他十载坚守的最佳印证。
结语
暮色初临,采访刚结束,钟仁云已疾步赶赴一场农民工维权调解会。年逾五十的他,步履依旧匆匆。“吾愿甚简:使公平正义之阳光,照彻每处角落。”法治中国的道路上,千万个如钟仁云般的基层法律人,以铁肩担道义,以赤忱守民权,聚作璀璨星河,照亮着时代的苍穹。
(作者,于建初: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作家、长沙市作家协会原主席,湖南省文史研究馆研究员,多届湖南省人大代表与省政协委员)
来源:湖南民生在线
作者:于建初
编辑:徐满哥
一审:徐满哥
二审:余 生
三审:吴明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