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发挥基层国家权力机关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做好新形势下人大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强调要按照总结、继承、完善、提高的原则,推进人大代表大会制度理论和实践创新,推动人大工作提高水平。今年6月,中共中央转发了《中共全国人大常委会党组关于加强县乡人大工作和建设的若干意见》,坚持问题导向,总结实践经验,明确提出了加强县乡人大工作和建设的总体要求、重要原则和重要措施,是新形势下党中央加强人大工作特别是县乡人大工作、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重要举措。根据宪法和法律赋予县乡人大的职权,县乡人大要结合本区域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把党中央和全国人大的各项举措以及有关法律规定落到实处,真正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推动人大制度和人大工作与时俱进、完善发展,充分发挥基层国家权力机关在推进依法治理区域和实现区域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重要作用。在依法治国各领域中的重要作用 朱卓英 ![]() 一、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主法治建设重要论述精神 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在党的中央全会、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等多个场合,就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全面依法治国作出深刻阐述。习总书记强调:“在中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在人类政治制度史上的伟大创造,是深刻总结近代以来中国政治生活惨痛教训得出的基本结论,是中国社会100多年激越变革、激荡发展的历史结果,是中国人民翻身作主、掌握自己命运的必然选择。”从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伟大实践和取得的成就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包括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充分显示出了巨大的优势、韧性、活力和潜能。在这个制度的保障下,中国人民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更加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宏伟目标。习总书记指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支撑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根本政治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制度。这是我们党总结历史经验,站在时代发展和全局的高度,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出的新的重大论断,内涵十分丰富。我们要深刻学习领会,要在道路、方向、制度选择等重大问题上旗帜鲜明、立场坚定,必须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动摇,任何时候都不能有半点含糊。 二、充分发挥基层国家权力机关在推动国家治理领域改革中的重要作用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四中全会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即国家治理领域的改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从治理体系看,无论是旧体制的改革,还是新体制的构建,都与法律制定修订密切相关;从治理能力看,要求强化依法办事意识,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管理国家。法治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石,县乡人大在推进依法治国,实现区域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大有可为。 (一)善于行使人大监督职权 从实际工作情况看,监督工作是县乡人大最主要的经常性工作。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人大监督工作,依法务实行使好监督权,是县乡人大现阶段工作的重中之重。 1.充分认识人大监督工作的新要求、新重点。一是监督体系的新要求。四中全会《决定》明确指出,要建立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严密的”三个字,要求人大监督必须是全方位的,监督主体之间必须衔接到位,监督工作必须职权法定、程序法定,不能出现法治监督方面的空白。二是监督内容的新重点。三中、四中全会的两个《决定》提出了一系列涉及国家政治、经济等各领域体制性、制度性的重大改革举措,如提出对政府“全口径预算”进行监督,加强人大预算决算审查监督、国有资产监督职能,加强对政府规范性文件的备案审查等,许多都将是今后人大监督工作的重点,以确保在法治轨道上推进改革。 2.积极研究人大监督工作的新形势、新课题。一是立项选题的新形势。从今后一个时期工作的安排来讲,应当以是否带有普遍性、典型性,是否有利于和谐稳定大局,时机是否合适作为出发点,应将事关改革,事关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能够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关心关切的重要问题作为落脚点,做好人大监督的立项选题。二是监督形式的新课题。根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人大常委会的监督形式主要有7种。在此基础上,人大常委会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专题询问工作,进一步发挥专题调研的作用,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跟踪监督工作,真正做到人大监督与支持“一府两院”工作相结合,推动重点、热点、难点问题的解决。 (二)善于讨论、决定重大事项 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健全人大讨论、决定重大事项制度,各级政府重大决策出台前要向本级人大报告。人大及其常委会对重大事项作出决定,是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集中人民意志、行使国家权力的重要体现。 1.科学确定重大事项的具体范围。对重大事项范围的确定,主要遵循两个原则:一是合法性原则。即宪法和地方组织法规定的要求向人大报告或者提请审议的,属于人大及其常委会职权范围内的事项,这类可称为“法定事项”;二是重大性原则。即对本地区具有全局意义、群众关注度高、投入公共资源多、实施时间长的事项。宪法和地方组织法并没有明确规定重大事项由人大来明确,何谓“重大”,要根据具体情况来掌握。人大认为“重大”是可以的,政府认为“重大”是可以的,党委认为属于“重大”、应由人大讨论决定的,也是可以的。这类可称为“自定事项”、“酌定事项”。 2.正确把握重大事项决定权的内涵。一是要有大局意识。依法行使好重大事项决定权,要求人大及其常委会善于使党委决策部署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善于处理好对政府重大决策的制约和支持的关系,从根本上讲,是一个大局、一盘棋、一台戏。二是更多通过大会决定本地区重大问题。讨论、决定重大事项,有人民代表大会和人大常委会两个层面的工作,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的重点,在于“一府两院”做实、做好提交人民代表大会的有关报告和文件,将本地区当年工作中的大事、要事、实事尽可能在提请人民代表大会审议的有关报告和文件中体现出来,一经大会通过,即成为当年本地区国家机关各方面工作中的重要指导性文件。三是区别讨论事项和决定事项。可以多一些讨论,经过人大常委会的审议,有利于发扬民主、集思广益、凝聚共识,而讨论不意味着作决定。 (三)善于发挥代表作用 张德江委员长提出,应该围绕“两个联系、一个发挥”,即加强人大常委会同人大代表的联系、密切人大代表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的思路开展代表工作。 1.把好代表“选举关”。在选举工作中,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扬民主、严格依法办事三者有机统一,以选举过程的规范有序保障选举结果的合法有效。坚决杜绝贿选、身份“失真”、履历“造假”、炒作“独立候选人”等问题,确保把模范遵守宪法和法律、密切联系群众、努力为人民服务、群众信赖的人选选为人大代表。 2.充分发挥代表履职作用。国家权力机关行使权力要通过代表依法执行代表职务来实现。人大常委会和“一府两院”都有责任加强与人大代表的联系,做好代表依法行权的服务保障,重视代表提出的议案,办理代表提出的建议,安排和支持代表对有关机关和单位进行视察、调研以及约见负责人,自觉接受代表的监督,尊重代表民主表决的结果,以此来改进工作,解决有关问题。 3.重视代表的桥梁作用。县乡人大代表数量多、分布广,贴近基层、贴近群众,在了解民情、反映民意、集中民智方面具有良好基础。代表直接面向基层、面对群众,在宣讲党的主张、正面宣传“一府两院”工作、引导群众依法表达诉求、维护区域和谐与稳定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当前,岳塘区人大在河东地区所有乡街均已设立了代表工作室,方便群众到固定的地点、在相对固定的时间段找到代表,搭建了代表联系群众的平台。我们要重视以上所说的基础、纽带和平台,重视发挥代表在国家机关与群众之间的桥梁作用。 (四)善于做好人事任免 人大依法行使人事任免权,就是要坚持党管干部和人大依法任免相统一的原则,为依法治国提供组织保障。 1.在“任”的过程中提高法治意识。7月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关于实行宪法宣誓制度的决定》,正式确立了我国的宪法宣誓制度,开启依宪治国新阶段。在人事任免工作中,人大常委会主要是依法把好“程序关”,通过形成一系列规范的工作程序,提高拟任人员依法行权的意识,保证党组织推荐的人选成为国家机关领导人员,保证国家政权真正掌握在人民手中。 2.在“撤”、“免”的过程中践行法治精神。决定撤销由人大常委会任免的“一府两院”有关人员的职务;接受国家机关领导人员和代表的辞职,也属于人大常委会人事任免权的范围。特别是对有违法、违纪或者失职、渎职行为的国家工作人员,可由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或“一府两院”、或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五分之一以上联名提出撤职案,监督法也在处理、审议和决定等方面作了明确规定,进一步加强了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法治监督。 (五)善于更加主动地开展工作 三中全会《决定》提出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时俱进。这要求各级人大要有一种积极进取、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在工作中有新改观、新气象。 1.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人大干部和人大代表一是要牢固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权由法定、权依法使等基本法律理念;二是要系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准确掌握党处理法治问题的基本立场、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和依法行权过程中所涉及的法律知识;三是要把遵守宪法法律作为基本准则,牢记法律红线不可逾越、法律底线不可触碰,正确理解“集体有权,个人无权”,按照民主集中原则,依照法定程序,集体行使职权,集体决定问题。 2.带头营造良好舆论环境。在四中全会决定的各项工作任务分工落实中,涉及人大工作的就占一半以上,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对人大工作越来越关注。同时,借机恶意炒作人大工作的现象也屡见不鲜,一些错误的观点和思潮层出不穷。人大及其常委会开展监督工作或作出决定决议,包括代表建议、议案的办理,都要统筹考虑其产生的价值导向、舆情、民意和它的社会效果,做到科学研判,先声夺人,防止舆论的误读、误导。人大及其常委会要充分发挥增强全民法治观念中的引领作用,带头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舆论环境。 三、按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把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五个重要环节 要充分发挥基层国家权力机关在推进依法治理区域和实现区域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重要作用,就必须按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把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五个重要环节。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有五处作了“通过人大”的表述,即继续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牢牢把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掌握在人民手中;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贯彻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和发展人民当家作主;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统一行使国家权力。这五个“通过人大”的重要环节,要求我们既要毫不动摇地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又要与时俱进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是我们做好新形势下人大工作必须坚持的正确方向。 作者:朱卓英,湖南省湘潭市岳塘区人大常委会主任,省、市、区三级人大代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