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遇到堵车或者交通事故时,我们都盼着交警能够早点到达现场进行疏导和处理,但是在上下班高峰期,有时也会影响交警的到场速度。不过,从今天开始,株洲交警又多了一个好帮手——无人机,有了这样的“空中交警”,交警的执法将更高效。
今天下午,记者在神农大剧院前坪看到了这位“空中交警”,它高约50厘米,方方正正,白色的机身上刻着“株洲公安”四个字,搭配黑色的机翼和支架,显得稳重而干练。别看它个头不大,本领可不小!
相比路面的电子监控和交警平面巡逻,无人机拥有灵活机动的特点,有效管控范围直径达3公里。覆盖范围更广,效率更高,安保范围无死角。对于刻意逃避执法处罚的车辆有一定的震慑力。 接下来,交警部门将在城区四个大队成立无人机中队,主要应用于事故现场勘察和取证,能最大程度还原事故发生现场的景象,减少现场堪查时间,更大限度避免责任纠纷,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对于主要工作环境为道路周边的交警而言,多旋翼无人机主要应用到以下几方面: 1、高峰时段的路面监控 随着城市车流量的增加,在上下班高峰期市区重要路段容易发生拥堵,而路面民警在疏导交通时,因受视线距离的限制,很难掌握多个相关路口的整体车流量情况。通过500m高空的无人机监控,民警可以掌握至少2个以上相关路口的车流量实时情况,有针对性的调整信号灯的放行,最大程度的提高路口通行效率。
2、平峰时段的辖区监控 平峰时期,通过无人机高空巡视,民警在岗亭内执勤的同时,就可以有效掌握辖区内违章停车、违章调头等违法行为的实时情况和多发区域,进而有针对性的进行整治,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也提升群众对交通环境的满意度。
3、警保卫活动时对可能拥堵路段的提前巡视 在警保卫工作中,利用无人机飞得高看得远的优势,可以同时派出多台无人机在多个路口对多条路段进行监控,一旦发现可能出现拥堵的警情时,便能及时通知前方巡逻民警对警情进行处置。 4、交通事故现场勘查 以无人机航拍技术为基础,结合先进的无线数据传输、图像处理和数据存储技术,实现交通事故实景3D现场图绘制,能最大程度还原事故发生现场的景象,减少现场堪查时间,更大限度避免责任纠纷,极大的提高工作效率。 5、地图测绘 利用无人机高空航拍,可以生成精准的航拍地图,为交通设施的设置、管理,以及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株洲法制民生频道频道 全媒体记者 王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