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近年来,桑植县大力实施“强智富脑工程”,采取农民“点菜”、政府“买单”的方式,根据全县农民实际需求提供免费培训,培育了一大批有文化、讲文明、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为新农村建设注入了强劲活力。 ...
近年来,桑植县大力实施“强智富脑工程”,采取农民“点菜”、政府“买单”的方式,根据全县农民实际需求提供免费培训,培育了一大批有文化、讲文明、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为新农村建设注入了强劲活力。
桑植县为加强农民实用技术培训,根据全县农村主导产业发展实际,由县委组织部召集农业、科技、林业、畜牧等相关部门成立农村实用技术讲师团,聘请科技示范户和致富能手担任讲师团成员,采取进村现场指导、入户面对面讲解、免费发放资料等方式,开展农作物高产栽培、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果树栽培、畜禽模式化饲养、畜禽疾病防治、牲畜品种改良、饲草料储备利用等技术培训。今年以来,全县先后举办超级稻栽培技术、优质蔬菜生产技术、食用菌生产技术、生猪养殖技术等短期实用技术培训班800余班次,发放培训教材6000余册,发放科技挂图2.8万张,发放技术光碟2000张,培训农民3万多人次,80%以上的农村党员干部和60%以上的农民每人都掌握了1至2门农业实用技术。 桑植县为深入开发和充分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潜力,大力开展劳务输出,以“先培训后输出、以培训促输出”为指导思想,充分利用县乡农民夜校、业余党校和县职业技术培训学校、劳动力就业培训中心等培训平台,结合实施“阳光工程”,积极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展焊接、电工、计算机、车床、汽车修理、服装裁剪等10余项职业技能培训,增进农民转产转业的信心和技能,让外出务工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获取“一技之长”。 2008年全县共培训外出务工农民工13729人次,其中引导性培训7881人次,技能性培训5848人,农牧民人均劳务收入2318元,大大提升了农民在二、三产业的就业能力和竞争实力。 桑植县为帮助农村党员干部和村民开拓视野,更新发展理念,由县委组织部在县内精心筛选了32个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基地,在县外精心筛选了12个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基地,经常适时组织农村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到基地考察参观和学习交流,并邀请基地所在地的“土专家”、“田秀才”等致富典型进行现身说法,向前去取经的农村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传授致富经验和技术,从而带动全县农民群众共同致富。2008年以来,全县组织农村党员群众到县内现场参观134次,到北京、天津及山东沿海等地参观学习水电开发、高产大豆种植等产业建设经验5次,受教育党员群众达5900多人次,使2000余名农村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成为科技明白人。 此外,桑植县为全面提高农村群众的法制意识,还积极引导各村组织村组干部和回乡青年中文化层次较高、见多识广的人员组成宣传队,利用形势报告会等形式向群众宣传现阶段党在农村的政策和土地管理、信访法等法律法规,开展文明礼仪和荣辱观教育,帮助村、组修订《村规民约》,组建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妇女禁赌会,引导广大农民群众发扬传统美德,争创新型农民、文明家庭、致富能手,破除陈规陋习,远离封建迷信,不断提高农民学法、守法、用法的能力,使农民自觉做到既讲权利又尽义务,既讲民主又守法纪,既讲自由又遵程序,切实养成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Tags:全方位 方位 免费 培育 新型 农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