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是第35个“全国爱牙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关爱老年口腔 乐享健康生活”。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开展了全国爱牙日主题活动,免费为广大群众进行口腔检查,科普口腔健康知识。
![]()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家共为100位居民进行了免费口腔检查,向他们科普如何正确清洁牙齿,引导他们关注口腔问题,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治疗,受到了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
![]()
通过这次活动,不仅向中老年居民详细讲解了日常口腔保健方法,还针对老年人的口腔问题提出了许多建议,提升中老年居民对于自己口腔健康的重视程度,引导居民树立正确的口腔健康观念。
老年人常见的口腔疾病
1、龋病
俗称“蛀牙”,它是牙体组织逐渐毁坏、崩解的一种牙病。蛀牙表现为牙齿发黑,牙洞形成。老年人口腔唾液分泌减少,唾液中保护因子缺乏,牙龈萎缩,齿缝增大,食物残渣稽留,细菌易于停留繁殖,故使老年人的龋齿发病率明显增高,如不及时治疗,引起牙髓炎,根尖周炎,甚至导致牙齿缺失。
2、牙周病
指病变已累及深层牙周组织,牙槽骨破坏吸收的疾病。牙周病使牙齿出现松动,牙龈反复出现红肿疼痛、脓疱、自感牙齿变长移动,甚至牙齿自行脱落等。反复发作的牙周炎是老年人牙齿脱落的主要原因。
3、牙齿缺失
上述疾病以及其他原因都可以导致牙齿缺失,且牙齿缺失有较大的危害。1.老年人的牙齿松动脱落,影响了食物的咀嚼和吞咽功能,对食物的消化有影响,增加胃的负担,引起各种胃病和肠道疾病。2.影响面部美观和发音,若缺牙时间长,相邻牙向缺牙处倾斜,对颌牙伸长造成食物嵌塞,引发牙周病,同时不及时镶牙可造成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
预防方法
1、坚持早晚刷牙,选用牙间隙清洁工具
刷牙时不可大力横刷,以免损伤牙齿和牙龈。老年人需根据牙缝大小选用。面清洁工具。牙龈萎缩不明显者,可选用牙线。牙龈萎缩、有明显牙缝者,可选用牙间隙刷。做好口腔清洁,减少龋病和牙周病的发生,人老掉牙不是必然规律。
2、局部用氟,合理膳食
预防龋病可采取局部用氟方法,如使用含氟牙膏刷牙,定期到医院接受牙齿涂氟等;合理膳食,控制甜食摄入总量和频率,多吃新鲜蔬菜与水果,出现龋病应及时治疗。
3、无法保留的牙齿,及时修复缺失牙
老年人如果有无法保留的牙齿应及时拔除,如残留的牙冠、牙根,或特别松动的牙齿,否则轻者影响口腔功能,重者引起全身感染,影响生活质量。老年人牙齿缺失后要及时修复,以维持牙列完整,恢复口腔基本功能,一般在拔牙2-3 个月后进行修复。修复缺失牙的方法有活动修复、固定修复、种植修复。
4、每年进行口腔健康检查,至少洁牙一次
老年人口腔疾病的患病率高、发展速度快、自我修复能力弱。因此,老年人需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口腔健康检查,如老年人有牙龈红肿出血、口腔异味、牙齿松动与移位等问题,需要警惕,应及时就诊,积极治疗牙周疾病,尽量保留天然牙。提倡每年洁牙一次,有利于早发现、早治疗口腔疾病。医生还会根据情况,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防止口腔疾病发生、控制口腔疾病发展。
来源:湖南民生在线
责编:颜 乐
一审:颜 乐
二审:张子龙
三审:吴明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