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梦CMS - 轻松建站从此开始!

湖南民生在线-湖南在线民生频道-湖南民生在线新闻网-湖南民生新闻网-湖南民生在线网-湖南民生频道

当前位置: > 地 方 > 湘 潭 >

湘钢一中校长王敏:让生命自由成长

时间:2015-11-27 16:11来源: 教育文摘周报 责任编辑:刘红艳
  
图为湘钢一中校长王敏
 
  伟人故里,十里钢城,闻鸟语花香,书声琅琅;恰同学少年,歌声飞扬。
  钢中学子,意气风发,游知识海洋,播种希望,正青春年少,斗志激昂。
  教育的过程即生命的成长过程,让生命富有尊严、独特地绽放,我们一定能够听到花开的声音!
  没有理想的教育是苍白的;
  没有使命的教育不可能深刻;
  真正的校长不是官,应当是思想与文化的引领者;
  理想的教育不仅讲究效率和效益,更应该追求精神的高地与价值的灵魂;
--------------------------------------------------------------------------------
崇善向上、博学笃实
  青春飞扬,在拼搏中闪光;岁月如金,在奋进中永恒;用青春编织快乐,用勤奋铸就成长。有五十多年历史积淀的钢中人,说话做事透着钢气儿:一口一个钢镚子。在栀子花开的校园里,我们见到了王敏,一个匆忙的身影:办公桌堆满了待批的文件、桌边杂乱堆码的书籍、旁边还散放着散发墨香的书法作品。一个基层中学校长在学年末这档口的忙碌若不是亲眼看到,是很难想象的。王敏是一个学者型校长,有知识分子的儒雅、诗人的气质、书法家的气派,更有管理者的严谨,一举一动透着“腹有诗书气自华”的质感。
  谈到对当前教育的理解,王敏说:“教育最本质的追求就是让受教育者趋善向上、增加知识、提升人格、丰富精神世界,成为一个有益于社会、能为社会所用、为社会服务的人。这是教育最本质的追求。”他认为:“理想教育的核心是要做有内容、有灵魂的教育;有灵魂的教育体现在:生命对生命的尊重、智慧对智慧的点燃、文化对文化的润泽、情感与情感的共鸣。”
  从一位中学数学教师到湘钢一中校长,回顾21年的教育之路,王敏或许没有惊天动地的故事,没有催人泪下的壮举,却总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那平淡中的坚守、紧跟“新课改”步伐的智慧、还有那点点滴滴对教育追求的执著。
  在湘钢一中,王敏一直坚持“以人为本、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牢牢把握“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为要”的“四为”发展观,尽力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适宜、适合的教育条件,让每个学生在钢中都能成长为有用之才、让每一个生命都能在钢中得到最充分的发展。
  “崇善向上、博学笃实”是钢中的校训,也是钢中人五十多年来共同的精神追求。王敏说,“崇善”是教育的根本,“向上”是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是一种态度。多年来,钢中人坚持教育也是福善事业的一部分,用善良传递善良、用生命影响生命、用爱与被爱温暖钢中人的心。学校每年都要开展爱心捐款、爱心义卖、志愿者服务等学雷锋活动。师生们还把这种爱心善举延伸到社会,雅安地震发生后,学校4名师生自愿奔赴地震灾区,向上里镇中心学校送去募捐来的64102元善款,将钢中人的爱心传递到灾区,也让钢中人受到一次深刻的心灵洗礼。
理想的“精神家园”
 
  教育的市场化给教育带来了发展的春天,同样也助长了教育的功利化气焰。教育到底是为了培养考高分、上好大学、为了考而考的学生,还是为了培养社会需要的,合格、有用的建设人才?对此,王敏有着自己的思考。根据学校依托湘钢这一特点,他提出“实用、能用”的人才观,树立起“全程、全面、全员”的育人观念,不断地丰富教育内涵,全方位推动学生的个性发展与知识技能的个性化掌握;他主张突破“课堂”“课程”的限制,将育人工程科学化、系统化、捷径化,多出人才、出好人才、出实用人才,用富有活力、富有朝气的创造性工作,去追求教育质量与教育效果的最优化。
  王敏特别强调品牌意识,他说,“学校要有自己的品牌,要有自己的教育特色和文化品位;教育还要做到公正、公平,要让人们在教育中感受到社会的平等、和谐;学校教学要做到学科相通、课程相融、内容相补、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统一、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相一致,让学生受益、让社会受益。
 
  ”办学其实就是文化布道,学校的文化底蕴越深,潜力越大,活力释放得也就越充分,王敏认准这个理。从这一理念出发,他认为理想的学校应该是这样的: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浓郁的文化氛围、传统与现代结合、科学与人文融通、创新与活力并存、美的意境、诗的韵味、师生共有、共成长的“精神家园”。他说,他梦寐以求、一生奋斗的目标就是要办一所理想的学校。
 
  作为一所依托企业而生的省级示范性中学,王敏给学校的定位是:以“学习乐园”“书香校园”和“精神家园”的“三园文化”为核心,追求“专业精良、课堂精彩、管理精细、文化精致”的办学理念,塑造“教有形、爱无痕”的教风,培育“自觉而专注、敏思而好问”的学风,切实提升体现钢中特色的“绿色升学率”。
 
  借助湘钢得天独厚的企业优势,王敏把湘钢的管理经验引入学校,形成了钢中特有的“按劳分配、按质取酬、定岗定编、责任到人”的管理模式,教职工在校园内比质争优、良性竞争、共同进步,可谓享受工作、诗意生活。他坚持人文关怀,注重将对教师的关怀落实到日常生活之中、点滴细微之处,通过趣味运动会、教职工排球比赛、4+1男女混合篮球赛、职工台球比赛等文体活动,增进教职工的友谊,促进教职工的交流。
 
  在这种务实的文化生态中,学生能感受到教师的认真教、真心教,体会到个体生命存在的价值、个性发展的巨大潜力和获取知识的愉悦,学生真正成了学校的主人,学校真正成了师生员工共同守望、相娱相悦的“精神家园”。
 
“绿色升学率” 
 
  爱因斯坦曾说过,“教育就是你把从课堂、书本、老师那里学到的东西全部忘掉之后所剩下的东西。”
  王敏说:“那些深深地影响生命、滋润灵魂的内容,对于人的一生而言才构成真正的教育,只有那些片段、那些只言片语、那些稍纵即逝的瞬间,才能真正影响你的一生、改变你现有的生存状态,这种真正刻骨铭心的东西才是教育。
 
  ”国家“新课改”大纲刚刚实施,他就敏锐地觉察到“新课改”将给课堂教学带来一次大的变革。王敏紧紧抓住这一机遇,率先带领全校教师积极投身到新课程改革的洪流中。王敏坦言,担任校长六年来,最大的收获就是思维方式的转变。改革,他不断地转变自己既有的思维方式,在高起点上更加理性地思考着学校发展的未来。
 
  王敏他倡导一种理念:“绿色升学率”,就是升学率要讲究环保、讲究人性化、要有人情味,而不能生搬硬套、生拉死扯地硬上;升学率的高低并不能说明教师教的好坏与学生学的好坏。而学生学的好与坏,也不能说明学生成长的好与坏、个性发展的好与坏以及将来对社会贡献的大小。他主张硬、软件建设同步、内涵发展与品牌发展同步、办学特色与质量提升同步。
 
  “从‘让学生适应课程’走向‘让课程适应学生’无疑是艰难的,但这又是必须迈出的第一步”,王敏语重心长地说。结合湘潭是红色革命教育基地这一特点,在基础延展、特色培植、课程整合、学科互补的基础上,王敏主持、开发了《德育校本化教材》等八大块、数十种校本教材,供学生参考、选修,全部计入学分。以老红军、老革命家的故事为主要内容的德育校本课程是钢中的一大优势。以学生为中心、以“魅力课堂”为平台、以德育校本教材为抓手,全面开放每天下午第8节文体活动,将周末也还给学生,模联社、动漫社、科技模型社等学生社团丰富多彩,“科技节”“艺术节”“体育节”“演讲比赛““读书比赛”等活动如火如荼。为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拓宽学生的活动空间,学校还开设了跆拳道、篮球、羽毛球、乒乓球、健美操、机器人制作、烘焙、硬软笔书法、动漫设计、播音主持、英语沙龙、阅读与写作等多个兴趣课堂,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不同爱好,自由选择。例如颇受欢迎的烘焙课堂,学校统一配置烤炉、烤箱,同学们精心准备食材,专业老师悉心指导,同学们在亲手制作蛋糕、蛋挞、饼干等食物的过程中,既提高了动手能力,又体验了实际操作的乐趣。许多学生还将自己亲手制作的食物分发给同学们品尝,潜移默化之中学会了分享、学会了互帮互助。这些,也是学校提升“绿色升学率”的精彩诠释。此外还有一直坚持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大比武、学习小组合作比赛等,努力构建“魅力课堂”,全面提升教学质量与学校内涵。(撰稿:李肇华 蒋灿)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尚未注册畅言帐号,请到后台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