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城步苗族自治县县委 、县政府牢牢把握发展第一要务 ,以“大开发 ,大开放,大建设 ,大发展”为主题,坚持产业兴县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致力实现后发赶超,奶业、蔬菜 、旅游等富民产业蓬勃发展。 2...
城步苗族自治县县委 、县政府牢牢把握发展第一要务 ,以“大开发 ,大开放,大建设 ,大发展”为主题,坚持产业兴县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致力实现后发赶超,奶业、蔬菜 、旅游等富民产业蓬勃发展。 2009年 ,全县完成GDP20.8亿元 ,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8.78亿元 ,同比分别增长10%、25%;实现财政总收入1.34亿元 ,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13亿元 ,同比分别增长12%、18.5%,实现了经济“V”形反转 。
2009年初,城步由于百年不遇的低温雨雪冰冻 ,所有规模工业企业遭灾停产;全县交通 、电力 、农田水利遭受重创; 同时遭受了“三鹿奶粉事件”的巨大冲击 ,城步税收减少2500万元 ;国际金融危机的寒流袭来 ,沿海不少企业停产、倒闭 ,大批农民工提前返乡。面对困难 ,城步的决策者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结合本县的实际 ,提出了“保增长 、抓项目 、调结构 、促和谐 、强基础”的应对之策 ,加快“科技兴奶”进程:推广奶牛标准化 、集约化和规模化养殖 ,实行统一挤奶 、统一防疫 、统一配种、统一饲料 、分户饲养的“四统一分”模式。强化生鲜乳质量安全监管工作 ,对奶牛饲喂 、饲料原料 、挤奶操作 、鲜奶收购与销售等方面实行全程监管督查 ,杜绝掺杂使假的现象发生。加强对乳制品生产企业监管 ,派驻专业技术人员驻厂 ,对生产企业的生产过程所需的原辅料 、生产工艺过程 、产品质量检验和出厂实行全程监管。加大奶业发展的政策扶持 ,对合格商品奶按0.1元/公斤的标准由县财政实行补贴;将挤奶机 、铡草机 、饲草饲料加工机械等纳入农机具购置补贴范围 ,按政策予以补贴。推进办点示范 ,由县四大家领导挂点 、部门联点的方式 ,创办好西岩镇金沙村 、花桥村 、清溪牛场等示范点。全年生产鲜奶8174万吨,鲜奶产值2179万元。年底南山乳业基本恢复到问题奶粉事件以前水平,12月份奶业产值和销售均超过1亿元 ,年产值可达7.5亿元左右。 按照“创品牌 、保安全 、扩面积 、提效益”的要求 ,着力抓好区域布局 、品种改良 、包装销售和加工增值,生态农业做特做优。该县将绿色食品番茄及无公害辣椒 、菜豆 、苦瓜 、黄瓜 、红茄等蔬菜品种的安全生产技术资料印发到各种植户手中 ,并要求各种植户对产地环境条件 、种子 、农药 、化肥等农业投入品的使用和上市等情况进行详细记载 ,做好日记等备查资料 ,建立健全从田间到餐桌的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在长安营 、南山 、汀坪、白毛坪 、兰蓉等乡镇纷纷组建蔬菜专业合作社 ,以技术能人 、经营能人为核心 ,在自愿互利前提下,鼓励和支持农民建立蔬菜专业合作社 ,使农民由分散走向联合,“抱团”合作发展。蔬菜专业合作社充分发挥资金 、人才 、技术等优势 ,既把入社的农民组织起来进行文化 、技术 、经营等方面的培训 ,又为全体社员提供优质种子、化肥和农药。蔬菜专业合作社在采购上以批发价格为种植户提供生产所需物资 ,在销售上以市场最好价钱把蔬菜卖给销售商或加工企业 ,走出了一条“蔬菜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市场”的发展模式。全县蔬菜专业合作社已发展到15个 、成员1256户 ,辐射带动农户3.2万户。各蔬菜专业合作社统一注册 了“南山顶”绿色食品商标 ,使用“南山顶”品牌彩色包装箱 ,实行蔬菜分级制 ,对蔬菜进行规范化包装 ,坚持走特色化 、标准化 、品牌化发展之路。全县建立绿色食品 、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12个 ,供港蔬菜基地4个 ,年蔬菜总产值3亿多元。生产的西红柿 、番茄等11个品种畅销广东 、浙江 、上海和香港、澳门等地的市场。“南山顶”牌番茄产品获得中国绿色食品认证,城步已成为全国番茄标准化生产基地县。 实施“旅游活县”战略 ,创新旅游宣传促销方式,生态旅游做大做强。该县积极参加国家 、省市旅游宣传推介活动 ,加强整体促销与联合促销 ,把旅游宣传与经贸 、会展 、科普 、文化 、招商等有机结合起来 ,贯穿到电视 、网络 、商场 、广告等各个环节中。实行区域旅游捆绑促销 ,实现旅游线路与省内外精品线路对接 ,形成互惠共赢的发展格局。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已累计投入4500多万元 ,建设旅游设施 、培训旅游队伍 ,完善景区吃 、住 、行 、游、购 、娱等功能。确立 以“民族文化为内容 、以多彩景区为载体 、以原汁原味为卖点”的原生态旅游发展思路 ,邀请专家实地考察,编制了乡村旅游发展规划 ,将民俗文化与生态旅游结合 ,将旅游资源转变为经济优势。南山国家风景名胜区 、两江峡谷国家森林公园 、陆定一笔下 的“老山界”原始次生林 、沙角洞银杉公园 、古老的清溪古民居村寨 ,保存完整的桃林傩戏村 ,大寨村古杉群与“湖南杉树王”……正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桂林和长株潭名副其实 的“后花园”。目前 ,又有20多个民族村寨开展了以民族文化为载体的生态旅游活动 ,形成了古建筑观赏 、民族歌舞表演 、民族节庆 、民俗寻踪 、民族工艺制作等形式多样的旅游产品 ,这些鲜明的民族文化符号 ,如今正成为城步发展旅游产业的特色资源 ,吸引游客纷至沓来。全年共接待游客17.64万人次 ,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36亿元。 (作者:王祥辉 周国华 饶兴军) Tags:致力 后发 赶超 实现 经济 反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