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华声在线3月25日讯(通讯员 饶兴军唐惠芳 王祥辉 记者 陆益平)3月18日,城步苗族自治县群众路线教育实践办派出3个督查组对全县13个乡镇(场)的干部“走读”现象进行暗访,督查结果显示:乡镇干部住乡... 华声在线3月25日讯(通讯员 饶兴军唐惠芳 王祥辉 记者 陆益平)3月18日,城步苗族自治县群众路线教育实践办派出3个督查组对全县13个乡镇(场)的干部“走读”现象进行暗访,督查结果显示:乡镇干部住乡镇和住村“接地气率”达100%。 “上午出去下午归,遇到问题往下推;乡里找不到人,村里见不着面。”曾经是城步某些乡镇干部作风漂浮的真实写照。今年,该县把彻底根治这种“气球干部”的“漂浮病”作为抓好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整改重点,出台了周三会、月三访、季三议“3+3”驻村工作制度,要求驻村干部每周下村召开民情恳谈会听民意、召开村支两委工作会解难题,乡镇党委每周召开驻村干部例会点评工作;每月至少访农户10户,访农事10天,访产业基地、种养大户、项目工地、工矿企业等4次;每个季度审议一次村级财务、决议一次村级事务、评议一次村里工作。同时,健全完善考核办法,干部下村开会、走访、办事解难等情况,都要在“民情日记”和《办实事登记卡》上详细登记,并经群众签名“见证”,年底进行统计排名,作为津补贴发放和评先评优的首要依据,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像秤砣一样“沉”,沉于群众之中,与群众打成一片;像秤砣一样“硬”, 自身素质过硬,善于攻坚克难;像秤砣一样“公”,处事公正,取信于民。 在实行制度管人的同时,该县加强了乡镇小食堂、小厕所、小澡堂、小图书室、小文体室“五小设施”建设,以拴心留人的好环境吸引机关干部驻守工作岗位,全身心投入到县委政府提出的“稳增长、惠民生、打基础、利长远”的发展主题中。如今,脚印农家接地气、争当“秤砣干部”已经成为当地乡镇干部的新“时尚”。 截至目前,该县乡镇干部共下村召开民情恳谈会1322场次,走访群众3万余人次,引进新品种、新技术65个,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1200多个,落实项目资金2150余万元,受到群众的普遍好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