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近年来,娄星区检察院始终坚持“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工作,坚决落实;凡是损害群众利益的做法,坚决纠正”,以提升民众幸福指数为目标,通过转变工作方式、改进工作方法,实现并保障好民生民利。心系民生,搭建检...
近年来,娄星区检察院始终坚持“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工作,坚决落实;凡是损害群众利益的做法,坚决纠正”,以提升民众幸福指数为目标,通过转变工作方式、改进工作方法,实现并保障好民生民利。 心系民生,搭建检察机关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沟通平台 为更好地让广大人民群众了解检察工作、监督检察工作,该院在辖区内的14个乡镇、办事处建立了检察工作联络室,每月定期由检察官到检察工作联络室办公,接待群众来信来访,解答法律问题,调解矛盾纠纷,为群众排忧解难。同时还建立了检务公开栏和民事行政检察联络点,通过检力下沉、重心下移,着力解决群众反映最强烈的社会问题,使检察工作联络室成为保障民生服务群众的“桥头堡”、“连心桥”。 以进机关、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等“五走进”活动为契机,由班子成员带队深入辖区各机关、农村、社区、企业和学校,听民声、察民情,进一步密切检民关系,目前已在辖区内197个村和社区、67个机关单位、10多家企业和20多所学校,开展法制宣传300余场次,发放资料 2万余份,印发检察便民服务手册2万余册,现场解答群众提出的问题500余个,提高了群众知法、懂法的能力和水平,对帮助群众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起到了良好的宣传作用。 关注民生,用心倾听群众反映的问题和诉求 畅通便民信访渠道,完善信访责任制。开通12309电话举报系统,创建网上举报平台,畅通便民信访举报渠道;认真落实检察长接待和领导干部“大接访”制度,定期排查、疏导和化解各种不稳定因素,积极协调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信访问题。五年来,共受理群众来信来访161件190人,妥善办理申诉案8件、刑事赔偿案2件、上级交办案16件,均做到了案结事了人和,有效维护了群众合法权益;共收到群众送来的感谢信、锦旗达98件次,信访接待工作得到了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充分肯定。同时对由纠纷引起的刑事案件,全力做到融法于情,寓情于法,耐心恳切,力求使双方的诉求在最大程度上达成统一,避免出现诉诸司法程序后矛盾遗留或进一步激化,赢得干部、群众高度称赞,树立了检察机关执法为民的良好形象。 保障民生,诚心排民忧、解民难、护民利 一是开展定点帮扶。我院通过开展“一包双联”和“走基层、访民情、转作风”活动,与石井镇回龙村建立了“一对一”帮扶联系。以促进回龙村经济发展为中心,确立了“一水、二路、三产业”的整村推进模式,已在改善回龙村村民生产生活上初见成效;同时通过搭建支部帮扶平台,全院干警自掏资金近2万元分批到回龙村进行了“党员手拉手”、“一帮一”活动,在信息、技术、资金等方面尽力为农村群众解决困难。二是走村入户。按照区委安排,建立了两个群众工作小组,由正、副检察长分别任组长,定期不定期地开展走村入户活动,为群众帮需解困,主动为广大群众提供法律援助,特别关注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的生存状况,想尽千方百计改善他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状况,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三是建立联系台账。要求每位干警联系群众20户,并通过电话、网络、走访等灵活多样的形式,主动了解民生状态、积极关注民生发展,力所能及地解决群众身边存在的问题,最大限度地保障民生民利。 (童文泉 谢琼 谢特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