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通过深入扎实的法制宣传教育和法治实践,深入宣传宪法,广泛传播法律知识,进一步坚定法治建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提高全民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提高全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促进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推动形... “通过深入扎实的法制宣传教育和法治实践,深入宣传宪法,广泛传播法律知识,进一步坚定法治建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提高全民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提高全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促进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推动形成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的社会环境。”自“六五”普法工作以来,耒阳市委书记彭玉明、市委副书记、市政府党委书记、副市长刘革生、市委副市书记李向阳、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熊国华、市委常委、市委办主任李云、市政协主席李学玲、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黎家能、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廖德萍、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曾阳生、副市长、公安局长谭志锋、市政协党组副书记陈飞等领导高度重视,把依法治理工作纳入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大力推进依法治理,“六五”普法工作成效凸显。
(一)、强队伍大投入筑牢普法基石
“六五”普法期间,我市高组建高规格法治耒阳建设领导小组,并专门制定了相关文件,还建立了监督体制,全市各级各单位都相应成立了党政主要负责人牵头的领导小组,依法治理工作纳入了“一把手”工程;健全普治网络,自2011年开始,我市组建了法制宣传教育专职干部队伍、法制新闻工作者队伍、法制文艺队伍、普法讲师团、法制辅导员、基层法制宣传员等六支队伍,市、乡、村、组、户五级“大普法”工作平台初步建立;加强经费保障,“六五”普法期间,我市财政共计投入资金近60万元,据不完全统计,五年来我市用于普法工作经费达200余万元。
(二)、全方位抓宣传掀起普法热潮
“六五”普法期间,我市积极探索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有机结合的新途径,创新促学督学方法,完善学法用法制度,全力营造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社会氛围。
一是突出重点人群普法教育。突出领导干部的普法教育,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严格落实各项学法制度,共举办10次专题法制讲座,增强法律意识。每年都对全市所有干部职工进行了高规格、严要求的普法考试,并把普法合格证作为干部晋职晋级的重要依据。五年来,我市领导干部普法考试参考率100%,合格率100%,优秀率98%;突出青少年的普法教育,充分利用校园平台,配齐配强法制副校长,2012年9月,我市重新选聘130名法制副校长;并制订了《耒阳市中小学法制副校长考核制度》,做到定人、定岗、定责;全市所有中小学校都开设法制课,每校每年至少开展4次法制教育活动,同时重点抓社区、学校、家庭对青少年的法制教育,构建了“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网络;突出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普法教育,探索和建立健全企业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制度及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法律知识培训制度,并把普法教育的重点放在与市场经济秩序相关的劳动保障相关的有关法律,增强企业依法经营和合法经营,遵循市场规则的意识,先后5次对集体企业、非公有制企业开展普法、依法治企活动;突出农民的普法教育,我市依托市相关单位、乡镇司法所、村组网络向群众免费发放法制宣传资料100余万册,受惠农民达80余万人,市财政更是向农民普法教育倾斜,五年共列支60万元用于农村普法,我市成立了农民工法制夜校,共有3300多人次农民工得到了法制培训。
二是搭建普法平台。“六五”普法期间,我市创新普法载体形式,搭建“三个平台”进行学法普法。大力开展送法进机关、送法进乡村、送法进社区、送法进学校、送法进企业、送法进单位活动共60余次,讲座20余次,免费发放法制资料100万册;大力开展“法治创建”活动,抓住“民主法治示范村”和“依法办事示范窗口单位”创建工作,大力开展法治创建,灶市街道办事处联平居委会等5个村(居)成功创建全省“民主法治示范村”,国税局办事服务大厅等六个单位被命名为省“依法办事示范窗口单位”,我市人民法院法官黄杰斌被评为2012年度湖南省最具影响力的法治人物。
三是大力开展纪念日、宣传月等法律宣传。每年的5月农村法制宣传月、9月青少年法制宣传周、“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6·26”国际禁毒日、“11·8”法律援助日、“12·4”全国宪法宣传日等国际日、纪念日,我市都要组织开展各类法律宣传教育活动。共召开专题工作会议24次,举行专题活动启动仪式12次,开展全市性大型宣传活动12次,开展村级干部国土资源法律法规知识培训3次和《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禁毒法》等宣传活动8次。
(三)、动真格出实招确保普法有实效
“六五”普法期间,我市坚持普法与依法治理相结合、学法与用法相结合、法制宣传教育与法制实践相结合,以依法行政、公正司法为重点,以法治化管理为目标,加大了法治创建力度,确保各项工作取得实效。
一是推进依法行政。认真清理全市所有不符合现行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文件,市政府及其政府部门主动接受人大和社会各界的监督,确保决策的合法性和可行性,各行政执法单位每年向市人民政府递交行政执法责任状,实行“持证上岗、亮证执法”,公开收费项目、标准及办事程序,主动接受群众监督;依据《行政许可证》和《行政处罚法》,对全市行政许可项目和行政许可实施主体进行了“双清”。同时建立制度推动行政执法依法行政,杜绝行政不作为和乱作为;切实纠正不正之风,对党政机关干部违规经营煤矿、酒店、茶楼、娱乐场所等进行了清理整治,先后查处重大案件12起,处分党员干部238人,其中开除党籍27人,开除公职3人,移送司法机关7人。
二是推进公正司法。政法机关自加压力,主动公开,主动接受监督,开展“阳光行动”,推行警务、检务、审务、公证公开制度,主动公开执法内容、工作程序、处罚标准。自学接受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人民群众的监督,有力避免了司法不公问题,杜绝了冤假错案发生。
三是推进行业依法治理。针对各行业存在的问题,我市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实行依法综合治理和专项治理,严厉打击了制售假冒卷烟及无证经营卷烟的非法行为,全力开展了农资打假专项行动,重点整治了医疗服务市场以及建筑行业的非法阻工、强买强卖、强揽工程、强行进料等违法犯罪行为,优化了我市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
耒阳市“六五”普法工作,成绩已凸显,对“依法治市”的宏伟目标,我们要再接再励,进一步统一思想,开拓创新,奋力拼搏,把普法工作推上新台阶。
(作者:江维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