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尔斯泰说:如果教师只爱事业,那他会成为一个好教师;如果教师既爱事业又爱学生,那么他是一个完美的教师。——题记
刘红果,男,本科学历,中小学高级教师,湖南省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面试考官,首届郴州市中小学骨干教师,永兴县第二届学科带头人、第三届骨干教师,永兴县知联会会员,多次获评永兴县“优秀教师”。现任马田镇初级中学三部理综教研组组长,化学学科带头人。从教三十年来,他所教学生考入上海交大、西安交大、四川大学、哈工大、中南大学、武汉大学、湖南大学、中国农大等国内著名高校不计其数。 1994年,刘红果满怀对教育事业的热忱,走上三尺讲台,紧握一支粉笔。三十载时光,春去秋来,他一直扎根在农村初中从事生物、化学教学。日出日落,年轮更替,不变的是他那爱岗敬业的心;潮涨潮落,情怀依旧,不变的是他用心教书育人的情。他视事业胜过自己的生命,即使身患糖尿病,也未曾耽误一节课,默默地用行动书写着对教育的无限热爱与忠诚,用爱心和责任为国家培养人才。他的付出赢得学生的喜爱、家长的信赖,出色的工作得到同事的好评、领导的赞赏。 ![]() 爱生如子,关怀备至 “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三十年来,刘红果一直把这句话当作自己的座右铭,深深爱着他的学生。他是一个平凡的人,也许命运注定了他干不了惊天动地的大事,但他会用善良的心来做一些充满爱心的事情,让孩子们在自己的悉心呵护下感到温暖和幸福。“当我在最困难,想放弃学业外出闯荡的时候,是刘老师您伸出了温暖的双手,帮我渡过了难关。从那之后,无论我遇到再大的困难,受到再大的挫折,我也能坚持住,因为我一旦想起您鼓励我的眼神,想起您兄长般关怀的话语,我就觉得有了莫大的精神动力。”这一封短信是刘红果老师2023年元旦收到的最好的一份礼物,发件人是他以前的学生何某冰。2009年5月中旬,初三留守学生何某冰因为没有生活费而愁容满面。刘老师在一次上课时察觉到何某冰同学的情绪低落,便在课后询问其原因。得知学生的情况后,刘老师从自己微薄的工资中拿出部分为何某冰垫付生活费,并嘱咐孩子好好学习,将来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何某冰同学没有辜负刘老师的期望,现在的他已经大学毕业,并在一家大型企业上班。在三十年的教书生涯中,刘红果不知道自己曾经帮助过多少个学生,也从来没有想过学生回报自己什么,他对学生的付出完全是父亲对儿女、兄长对弟妹般的无私关怀。 乡镇学校留守儿童是一个普遍性社会问题。也许是刘红果生性多一份悲天悯人,他总能窥见孩子们那颗缺爱的心。父母不在身边,孩子们缺失的父爱母爱自然就只能由老师来填补。虽然不是他们的亲生父亲,但刘红果一直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来爱。“刘老师,是您让我看到了希望,感受到了温暖和爱。我要好好生活,努力学习!”这是2017年悦来中学197班邓某某同学说的。邓某某家庭情况特殊,父亲中风并伴有轻微痴呆,时常会暴跳如雷,乱砸东西,有时甚至殴打子女。妻子难以忍受外出打工,很少回家;大女儿本是悦来中学教师,因不堪父亲折磨辞职出走。而邓某某时常遭受家暴,却没有办法保护自己,经常不敢回家吃饭。知道这个情况后,刘红果几经周折,联系上了邓某某出走的姐姐,让邓某某有了生活费来源。不久,刘老师又将邓某某接到学校住校,并多次对其进行心理疏导。老师的细心呵护使得邓某某忧郁的脸上终于露出灿烂的笑容。 ![]() 敬业善教,务实创新 农村百姓望子成龙、盼女成凤。尤其是经济较为落后的农村,家长们对孩子的期望值很高。刘红果每次进行家访,淳朴的乡亲们颤抖地拉着他的双手时,他都能感受到自己的身份是多么的“特殊”,肩上的担子是多么的沉重。为了农村的孩子们及他们的家长,刘红果用“心”倾注教育,把“爱”洒满课堂。他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培养。特别是课堂教学中,尽量让学生每节课都有收获,逐渐摸索出了“抓两头不放,力争中间赶上”的教学方式。课堂上把化学知识传授给学生,课余时间同孩子们以心交心。在校园的每个角落,都可以看见刘老师跟学生们肩并肩边走边谈的情形,那是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向孩子们讲述生活的真谛,启迪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帮助他们鼓起生活的风帆,勇敢地向更远处航驶。 为适应时代的发展,不断提高自己的学科素养和信息技术能力,刘红果经常参加希沃学院、七点半学院组织的训练营以及学科夜市、万唯中考研究院举办的学科讲座,了解最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不断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他注重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关心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成长,积极为学生排忧解难。特别是在新冠病毒疫情期间,为了停课不停学,助力线上教学,刘老师无偿分享了网盘中保存的“学而思”资源供同学们在家同步学习和巩固复习。为了检验学生在家里的学习效果,他利用学科组卷网布置作业进行线上考试,通过拍照上传到蜜蜂作业小程序批阅,及时反馈给家长。化学知识点多面广,非常繁杂,为便于学生浓缩记忆,刘老师花了一个星期的业余时间整理了九年级上下两册要点,编写《初中化学葵花宝典》资料提供初三学生复习使用。他坚持认为教学要有新思路、学习要有新方法、质量要有新提高,不断探索学法指导和课堂教学艺术,利用电教媒体将化学歌曲融入课堂创设情境,形成了独特的教学风格与特色,在初三学生中刮起了一股最炫化学风的学习热潮。 从教三十年的刘红果,始终热衷于学习,不断研究教研教改,反复研究新课标,捕捉新的教育教学信息,探索教育规律,大胆尝试新的教学手段,积极参与各种研讨活动,借鉴优秀的教学方法。“痴心一片终不悔,只为桃李竞相开”。学生就是他最好的荣誉证书。他播种阳光,也收获了春天。 ![]() 心系实验,情系学生 “未来的文盲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不懂科学的人”。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除抓好平时分组实验及演示实验外,刘红果为理化生实验教师及任教他班级的教师开展了NBOOK 仿真虚拟实验。技术赋能使理化生知识学习变得更加形象生动,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为实验操作考试通过打下了坚实基础。在马田镇初级中学创“标准化实验室”工作中,刘红果功不可没,事事走在前头,不计较个人得失,放弃了节假日休息,在实验室忙于仪器的上架、资料的汇集,想方设法添置器材,保证学生实验操作顺利。由于学校师资缺乏,没有配备实验教师,刘老师在实验课之前还得亲自摆放仪器,调配药物。为了学生安全起见,他还利用午休时间开放实验室,成立实验兴趣小组,由实验兴趣小组学生指导其他同学进行安全实验,提高了实验教学的有效性,激发了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热情,增强了学生动脑动手的能力。刘红果超负荷工作,多年来,学校的化学分组实验开出率达到100%,得到县教育局相关领导的多次表扬和称赞。 ![]() 业绩突出,硕果累累 三十年来,刘红果克服了家庭和生活的重重困难,一心扑在教学岗位上而孜孜不倦,取得了骄人的业绩。他所教的化学,中考成绩一直是学校最牛的科目,在全县也是名列前茅。他所辅导的学生参加化学奥赛有12人次获得市二等奖以上,其中唐立雄、唐小军、刘俊清、邓芝燕同学获市一等奖,指导学生参加市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两次获得了二等奖。2016年,他辅导何城秀同学参加生物竞赛获全县第二名并代表永兴赴郴州六中参加决赛。他为了打造“书香班级”,在班级开展“让杂志漂流,让知识传递”读书活动,让学生受益匪浅。197班欧芝林同学以刘老师关爱学生为原型创作了《另一种父爱》,在全县创新作文中脱颖而出并获得参加全市现场作文决赛的资格。刘红果撰写的《投影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获《教育技术》征文省三等奖,《创设化学情境多媒体给力》获全省实验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论文评选二等奖,《化学情境从何来》发表于2014年3月份的《湖南教育》。《初中化学核心素养的思考与实践探究》在省级期刊《善天下》上刊发。他积极参加省市县教学比武活动,先后两次参加化学实验创新大赛获县一等奖、市二等奖。2016年和2019年两次在全县中考交流会应邀上复习示范课,经验交流材料获县一等奖。他主讲的《燃烧与灭火》获省录像课三等奖,《流动的组织》获县生物说课一等奖。在“新华杯”自制教具大赛中两次获三等奖。2015年~2018年连续四年中考命题比赛获县二、三等奖。他先后获得“永兴县优秀班主任”、“永兴县爱岗敬业优秀教师”、“永兴县骨干教师”、“郴州市骨干教师”、“郴州市教学常规管理先进个人”、“国培优秀学员”、“永兴县学科带头人”等荣誉。 ![]() 世人往往惊羡成功者的业绩,却很少想到普通教师的艰辛。当人们以赞许的目光投向刘红果老师时,他仍是那样的朴实和谨慎。在他的心中,成绩和荣耀永远是身后的风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信念将激励他继续砥砺奋进,哺育芬芳桃李,践行育人使命。 来源:湖南民生在线
作者:李扬昆 王勋桃
责编:健伟
一审:徐满哥
二审:吴健伟
三审:吴明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