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梦CMS - 轻松建站从此开始!

个人文学爱好网-湖南民生在线-湖南民生网-湖南民生在线网

当前位置: > 文化·教育 >

薪火相传,守护红色根脉 —— 汝城南洞学术研讨会侧记

时间:2025-09-21 21:05来源:湖南民生在线 责任编辑:徐满哥
  秋日的阳光洒在湖南省汝城县南洞乡的青石板路上,苏维埃北政府旧址迎来了一批特殊客人——南下支队学术研讨会的专家学者们。他们触摸着斑驳的墙壁,聆听着革命故事,仿佛穿越回了那个烽火连天的年代。
 
 
  九月十六日,纪念八路军南下支队入湘征战八十周年学术研讨会在汝城召开。与会专家学者专程走进南洞乡,参观了苏维埃北区政府旧址和八路军南下支队入湘征战历史陈列。这场高规格的学术会议选择南洞乡作为实地调研点,绝非偶然。背后是南洞人对红色资源的坚守与传承。
 
 红色血脉,深植基因
  南洞的红色记忆,要从九十多年前说起。1928年10月,汝城县委书记唐天际在这里建立了西边山革命根据地,展开了长达十余年的游击战争。

  “那时候,家家户户都有人参加红军。”今年78岁的本地老人李大爷说,“我祖父就经常讲述当年群众冒死为红军战士疗伤的故事。”

  走在南洞乡的街巷间,红色印记随处可见。镇区中心广场的石碑上,“西边山下卷红旗,打土豪,分田地“的诗句依然清晰。据统计,当时仅百余人的村子,先后有22名革命烈士为革命献出了生命。
 
修旧如旧,留住记忆
  “保护这些红色遗址,就是守护我们的根。”南洞乡相关负责人说。近年来,乡里对苏维埃北区政府旧址进行了全面修缮,始终坚持“修旧如旧”的原则。

  修缮工作并不容易。为了还原历史原貌,乡镇工作人员走访了数十位老人,查阅了大量史料,连一块砖、一片瓦都要反复考证。

  现在,这座历经风雨的革命旧址依然保持着当年的模样,斑驳的墙壁、古朴的木门,都在无声地诉说着那段峥嵘岁月。
 
学术认可,价值彰显
  今年正值八路军南下支队入湘征战八十周年,学术研讨会选择在南洞乡举办实地考察环节,是对当地红色资源保护工作的最好肯定。

  研讨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提交了100余篇论文,其中54篇入选会议。这些研究成果为南洞的红色历史提供了更丰富的学术支撑。

  “这些墙面上的彩绘保存得如此完整,虽历经岁月有斑驳,但每一块青砖灰瓦都在诉说着历史。”一位来自北京的教授连连称赞。这时,工作人员端来了用山泉水冲泡的葛根茶,教授接过品了一口,惊喜地说:“这茶清香甘醇,与这厚重的历史建筑相得益彰。”

  参观间隙,南洞乡特意为专家学者们准备了地道的茶歇。用山泉水冲泡的金银花茶清香四溢,野生蜂蜜水甘甜润喉,刚蒸好的糍粑软糯可口,还有淇江特产的鱼干令人回味无穷。
 
  “这些都是我们南洞的土特产,”工作人员热情地介绍,“就像这些历经风雨的革命建筑一样,都是这片土地孕育的宝贵财富。”学者们坐在修缮一致的革命旧址庭院中,一边品尝着地道的南洞风味,一边交流着参观心得。一位年轻的研究生感慨道:“坐在这近百年的建筑里,品着葛根茶,仿佛能触摸到那段峥嵘岁月。这种体验比任何教科书都来得真实动人。”
 
 
红绿融合,振兴乡村
  南洞乡依托丰富的林业资源,正在走出一条"红色传承+绿色产业"的特色发展之路。山间连绵的油茶林、林下种植的黄柏、葛根、石菖蒲等特色中药材,成为群众增收的新渠道。

  “我们种植的葛根,既能入药,又能制茶,光这一项就为每户增收不少。”一位正在田间采收葛根的村民笑着说道。

  如何依托苏维埃历史陈列馆发展业态经济,让红色资源产生实际效益,南洞乡正在积极探索中。乡负责人表示:“我们要让革命旧址‘活’起来,让红色文化‘动’起来,最终让老区群众‘富’起来。”
 
民心所向,代代相传
  红色基因的传承,不仅体现在遗址保护上,更融入了南洞人的日常生活。

  今年5月,一通来自广东佛山的寻亲电话,让整个淇南村沸腾了。七旬老人李运泉寻找失散62年的亲人,乡里仅用一周时间就帮助老人找到了家人。

  “这就是老区精神的最好体现。”南洞乡负责人说,“红色血脉与亲情纽带在这里交织,代代相传。”

  如今,南洞乡的孩子们从小听着革命故事长大,老人们闲暇时会在旧址前给年轻人讲述当年的峥嵘岁月。红色,已经成为南洞人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底色。


  夕阳西下,学术研讨会的专家学者们踏上归程,带走了满满的收获与感动。而南洞乡的红色守护故事,仍在继续。

  苏维埃北区政府旧址静静地矗立在青山绿水间,等待着下一批来访者。它所见证的,不仅是一段光辉的革命历史,更是一代代南洞人对红色文化的坚守与传承。

  在这里,红色记忆永不褪色,革命精神薪火相传。

  来源:湖南民生在线
  作者:朱佳楠
  编辑:徐满哥
  一审:徐满哥
  二审:余 生
  三审:吴明德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湖南民生在线”的所有作品,均为湖南民生在线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但请注明来源“湖南民生在线”。
2、非湖南民生在线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发邮件至fzpd2008@126.com邮箱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删除。

顶一�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尚未注册畅言帐号,请到后台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