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梦CMS - 轻松建站从此开始!

个人文学爱好网-湖南民生在线-湖南民生网-湖南民生在线网

当前位置: > 文化·教育 >

国家一级作家于建初:《首溪古寨记》

时间:2025-09-01 17:10来源:湖南民生在线 责任编辑:徐满哥
  天地有灵,山水含章。资水之滨,桃江之境,有古寨也,名曰首溪。其地居大栗港镇兴坪村,衔首溪出口,接资水清流,旧称“渣子滩”。千余亩山土环抱,数千年风云激荡。此为方寸之地,竟纳九州之气脉;弹丸之隅,犹藏千古之玄机。公元2025年仲夏,吾驻车资水之滨,访首溪古寨遗踪,不禁万千感概,遂以骈散之笔,溯其源流,考其兴废,以彰其胜。
 
  溯其沿革,春秋属荆州之域,战国隶楚南之境。秦置益阳县,始归王化;汉承郡国制,渐启文明。屈原行吟资水,作《天问》于苍茫;周穆王驱车万里,会西王母于益水。三国鼎立之际,关公屯兵古寨,青龙偃月犹映寒潭;一寨虽小,实为湖湘历史之缩影;群峰无言,却是华夏文明之见证。
 
  至若宋代风云,尤为可歌可颂。五代马楚内乱,梅山峒蛮出山争衡。《十国春秋》载:“乾祐三年六月,希萼诱梅山蛮以攻益阳”。铁骑踏破淹溪月,弓弩惊飞资水鸥。太平兴国三年,扶汉阳联防拒宋,设五寨于各要隘:梅子口据险,七星寨守隘,首溪寨扼喉,白沙寨镇浪,蜉蝣寨锁江。五寨如五指握拳,首溪恰似其中枢纽。
 
  观其地理形势,实为兵家必争之地。东接益阳平畴,西控梅山峻岭;北通安化茶马道,南连宝庆官驿路。蛮人立寨于此,屯精兵,筑烽台,设鹿砦,布弓弩。《宋史·地理志》载:“熙宁六年置安化县,废首溪寨”。自1073年寨废,至今九百余载,然遗址犹存,雄风尚在。残砖可辨宋时纹,断碑尚镌官兵姓。登高而望,但见资水如带,首溪若弦,当年金戈铁马声,似犹在空谷回响。
 
  寨虽废而文脉未绝。元明之际,客家迁入,耕读传家;贞女花儿筑璩氏花桥,历六百年沧桑而屹立;清民以来,文风蔚起,俊采星驰。陶澍舟过临江寺,诗题粉壁留雅韵;左宗棠驻古驿道,剑指梅山抒豪情。黎锦晖慕大栗港美女梁惠芳,一曲“桃花江是美人窝”唱响天下。还有滩歌婉转,传诵资水百二险滩;故事神奇,演绎千古绝唱。此间风俗,据同治《益阳县志》所载:“民尚朴素,敦礼让,勤于农桑,拙于商贾”,诚舜帝遗风之存也。
 
  然岁月迁流,沧海桑田。近世资水多级筑坝,险滩尽没出平湖;公路四通至九州,古道渐没滋荒草。幸有黄栗洑战场遗址,犹记解放烽火;毛泽东游学足迹,尚存革命星火。更有“马迹塘故事”、大栗港“胡呐喊”“地花鼓”代代相传,非遗文脉薪火不息。
 
  今观首溪古寨,虽垣残壁颓,然其魂未泯。梅山文化如地下潜流,终涌为当代热潮;寨堡遗存似史书残页,正待后人解读。昔日军事要塞,可转型为旅游胜地;当年边陲哨卡,焕新颜成文化地标。若复其旧观,建遗址公园,设梅山文化展馆,辟资水古道游线,则古今交融,文武兼备,岂非全域旅游之典范耶?
 
  嗟乎!地灵人杰,首溪寨聚天地之精华;武偃文修,大栗港汇古今之气象。招魂附体,非徒复古而炫奇;文化复兴,贵在活化而用世。愿借此寨千年魂魄,唤醒乡土内存活力;凭资水万古波涛,奏响时代新声。如此,则古寨不古,常驻青春;文脉永续,日月同辉。
 
  文既成,忽闻资水涛声如战鼓,首溪松啸似弦歌。乃知一地之魂,不在碑碣而在民心;千年之史,非关文字而关精神。首溪古寨者,非独砖石之构,实为湖湘精神之堡垒,梅山文明之丰碑也。

  作者简介:于建初,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作家、文艺评论家、长沙市作家协会原主席、湖南省文史研究馆研究员、湖南省直书画家协会原副主席、多届湖南省人大代表与省政协委员。

  来源:湖南民生在线
  作者:于建初
  编辑:徐满哥
  一审:徐满哥
  二审:余 生
  三审:吴明德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湖南民生在线”的所有作品,均为湖南民生在线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但请注明来源“湖南民生在线”。
2、非湖南民生在线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发邮件至fzpd2008@126.com邮箱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删除。

顶一�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尚未注册畅言帐号,请到后台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