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形势十分严峻,乡村电信诈骗事件频频发生。随着信息时代发展,发生在虚拟空间中的电信网络诈骗日益严重。为了有效防范电信网络诈骗,保护村民财产安全,近日,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厚生国际教育学院“茶海之心,伴我‘童’行”三下乡暑期实践团队,到湖南省安化县冷市镇南华村进行电信反诈宣传活动。
邀请当地民警 开展反诈培训
当今时代,信息科技迅速发展,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的操作日益繁琐,人民群众遭遇诈骗的情况越来越普遍。为了进一步提升群众的防诈意识和风险防控能力,有效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厚生国际教育学院联系并邀请当地警官组织开展了防诈骗培训会。在大会上,当地公安民警详细描述了四个具体案例,生动形象地说明了提升反诈意识的重要性。
针对频繁发生的短信诈骗和伪造来电联系等情况,公安民警告诉大家,冒充公检法机关或者当事人领导的手段进行信息套用、骗取财产,是诈骗犯惯用手段之一。同时,AI换脸诈骗是一种新型诈骗手段。所谓AI换脸诈骗即诈骗犯通过AI模拟被诈骗人的朋友与家人,甚至声音、微信头像、肢体动作等信息,通过微信语音、视频电话等方式,向受害者实施诈骗。电信网络诈骗则是另一种高发诈骗案件。民警奉劝大家不要随便相信“天上掉馅饼”之类事情,例如投资理财、中奖刷单等,不因贪图小利,致使钱财受骗。 最后,公安民提醒大家:“不要随意将账户中的钱转出,不管诈骗分子如何实施诈骗,只要自己不将账户中的钱转出,就不会上当受骗。”
反诈宣传进家户,筑牢网络“防护网”
为提高老年人的安全防范意识和反诈骗能力,实践团队在安化县南华村开展了针对老年人的防诈骗知识宣讲活动。活动前期,志愿者们了解相关知识、撰写宣讲稿、准备宣讲案例。在村委会的协助下,活动期间,共有14名老人参加此次活动,大大提高了冷市镇老年人群体的防诈骗意识。
![]()
图为实践队员对老人进行防诈骗讲解
实践队三位组长各自带领三名队员,有针对性地挑选了4户村民,前往他们家中开展防诈骗宣讲。宣讲现场,志愿者向老人们科普了“六大”常见骗局——“保健品”诈骗、“缴纳养老金”、中奖骗局和“温情”骗局等,为他们详细地介绍了不同骗局的应对方式,向参与的老人们播放了《老年人防骗反诈攻略》宣传视频,以此提高老人们的反诈骗能力。通过本次宣讲活动,让老人们了解了常见骗局,提高了自我防备意识,骗子自然无缝可钻。
绘画课堂学反诈,共助孩子稳成长
为激发小孩子们的绘画兴趣、提高审美鉴赏能力、增强防诈骗宣传力度、普及反诈意识、营造和谐社会环境。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厚生国际教育学院“茶海之心,伴我‘童’行”社会实践队为南华村的小学生们举行了一堂以“预防诈骗,孩子们有‘画’说”为主题的绘画反诈课。
团队成员陈李文艺和易翼博为同学们准备了精彩绝伦的防诈骗知识教育和反诈手抄报制作课堂。课堂上,陈李文艺通过内容丰富的幻灯片和趣味横生的小游戏引入主题,用幽默风趣的语言激发同学们的兴趣,向小朋友们讲述了一些真实案例,互动之余,告诫他们要始终做到“不轻信不贪心”,提高防范意识,将反诈知识“带回家”。同学们也踊跃举手发言,积极回答。这次课堂活动使小朋友的防诈骗意识得到进一步提升,“知危险,会避险”的能力也得到提高。 ![]()
图为实践队员组织当地中小学生观看防诈PPT
谨防诈骗铭记于心,平安生活协助成长。科普之余,团队成员易翼博带领全班小朋友共同绘制反诈手抄报,小朋友们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合作,充分发挥各自丰富的想象,以稚嫩的笔画表达对防诈骗的认识。看着自己脑海中的想象跃然于纸上,小朋友们的脸上洋溢起了灿烂的笑容。最终小朋友们绘制出数张精美的手抄报,并将作品在班级里进行了展示,用创新的形式使防诈骗知识得到更加广泛的普及。
此次绘画反诈课堂在大家的欢声笑语中取得了圆满成功,在团队成员的指引下,小孩子们在心中建起反诈安全“防火墙”。为了让孩子们健康成长,彻底杜绝诈骗事件所带来的危害,还需要进一步宣传和教育。“理想”转为“现实”是艰难的,但哪怕前方路漫漫,团队成员们始终相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今天在孩子们心中种下的这颗“反诈”小种子,未来必将开花结果。
此次活动中,实践队员们通过家访调研的形式对老人进行反诈科普;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向儿童进行反诈教育。该活动也进一步强化了村民的防范意识,构筑坚实的思想防线,有效地提高了村民对电信诈骗的防范鉴别和自我保护能力。通过这次活动,实践团队引导了南华村触网较少的老人和涉世未深的儿童一起携手参与到全民反电信诈骗行动中,共同守护乡村安全和法治环境。
来源:湖南民生在线
作者:文/杨芷若 图/陈李文艺 易翼博
编辑:徐满哥
一审:徐满哥
二审:余 生
三审:吴明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