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6种情况孩子可能长不高!
孩子的身高一直是家长最关心的话题,高个不仅能在青春期提高自信心,还能在就业、择偶等方面增添竞争优势。
![]()
但生活中,很多家长都深信“二十三,窜一窜”的说法。纵使孩子身高比同龄人低,家长们都不大着急,认为孩子一定会长,到青春期时个子能“窜”上来。
“晚长”与“矮小”的区别
其实我们通常所说的“晚长”,在医学上是有专有名词的,即体质性青春期生长迟缓。而这个定义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个方面就是大家熟知的身高长得晚。第二个方面就是青春发育延迟,也就是第二性征发育得比较晚。
晚长的孩子一般青春期会比普通人群延迟两到三年,甚至四到五年。在同龄人进入青春年龄期时,他们没有出现生长加速,但在其他孩子停止生长或生长速度减慢之后,却出现青春期身高猛长的情况。
这类孩子的骨龄相对年龄要小两岁以上,身高增长速率也比较低,到青春期发育了以后,会有青春期的追赶,这种晚长的患儿一般都有家族史。
但是对于孩子身高矮小的家庭,不建议家长盲目期待“晚长”,一方面目前全球儿童普遍营养过剩,肥胖、性早熟发生率逐年增加,晚长的孩子已经很少了。另一方面,晚长的儿童前期身高落下了太多,有一部分患儿在青春期也没有办法完成追赶,最终留下身材矮小的遗憾。
![]()
当孩子出现以下情况时,一定要带孩子及时就诊:
①长期坐在教室的第一排
②衣服1~2年仍可以穿
③2岁以上的孩子每年身高增长小于5厘米
④比同龄人矮半个头
⑤女童8岁前出现乳房发育或10岁前出现月经来潮
⑥男童9岁前出现睾丸阴茎发育
有的家长又会问,这样说有点抽象,有没有具体又权威的指标可以参照呢?
以下是目前全国生长发育门诊通用的身高表标准(2023年国家卫健委发布了7岁以下儿童最新身高对照表,7岁以上仍沿用该版本。)
![]() ![]()
关于儿童长高的几个实用小建议
1.虽然说青春期是第二个成长高峰,大部分家长都特别关注青春期的儿童长高,但是实际上真正的黄金阶段是3岁~青春期这个阶段,每年长4 cm跟每年6 cm的差距,逐年累积起来,身高就差了20 cm,而这个基础差距是青春期突增也弥补不了的,这也是解答为什么不建议家长等“晚长”。
2.在发现孩子比同龄人要矮的时候,别认为“我们家都是发育比较晚的,没事”,根据正常孩子生长速率表来比对下,低于第3百分位,年生长速率慢的,一定要及时去医院就诊,越早找出原因,越早帮助孩子回到正常长高速度。
3.定期测量身高,一般3-6个月测一次,计算一年的身高速度,家里可以安排一面墙作为身高记录,或者画曲线图,用小程序记录都可以。
4.别吃太胖,别吃反季节食物,多跳绳,早睡觉(因为睡眠状态生长激素分泌高,夜间生长激素分泌最高两个时间段是22:00-1:00,5:00-7:00,占夜间生长激素分泌的90%左右)
5.注意青春期发育状态,性早熟对身高影响很大。发现异常青春期发育,及时就诊。
针对孩子生长发育异常的情况,可以咨询儿童保健门诊,湘潭县人民医院儿童保健门诊将于7月27日至8月3日开展暑期义诊周,矮小患儿可前来就诊咨询、进行骨龄检查项目。
此外,对于特殊贫困家庭,有机会申请红十字会公益项目的矮小症儿童援助赠药治疗。
来源:湖南民生在线
责编:颜 乐
一审:颜 乐
二审:张子龙
三审:吴明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