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梦CMS - 轻松建站从此开始!

个人文学爱好网-湖南民生在线-湖南民生网-湖南民生在线网

当前位置: > 地 方 > 株 洲 >

株洲战“疫”扶贫两不误 监督护航脱贫路

时间:2020-03-11 10:55来源:三湘风纪网 责任编辑:刘艳 

    茶陵县纪委监委督查组以“四不两直”方式深入田间地头督查脱贫攻坚工作,图为督查组在该县秩堂镇东首村了解蔬菜扶贫产业情况

 

  “我能在家门口找到工作,有稳定收入,真是太谢谢你了。”2月28日,因疫情导致不便去外地务工的攸县谭桥街道大和村贫困户单春英,对帮她找工作的街道纪工委书记陈三普连声道谢。

  不能让疫情影响贫困户的收入。当前,株洲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聚焦疫情防控下的脱贫攻坚,发现困难问题、推动政策落实,用政治监督护航贫困户、扶贫产业、帮扶企业渡过难关,坚决守护脱贫攻坚来之不易的成果。

  
监督“号脉”滞销难题,保障春耕备耕收成

  “老程,怎么合作社还没翻地播种下季的蔬菜啊?”2月21日,在醴陵市石亭镇樟树村,镇纪委书记王波涛在入村检查扶贫政策落实情况时,看到申阳种植合作社里的菜地未耕地,便问在合作社种菜的贫困户程建立。

  “八亩地的萝卜、芽菜没人要,拔出来不快卖掉会烂,不拔出来在地里久了也会烂,不知道该怎么办。”程建立苦恼地说。

  包括程建立在内,村里有几位年纪大且身体不好、不适合外出务工的贫困户。2018年以来,他们享受产业帮扶政策,在申阳种植合作社里种植蔬菜,每年有两万元左右的收入。年前,他们种了往年畅销的萝卜、芽菜等蔬菜,但没想到疫情突发,饭店、学校食堂关门了,早该上市的蔬菜便滞销了。

  “上轮蔬菜没采收,下轮蔬菜就种不了。”王波涛说,镇上很多贫困户和合作社都面临此困难。

  为解决这个涉及贫困户切身利益的困难,加快春耕备耕,镇纪委督促镇政府在各入村交通路口设立临时农产品收购点,并邀来经销商统一收购,未售完的则由镇政府和本地企业食堂兜底,保证贫困户不出村就能将农产品卖掉。

  “菜卖了,现在要赶种下季的辣椒茄子,谢谢政府帮了大忙啊。”2月24日,程建立通过收购点,将400斤蔬菜卖了,收入800多元钱。

  截至2月28日,全市通过该方式帮贫困户销售因疫情滞销农产品达328万元。

 


3月9日,炎陵县策源乡纪委书记曾寿仁与竹园村村民在田间交谈,询问疫情期间春耕备耕及惠农政策落实情况

 

把党的“好声音”变成贫困户的“真实惠”

  “太感谢了,如果不是纪委帮忙,我这5000只蛋鸡的饲料都没着落。”2月28日,在茶陵县腰潞镇马加庄村,养殖户陈吉林见到回访的株洲市纪委常委言罗根时,连声感谢。

  陈吉林是贫困村马加庄村最大的蛋鸡养殖户,靠鸡蛋生产带领当地村民和贫困户增收,而全村348名贫困人口中,靠养鸡、养猪、养牛脱贫的不在少数。

  “因为疫情影响,养殖户的饲料进不来,产品出不去。”言罗根说,半个月前,他带领市纪委赴茶陵检查组开展暗访,遇到陈吉林正在村口寻找解决鸡饲料的办法,因茶陵县疫情重、防控严,运输的车辆难找,路上检查卡点又多,导致陈吉林等养殖户屡屡碰壁。

  “根据有关要求,各地在春耕备耕时节要抓紧组织好种子、化肥、饲料等农资供应,而像养殖户面临的这种问题正是此次检查要解决的重点。”言罗根说。

  为把中央部署落在实处,保障贫困户利益不受损失,检查组将问题交办给了茶陵县畜牧水产事务中心。

  “县防疫指挥部根据市纪委交办的问题立即组织全县整改。”茶陵县畜牧水产事务中心主任李秋林介绍,全县各乡镇、街道按要求主动对接各自辖区内的养殖户、种植户,提前联系好耕种养殖所需的化肥、饲料,由政府安排或养殖户自备专车专人,在消毒到位后进行运输。

  整改后,困扰全县2229户养殖户的难题得到了解决。

  
把就业务工问题解决在“家门口”

  “老张,你务工的事情搞好了吧?”

  “搞好了,帮扶干部帮我联系了县工业园的湖南国声声学公司,我在流水线上做操作员,一个月有2000多块钱呢。”

  2月24日,炎陵县纪委副书记、县监委副主任李平勇电话与张曼容联系,得知她找到工作,便放了心。

  让李平勇一直惦记的张曼容,是该县鹿原镇红光村的贫困户。疫情发生前,张曼容一直在广州打工。收入虽不多,却是孩子上学、丈夫治病的主要经济来源。

  “她原本正月初五要返厂工作,但疫情突发,原来的工厂没开工,另找工作又无渠道,她很着急。”李平勇说,2月12日,他带领检查组在入村走访时获知了这个事,而别的检查组也发现了许多类似问题。

  同时,检查组还发现,县里复工的许多企业因外地员工缺岗,导致产能恢复较慢。一边是贫困户未能就业,一边是企业有用工荒,县纪委将情况通报给了相关职能部门。

  “为解决该问题,县扶贫办和县人社局对贫困户就业意向、县内企业用工需求进行摸底,由帮扶干部担任联络员,促成贫困户县内就业。”县人社局局长张孝红介绍,疫情前,全县有4464名贫困户在外地务工,疫情突发,他们无法返厂务工,但在政府帮助下有2759人实现了“家门口”就业。

  “贫困户在县内就业还解决了我们的用工荒,公司已恢复80%产能。”湖南国声声学公司董事长助理方斌说,现在全县有167名贫困户在该公司就业,解了企业用工的燃眉之急。(王云娜 廖培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湖南民生在线”的所有作品,均为湖南民生在线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但请注明来源“湖南民生在线”。
2、非湖南民生在线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发邮件至fzpd2008@126.com邮箱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删除。

顶一�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尚未注册畅言帐号,请到后台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