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家风采
![]()
不过,读大学的时候,刘喜欣却选择了油画专业。四年大学时光,深入研习西方绘画的理论和技法。她希望在中西不同绘画样式中,通过比较、借鉴,启迪灵感,互补融合,让自己的创作具有不一样的意趣。
毕业后,她进入创作机构,有更多机会与名家交流,得以博采众长。更重要的是,在赴各地采风写生的过程中,能够实地感受各地自然景色之奇,风土人情之美。明王履《华山图序》中说,“画物欲似物,岂可不识其面?”心有万卷书,又行万里路,刘喜欣把眼前所见所感,与心中所学所思相结合,由此融会贯通,渐至心手相应。此后,她创作的多件作品,入选全国美术大展。
刘喜欣的作品,又有亦动亦静之妙。画面似静,能感受到情思流动其中。画有飞鸟在动,却有浓浓的山林清幽之感。即如佛教造像题材的画,也能在动静枯荣间自如转换。她的《千佛崖造像》,曾获“泰山文艺奖”,入选第十二届全国美展。这件作品整体风格宁静庄严,又毫不板滞,画面平实,但意境悠远,引人遐思。岩顶的片片积雪,匠心独运,瞬间点染得整个画面生气流动。
于传统中求新意,于东西方艺术的碰撞中求突破,刘喜欣的作品具有浑然气象,又别具一格,以鲜明的个性卓然自立。
策划展览“佳作迭出”的策展人
![]()
如今,刘喜欣还担任着山东省美协副主席、山东美术馆副馆长等职务。完成自己创作的同时,她悉心学习,尽快熟悉融入新环境,带动山东美术馆美术展览、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步入新阶段。
调入山东美术馆工作两年多来,她立足分管工作,积极协调各部门,年均承接国内外展览100余次。这些展览可谓“佳作”迭出,艺术水准高,学术水平高,与山东美术馆新馆相得益彰,并且有力扩大了山东美术馆的影响,并为山东美术、美术教育的发展进步提供了一份特别助力。
比如,2015年1月,在山东美术馆举办的“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暨中国美术奖•创作奖、获奖提名作品展览国内巡展”,是继“十艺节全国优秀美展”之后,山东承办的又一场国家级高规格、高水平的美术展览。这一展览由文化部、中国文联、中国美协主办,山东美术馆承办。山东美术馆还承担了本次全国美展山东区域的前期收件、评审工作。而从2014年12月中旬开始,刘喜欣就与相关工作人员到中国美协、中国美术馆协调接洽,仔细检视所有参展作品,在全国评估作品的材质、安全系数、运输方式等因素后,结合本馆实际拿出了切实可行的展览布展方案,展览获得圆满成功,获得各界一致称赞。
正是这种热心、爱心,又涵养着刘喜欣艺术的清韵之象和醇正之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