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奇老师和北京新居民儿童中心创始人接受记者采访 (记者张树奇张寿信杨忠章实习记者王占文)生命不息,奋斗不止,追求也永无止境。有人永远生活在追赶的路上,也有人因此累倒在中途,尽管前面彩虹近在咫尺,却已成来世之梦。 于是,“活在今天”成了很多人在经历了很多事之后的座右铭。 如何活着?是个大命题。书法家孙奇用自己的做法给了人们一个最好的诠释。
孙奇老师向记者介绍自己早起的书法作品 孙奇,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1968年生于河北易县的一个小山村。家乡的青山碧水和淳朴的民风培养了他善良坚毅的性格。上了初中的孙奇,对学习书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几年下来,成了远近闻名的“书法迷”。之后五年的军旅生涯,既让他开阔了生活的眼界,又让他得以在书法的海洋里有了一个长足的进步。
转业后,孙奇被安排到一个县里比较好的科局上班,但简单随性的性格,让他毅然选择了一个真实的活法:亲山近水好读书。 让自己回归自然,让书法回归山水。 近日,当孙奇老师得知北京新居民儿童中心的创始人陈军和中国新媒体信息网发展部的金戈打算在易县创建“国学堂”易县诵读基地的消息后,立即表示“大力支持”,并把自家依山傍水的老宅免费提供给他们。 “中国传统优秀的东西,必须传承,书法是这样,经典的诵读作品也是如此。”孙奇老师说。
“孙老师的书法作品在我看来,还是蛮有功力的,字如其人,真实简单中透露着不俗。在这样的环境里,他能创作出这么高水平的作品,真的让人钦佩。这次又能支持我们搞诵读基地,我真心的感谢他。”提起孙奇老师,陈军也是满满的感动。 “我这人就是简单,但是真实,想做的事,就一定会努力做好。”孙奇老师在自我评价时,不知是喝了酒的原因,还是不好意思,脸也红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