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天下谁人不识君——石君先生艺术初探文/蒋琼 初秋八月,高温依旧,笔者一行慕名采访了石君先生。初见先生,缓慢轻柔的言谈,谦和友好的举止,让人如沐春风,倍感舒畅。在先生的言谈中,我们开始了对其艺术的探索。...
天下谁人不识君 ——石君先生艺术初探 文/蒋琼
初秋八月,高温依旧,笔者一行慕名采访了石君先生。初见先生,缓慢轻柔的言谈,谦和友好的举止,让人如沐春风,倍感舒畅。在先生的言谈中,我们开始了对其艺术的探索。 石君,1958年生,湖南益阳人。长沙理工大学设计学院毕业,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访问学者。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协线描艺术委员会秘书长、中国热带雨林艺术研究院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林凡工作室特聘教授、中国现代工笔画学院特聘教授、湖南长沙理工大学客座教授、中国工笔画学会常务理事、湖南省工笔画学会副会长、湖南省花鸟画协会副会长、长沙画院副院长、湖南省沅江市政协常委。 八岁,年幼的石君迫于生计,加之兴趣所在,在外祖父的启迪下,开始学习绘画。雕梁画栋、玲珑窗机,被他临了个遍,久而久之,便能轻松画出,《营造法式》古建筑上的雕饰图案他更能精准再现。进入中学,其在书画上的才华不经意显露,学校每周一次的板报交由他一人负责,为了免除挨打,红卫兵的大字报也常由他书写。六年的中学时光,石君始终游走于文学、书法与绘画的自由国度,青葱年华,刻苦依旧。 高中毕业,对艺术始终不弃的他,勤于笔耕,四处拜师学艺,从前辈们身上学习绘画的基本技法。进入大学,徜徉在绘画国度的石君,勤学苦练,笔耕不辍,成绩斐然,打下了很好的平面设计和工笔绘画基础。大学一毕业,表现突出的他,便被分配到湖南湘绣研究所从事专职工作。找到了自由发挥的舞台,石君开始在绘画领域崭露头角,其在艺术上的天赋与悟性也日益显现,进步飞速,获奖不断。 1997年,才三十多岁的石君,便在美国纽约国际艺术博物馆举办个人画展,其作品《幽兰》、《映日》由德国国际出版公司全球限量印刷发行。时隔一年,又获得美国芝加哥维斯康辛州举办的“艺术鸟”世界大赛大奖,幷应邀赴美参加颁奖大会。2007年,开始转向国内发展的石君,一举获得第二届中国齐白石国际艺术节――首届“齐白石奖”中国画作品展金奖和2007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优秀奖(最高奖)。此后,其在艺术上的成就一发不可收拾,接二连三获奖,并多次受特邀参加展出:2008年,获首届中国画线描艺术展优秀奖(最高奖)和第七届全国工笔画大展一等奖;2009年,获北京工笔重彩画会举办的“微观与精致”全国重彩画展丹青奖。(最高奖)和第十一届全国美展银奖;2010年,参加首届现代工笔画大展(特邀);2011年,参加全国第八届工笔画大展(特邀);2012年,荣获东方彩韵——中日建交40周年中国工笔画—日本画当代精品大展铜奖和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5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优秀奖(最高奖)。 “走许多地方,眼睛才有光芒,才看得更远。”石君如是说。在他看来,绘画要在画中追求,更要在自然中追求。石君先生,他让艺术从狭小的空间走出来,冲破庭院、盆栽的限制,忘却地域、国界的差异,插上自由的翅膀,于大自然深处,寻找最真实的艺术。他三十六次走进西双版纳雨林写生,将花鸟放入自然中,在自然中提升艺术,完成了从自然美到艺术美的转变过程,从中我们看到的是形,表现的却是精神。他于自然中吸取养分,寻找最直观的感受,从而领略艺术的别样魅力。 石君是极富思想的画者,他不仅是艺术家,更是一位思想的革新者。他似乎总是不按常理出牌,从油画到工笔,再到如今的写意花鸟,他不断的思考,时常拜师学艺,探索各种新的可能。他在国画中加入西画的成分,他相信科学和自然,希望把艺术由人文转移到情感上。有人说从他的画中可以看到生机、复杂、竞争,我想这与他时常雨林写生是分不开的。唯有置身于其中,方能体会万物恣意生长,野趣横生的乐趣。山石化作平面,各种罕见的植物,造型奇特的鸟儿,便是他创新的体现。他总能将眼中客观的景象,通过主观的思考,加以再创作,转化为笔下一幅幅风格独特的画作。 “意”是情与理的统一,“境”是形与神的统一,主观范畴的“意”与客观范畴的“境”二者结合,情理、形神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就形成了“意境”。石君先生的作品是极讲意境的。他的画富有灵气,画面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活跃着生命律动的无穷韵味,创造了一个诗意的空间。在他的作品中,随处可见生机勃勃、繁花似锦的热闹景象,一个画面,一个定格,展示着生命某一时刻的特点状态。他将雨林雾气弥漫,空气厚重湿润,阳光零碎慵懒的朦胧景象表现得淋漓尽致。透过他的画,我们仿佛看到了阳光透过缝隙洒落叶面,与叶面形成锐角的雨林景象,连带着雨林植物焕发出的强烈香味和泥土的清香,一幅幅醉人的雨林画面跃入眼前。 谈到以后的计划,先生说希望可以再次走入西方,去法国学习几年,在国外反复做艺术个展,不断地写生、创作,更多研究色彩的变化,他研究新工笔画的时代语汇、时代艺术、时代绘画,中西融合,找到艺术表现力的最强点。在他看来,艺术是无止境的,要打破完美,就得像海绵一样不断吸收、进步。他从不拿一时的荣誉炫耀,他说:“成功只是一时的,时过境迁只能代表过去。真正长久的是艺术,不是荣誉,要学会沉淀。如若骄傲,荣誉会将自己淹没。”他时刻警示自己,要居安思危、焦而不燥,他甘于寂寞,不大释结交朋友,将大量精力花在艺术的创作上。以石君先生今天之成就,还能做到保持一颗平静的进取之心,实属难得。 如今的石君,经常出入中南海为国家领导人作画,也获得了诸多国际大奖,曾有多次机会可作为北京的代表为国家争取荣誉,但他都婉言谢绝,他始终以湖南人自居,从不忘本。“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尚值中年的石君先生便以高超的艺术造诣和崇高的人格魅力为人们所景仰,我们坚信,在石夫人的一路陪同和支持下,勤于耕耘、善于思考、广积薄发的石君先生,定能创造出更多优秀的作品,为湖南、为中国增光添彩。
石君作品赏析:
Tags:天下 天下谁人不识君 谁人 人不 不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