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润丹青寄山水 豪情挥洒抒心意
时间:2015-11-09 12:44来源: 责任编辑:
——记山水画家王千悦 文/潇风 周杏 品读王千悦先生的山水画,你会不知不觉地被它们引向层峦叠嶂的山林间。高耸奇峻的山峰,蜿蜒陡峭的石径,幽森险峻的瀑布和若有若无的云雾……水墨与色彩迸发出山水的交响、风雨的协奏、森林的旋律、溪瀑的进行曲,显
核心提示:——记山水画家王千悦 文/潇风 周杏 品读王千悦先生的山水画,你会不知不觉地被它们引向层峦叠嶂的山林间。高耸奇峻的山峰,蜿蜒陡峭的石径,幽森险峻的瀑布和若有若无的云雾……水墨与色彩迸发出山水的交响、...
——记山水画家王千悦

文/潇风 周杏
品读王千悦先生的山水画,你会不知不觉地被它们引向层峦叠嶂的山林间。高耸奇峻的山峰,蜿蜒陡峭的石径,幽森险峻的瀑布和若有若无的云雾……水墨与色彩迸发出山水的交响、风雨的协奏、森林的旋律、溪瀑的进行曲,显现出王千悦内心深处绚烂丰厚的情感。
王千悦先生是常德汉寿人,却自取笔名为武陵道夫,由此可见其对山水的情感之深。30多年的水墨山水画艺术生涯,使他在湖南山水画界获得了较高的声誉。王千悦现在是中国工艺美术书画学会理事,湖南省职业技能鉴定专家委员会艺术设计专家委员,湖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湖南省直书画家协会理事、中国画艺委会副主任,湖南省湖湘文化艺术院副院长。他还被不少艺术机构聘为特聘画家或顾问。
1952年,王千悦出生于汉寿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父母亲几乎都是文盲。他有一个哥哥很喜欢画画,耳濡目染,王千悦也开始对画画产生了兴趣。从小学到初中,每当学校要出墙报或黑板报,总少不了王千悦的身影。文革期间,王千悦还经常被叫去画毛泽东头像,那时候还没有创作的概念,他们只是用手电筒将头像投影在黑板或墙上,再根据投影描上去。就这样,王千悦凭借着自己的一腔兴趣,渐渐地画出了不小的名气。
1972年,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招收学生。原打算高中毕业后去当兵的王千悦听闻这消息,抱着试试的心态参加了考试。当时的考试并不像现在这么严格,所考的内容也比较简单,基础扎实的王千悦就这么顺利地走进了梦中的艺术殿堂——湖南师大艺术系。在师大的三年时间里,王千悦全面地接触了素描、水彩画、中国画、工艺美术等教程。他还广涉博览,师法古人,将大量的精力投入到基本功的练习之中,昼夜不歇。
当时的山水课是著名书画家蔡德林教授主讲,临摹的范本也几乎全是著名书画家曾晓浒教授的原作。作为湖南画坛领军级人物,曾晓浒对学画之初的王千悦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曾老师是我心中的楷模,他山水、人物、花鸟,什么都能画,什么都画得好。那时在学生们眼中,都是对他非常仰望的。”王千悦的话语里满是敬意。临毕业时,王千悦还有幸跟着曾晓浒和蔡德林去实习写生,近距离地观看老师们画画,使王千悦受益匪浅。80年代初,王千悦住到了岳麓山下,离曾晓浒教授家不太远,于是,王千悦常去拜会老师,看老师作画,向老师请教。渐渐地,王千悦越来越倾情于山水画,同时他也深深感受到,画山水一定要把基础打好,山石、树木、流泉、云水、楼阁、点睛人物都必须认真地专门训练。 为打好基础,王千悦大量临摹名家名作,并反复研习了著名国画家黄宾虹、潘天寿、李可染、关山月等名家画作,各种流派,各种风格他都潜心学习,打下了坚实的传统绘画基础。既师传统,又师造化。王千悦还经常外出写生,“搜尽奇峰打草稿”,他的足迹踏遍了祖国的山山水水。千变万化、斑斓多彩的自然景象为他的创作提供了广阔的艺术空间。长期的写生激活了他领会掌握传统艺术的思想和技法,他创作出的雄风多姿的山体、虚无缥缈的云雾、清新明丽的色彩、层出不穷的意境,既神奇莫测又质朴自然,体现出深厚的传统功力。
功夫不负有心人。1980年,在湖南省举办的省青年美展中,初出茅庐的王千悦凭借一幅《深山之晨》获得了二等奖,该画作当时还上了《湘江文艺》杂志的封面。以后,王千悦的画作不断登上大雅之堂,如1998年,孔子诞辰2549周年时,王千悦的画作《孔子》入展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此外,其画作《山村新貌》被湖南省地税局收藏,《春暖潇湘》被广交会收藏等。
观王千悦的画作,他十分重视笔法、墨法在画作中的运用和韵致表现,质朴苍茫、秀拙兼备是其特点之一。其画作层次分明,构图中继承了中国绘画的“三远法”,即高远、深远、平远,使画作呈现出丰富复杂的空间变化,更具整体的浑然感,险峻奇秀,苍茫厚重,将人带入一个质朴清新的世界。他在灵活多变的用笔中,调节着山水意象的虚实、疏密,营造着远近、大小的层次,使山色深邃、清秀、厚重、苍润,浑然一体,在苍润微茫之中显出清新质朴的气息,令人游目骋怀。 中国山水画讲究气势,在取势上,能充分体现一个画家的修为和功力。正所谓“胸中具上下千古之思,腕下具纵横万里之势,立身画外,存心画中,泼墨挥毫,皆成天趣。”王千悦笔下的《春暖潇湘》、《晴览深锁万重峰》、《微风轻抚满地金》、《不是红花更胜花》、《云涌翠微》等作品,无论是全景式高山大川,还是一山一木剪影,既有北方山水的苍茫雄浑,又有烟雨江南的奇峻婉约,并体现出浑然一体的气势和质朴浓郁的生活气息。在意境的营造上,也体现了画家的画外功,他将山川草木的苍茫隽秀变得人性化和生活化,充分体现了天人合一的妙境。
2001年,退休在家的王千悦,全身心地投入到山水画的创作中。他一直记得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蒋正鸿教授曾对他说的一句话:“杜甫说‘语不惊人死不休’,画画也应该那样画不惊人誓不休。”因此,他始终不敢懈怠基本功的练习,“画画一定要把基础打好,要有深厚的传统基础,厚积薄发,最后达到随心所欲的境界,这就是艺术创作的过程。”对于画画,王千悦并不求名求利,只想在玩中取乐,享受生活,并达到提高水平的目的。故他现在除了受邀出外玩和写生,或是参展,剩余的时间几乎都花在了作画上。 绘事如绘峰,无限风光在险峰。时至今日,赋闲在家的王千悦,依然在挥汗如雨中前进,对于基本功的练习,对于画作的创新,没有丝毫懈怠。“画受墨,墨受笔,笔受腕,腕受心。”我们有理由相信,用心作画、脚踏实地的王千悦,在山水画坛,会留下灿烂的一笔。
 微风轻抚满地金
 春暖潇湘
 张家界风光
 醉秋
 不是红花更胜花
Tags:豪情 丹青 山水 挥洒 心意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