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文/潇风周杏 张楚务先生的名字耳闻已久,可惜一直无缘得见其人,素知他擅长为书画家书法家做评论,历任湖南美术家协会理事,湖南省直书画家协会副主席,湖南《名人书画报》编辑部副主任,《湖南书画》主编,《陶瓷...
文/潇风 周杏
![]() 张楚务先生的名字耳闻已久,可惜一直无缘得见其人,素知他擅长为书画家书法家做评论,历任湖南美术家协会理事,湖南省直书画家协会副主席,湖南《名人书画报》编辑部副主任,《湖南书画》主编,《陶瓷科学与艺术》杂志编委,其文字褒奖真诚,点评善意,洞见深远,且文笔优雅,颇见风骨,为晚辈一行所不能企及,内心更是对他钦佩景仰已久。今由杨俊武先生引荐,终于得以会面采访,心中喜悦之情自然无以言表。 张楚务的一支生花妙笔在湖南的书画界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自他1985年开始在《湖南日报》报业集团担任美编开始,因为工作的缘故,近三十年内,他接触了数以百计的书法家书画家,由于张楚务先生本身也乐于书画,熟知书画技法方面的知识,故众多书法家书画家都希望先生能给他们撰文作记,先生推辞不掉,不觉间就写出了大量的书画评论文章,文章语言鲜活生动,简短精炼,蕴含着浓厚的文人气息。2009年,张楚务将历年所作的书画评论筛选整理,最终选出部分作品结集出版了《墨海观澜》一书。 张楚务先生虽然经常撰文,但他并不是一个“眼高手低”的画评家,他眼高,手亦高。多年与书画书法大家打交道,评析他们的作品,培养了张楚务高超的审美眼光,这对于他走上书画道路是一个非常有利的因素。故张楚务没有单纯地当一个书评画评家,而是利用有利条件,细细琢磨书画技巧手法,勤学苦练,开辟了自己别具一格的画风。 张楚务先生与书画的结缘,还得从他当兵那会儿说起。1969年,十六岁的张楚务进入部队当兵,后被分配到电影组放电影,那时候放电影要画幻灯片,而由于部队缺少这方面的人才,所以自幼喜欢画画的张楚务先生就担当重任,赶鸭子上架地画起幻灯片来。这样画下来,张楚务在幻灯片的创作过程中得到了锻炼和提高,也就是从那时起,张楚务开始有意识地画起画来。 从部队转业回地方之后,张楚务到《湖南日报》任美术编辑。那时《湖南日报》是铅字排版,经常文章排完还剩一个窟窿,整个版面重新调整又很困难,这时就需要美编画插图去补上那个窟窿,所以张楚务在担任美编期间,也一直在练习着画画。虽然现在排版技术得到发展,美编再也不用画标题画插图了,但像张楚务他们可一个个都是画功深厚的老编辑。 多年赏画评画作画下来,张楚务的画作不断有新的突破。他的花鸟画笔墨精炼,大气简约;山水画造型奇特,大胆使用泼墨,色彩变化丰富;特别是他的人物画,线条简单,不注重对人物细节的勾勒,而主要从人物的精神和神色方面入手来进行创作,突出人物的个人神韵,因而他的人物画虽然只有寥寥数笔,看似简单粗糙,但却能让观者体会到画中人物丰富细腻的情感。 张楚务先生钟情于人物画,他也坦言七十岁之前会在人物画方面作较大的努力。七十岁之后对于很多画家来说画人物画就有点有心无力了,因为人物画有一定的标准,年龄大了就很难把握好。在创作人物的过程中,张楚务试图以一种美丽而忧伤的情调为生活中的所见所闻作诠释。他的人物画,色彩艳丽,经常用大片的红,大片的蓝渲染,将画中人物画得美艳绝伦,就连裸体画也表现了人物的姿态及胴体之美。但画面的极美却掩不住画中人物的哀怨忧伤,画中人物伤感的神情与画作鲜艳明媚的颜色形成鲜明的对比,给观者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新贵妃醉酒图》中,一美丽女人孤身卧倒酒台,空酒杯跌落一旁,女人神情冷艳哀怨,身后的背景朦胧迷离,大片橙色的暖色调与女人的冷艳颓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整幅画给人极大的诱惑和想象空间,画面亦是当代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张楚务称此画“描绘了当代人对酒和色的旷世依恋”。“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本是表现情人间的浪漫约会,描述的是幸福美景,但张楚务的画作《人约黄昏后》却让人感受到一种凄冷的气氛,画中一美女孤身独立,在一棵老树下静静站立着,左手轻掩朱唇,好像在微微啜泣,可知她所等待的良人失约了。整幅画面就由一棵树一个人构成,且全用水墨绘就,不着色彩,简洁的画面却有着无穷的意境,给人压抑凄凉之感。 《玉龙雪山联想》则是张楚务先生比较有争议的画作之一。张楚务先生曾和战友董勋及王家荣、忻妙悌夫妻一同去云南旅游,感慨于玉龙雪山的冰清玉洁与伟大神圣,故想创作一幅作品来表现玉龙雪山的美。很多画家画玉龙雪山都是以雪山为主体,突出雪山的高与美,但张楚务先生却由圣洁的玉龙雪山联想到同样圣洁的美女,他的《玉龙雪山联想》图以一冰清玉洁的美女为主体,背后是玉龙雪山,纯蓝的天幕上挂着一轮明月,画面干净美丽,引人浮想,边有题款:云南玉龙雪山雄伟神奇,多少英雄都不曾征服她,那是因为她不仅美丽而且圣洁。这幅画作张楚务先生曾送给他一位朋友,而朋友的妻子却误以为朋友有非分之想,不由分说地把朋友骂了一顿,朋友只好将画作又送还了张楚务。 张楚务先生认为作为一名艺术家,所创作的作品必须是有感而发的,要蕴含着自己对社会的观察、批判和认识。他的《玉龙雪山联想》、《新贵妃醉酒图》也都包含着这样的思想,“如果别人画什么你就画什么,那就没有什么意义了。”张楚务还给我们讲了一个他创作一根竹子这幅画作的故事。前段时间南岳关帝庙主持到九歌书画院作客,吃饭前,张楚务先生对主持说:“法师,我们都是六根未净的人,红尘中人,说话、吃菜我们都很随意的,您就多担待点。”主持说的话让张楚务一行很是感动:“张老师,别讲六根清净,在这个社会上能达到一根清净就已经很了不得了。”随后,张楚务受主持的启发,创作了一根竹子的画作,因竹子是清净的文化符号,故画作命名为《一根清净》,构思很是特别。“竹子画了几千年,如果你要继续画竹子,那就要在画作中表示出当代艺术家对当今时代的认识和批判,这是很重要的。”笔墨当随时代,张楚务在画作中力求表现这一思想。 对于自己的画作归于那个流派这样的问题,张楚务先生似乎不去深究:“书画家和创作一定要表现自己对当下社会的认识和批判,这是最重要的,至于到最后人家把你归于哪个流派,那是别人的事情了。”张楚务先生很注重画作对社会现实的揭露,也因此,他非常推崇当代书画大师黄永玉,黄老将自己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及对当代社会的批判糅合于画作中,让人在欣赏画作时亦有所思考,而画作的思想内涵是也是张楚务先生极力去追求的。至于创作与市场的关系,张楚务亦不太深究:“作为一个书画家,我想创作的东西是我所想我所思的就可以了,别人买不买那不是很重要。”所以张楚务并不以市场的受欢迎度来评判画作的价值。画作要表现画家的真性情、真实情感,要表现画家对社会对现实的认识和披露,这就是张楚务的创作理念。 唐代白居易曾响亮地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的口号,说的是文人必须有关注时代、改造社会、促进社会进步的责任,文章和诗歌都要为社会而作,为时代而唱。而对于书画家来说,好的画作除了体现画家的情感之外,也必须合乎时代和社会要求,合为时而作,合为情而绘,而这正是张楚务先生所极力倡导的。先生曾用自己的一支笔叱咤书画界,征服了很多书画家书法家,期待先生用这支笔继续征服这个时代。 ![]() 新贵妃醉酒 ![]() 福如东海 ![]() 春天不想看花 ![]() 玉龙雪山联想 ![]() 最后只好躺下来 Tags:画家 为时 时而 为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