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读杨俊武先生之草书 杨俊武老师之草书师出于林散之先生,其临作几可乱真,可谓当今“林字”第一人,至少可称湖南“林字”第一人。 林散之(1898~1989),安徽和县乌江人。先生自述其学书为:“余...
——读杨俊武先生之草书
![]() 杨俊武老师之草书师出于林散之先生,其临作几可乱真,可谓当今“林字”第一人,至少可称湖南“林字”第一人。 林散之(1898~1989),安徽和县乌江人。先生自述其学书为:“余十六岁始学唐碑,三十以后学行书,学米,六十岁以后学草书。草书以大王为宗,释怀素为体,王觉斯为友,董思白、祝希哲为宾。始启之者,范先生;终成之者,张师与宾虹师也。此余八十年学书之大略也。” 赵朴初先生评林散之草书为:“草书易犯率滑、尖刻、拖沓之病。明末清初诸家,多于长篇巨幅振笔疾书,痛快淋漓,惜稍乏蕴藉之致,而林散之既浸淫汉魏碑版及唐《麓山寺碑》,以之入草,沉郁顿挫,变起伏于锋杪,寓衄挫于毫端,力足神完,其精品不让前贤,或有过之”。日本当代书道泰斗青山杉雨先生称为“草圣遗法在此翁”。林散之以“草圣”名世,书名享誉中外,曾被评为“千年十大书家”。 杨俊武老师的书法之路,几乎与林老相同。其几十年如一日,临摹汉唐之碑,晋唐之帖,师从邓先成先生,由楷入隶,再由行入草。循序渐进,步步稳进。特别是近十年来,追慕林散之先生,天天日课,夜夜用功,遍临林老之帖。特别是对林老的“字外功”深入研究。师徒虽未谋面,而神往于朝朝暮暮。二人的“痴、善、真、儒”如出一辙。而俊武老师在继承林老草书的“留、圆、平、重、雅”之外,在“翻转流动”中有自己的东西,即杨出于“林”而不同于“林”。这就是书法艺术的最高境界。 林散之先生一生嫉恶如仇,淡泊名利,坦诚做人,为艺术终身勤奋,为追求艺术的高峰而表现出豁达、高远、坚强、坚定和虚心。俊武先生的立德与做人,均以林老为楷模,一身正气,踏实做人,对书法艺术追求不移初衷、痴心不改,为弘扬书法的“正大气象”而身体力行,奔走呼喊。 我们相信,省直书协在俊武老师的领导下,翰墨因缘长续,书法之正大气象日浓,其个人之书法艺术亦将再攀高峰,演绎长青。 ![]() ![]() ![]() (作者:陈其勇) Tags:翰墨 大气 气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