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时 间:2012年5月1日 地 点:湖南美术馆 主持人:李潺先生 谭仁:我先一个发言就算是抛砖引玉吧,和长勇先生认识很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了。05年他出了一本画集,那批作品严格讲起来中国画应有...
曹其明:我和长勇是老朋友了,长勇给我最大的感觉,就是勤奋、朴实,对艺术有追求,正因为如此,长勇才有今天的成就,当时他在印坛刻印,我是早知道的。长勇和李立先生是有篆刻的缘份。我们经常品书论画、访谈研讨,归纳起来有六个字,即“源流、法度、根底”。绘画我是外行,书法是有一定的法度和规律的。书画同源,同样都有审美的特点。每个人的书画作品都要有自己的特色,有特色才有市场,才能得到认可。我认为李长勇的山水画,已进入到属于他自己的境界。 把易经的哲理溶入到绘画创作中,这是一个新的课题,易经为百世之祖,集三圣之精华、伏羲、文王、孔子是中华上古、近古、中古三古前人智慧之总汇。伏羲阴阳道法生之为八卦,周文王演绎成六十四卦,并作爻辞、卦辞,孔夫子写“十翼”作“易传”有内涵,很玄奥,李长勇能用易经哲理溶入绘画,是一种创新。既弘扬了传统文化,又结合了现代审美感,我认为李长勇国画作品精到,书法也很有特色,但还有些不足如留白少,而且有些被题款占住了。但整个展览令人刮目相看,拍手称好,祝长勇再接再厉,更上一层楼。 蔡德林:李长勇,我认识很早,他原在岳麓山公园工作,不畏年纪大,毅然考入成人班,在师大进修学习,那是八十年代初,我有缘给他们上课,一起到昭山写生,我印象特别深,他那种学而不厌、认真刻苦的精神,我还很受感动。后来我调到广州去了,一晃就是廿十多年,这一次他把画集和请柬送到我手上,我看了画册后,一个最大的感触是惊讶,他在山水画上有一个很大的飞跃。总的来看,他不单纯是在技法上去下功夫,而是更多地在意境中去挖掘深层次的东西。所以他不拘泥于石头怎么画?树怎么画?而是更多地注重画境。在画外功夫上也修炼了不少。他涉足篆刻、书法、诗词等方面,给他的绘画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尤其近年来学习传统文化,研读“易经”,从中吸收绘画创作的养分,是难能可贵的。为同辈人树立了一个很好的榜样。我祝愿他在现有的基础上,再度超越,创作出更新更美的图画,取得更大的进展。 邓辉楚:我参加这样的座谈会,这几年比较少,所以也不会讲了。但是李长勇这个画展给我很大震惊,几十年的交往,李长勇这个人总体给人的印象是忠厚老实,是一个非常靠得住的朋友。他从艺非常勤奋,从这批作品来看,他是下了功夫的,画画是个寂寞之道,他守得住寂寞这一点是值得我们学习的,静能生慧,宁静致远,我特别欣赏《乙酉伊始图》那一幅画,从笔墨上、意境上都很成功,其他的都比过去有很大的突破。他不拘泥于一山一石一树一水的具体的描绘上,而是着重于意境表现,整体效果好。迈入七十岁的人,正当变法,首先要保重身体,再来进行研究绘画,有了身体就能乘胜前进。我认为画山水笔墨技巧,画几十年基本都能解决,但对于画境的追求是没有止境的,希望长勇今后在意境上更加努力,在技法上更大的突出自己的个性。 王友智:张大千曾经到毕加索家里拜访,看见毕加索画了很多摹仿齐白石的画,张大千没有评论,据作者介绍毕加索临摹的水平也就是中国小学生的临摹水平了。这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呢?齐白石的画不是一般人能达到的境界。几百年才出一个齐白石,由此看出中国画不亚于西洋画。 今天看了李长勇的画,我感到李长勇最大的特点是用最简单的笔墨、最简单的颜色来表现丰富多彩的对象,这一点难能可贵。都是水墨,但是表现的内容丰富。把大好河山、气象万千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一点上对我的书法很有启发,能不能以简单来表现复杂的内容呢?长勇的笔墨里有虚有实,有动有静,虚虚实实,动动静静,才有生机。希望长勇在今后的创作上超越时空,超越自我。 崔亚玲:今天看了李长勇书画诗印展,很好,很大气,很有特色。我就印章方面谈谈,印的方园,也就是天地,古人说天圆地方,中国古哲学《周易》中有乾坤二仪,印章上有朱文、白文,朱文属阳文,白文属阴文。三千年的篆刻艺术是符合中国古代哲理概念的,长勇运用篆刻刀法把明与暗对立的线条,统一的交错,联系达到了一种最佳表现,如印章上的“长沙水”“有无”“无为”等印。他的四个小阳文印“梅”“兰”“竹”“菊”延伸出阴文的边款拓片,正是演示了《周易》里的“四象”运动的变化, 如果把平衡更加协调一致好,即可达“太和”,太和是最高的和谐,是天、地、人的最佳和谐,预祝他今后的作品更加完美。 孙宗祥:上次看了长勇的画集是方构图的,这次是竖构图,国画上方构图不容易画好,竖构图比较好表现层次,横构图好表现开阔。上次长笔多,这次短笔多,表现上比上次好得多。层次丰富、意境深远,这次还有特点是诗、书、画、印都溶为一本,表现得很好。这一方面在中国画里面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修养,如果这方面搞得好,往往就有更高层次的创作。我国的几位大师都是诗、书、画、印结合在一起的,很有成就。前辈告诉我们说:三分之一画画,三分之一读书,三分之一写字,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结合的。长勇在今后可以象石涛书诗画印都在一张画上面,很灵动,有气韵。你有这个条件就要很好地利用起来。李长勇这次画展提高很快,我进门首先看到那幅大海报上的画,心里非常激动,完全是一个新的变化,用笔非常自由,非常准确,气韵足、极生动。直构图的画,要能远看又能近看,远看很整体,近看层次丰富,瀑布下来,不是从上到下一条线,而是碰到石头,就散开,有雾气,再下面又有石头、开岔的气氛,到了深潭又有宁静的感觉。 竖构图有这样的意境就会更好,更加感人。再讲一点,整个过程中书也好,画也好,长勇在心态上,我看还是有点拘谨,神态有些紧张,到这个时候,不要想得太多,心态要放松,也许会更好一点。 林广大:我和长勇是老朋友,他在芙蓉宾馆刻印时,我们就在一起,现在天心印社,经常也在一起。他很勤奋,这次看了他的展览,我感到惊讶,他的画我个人感觉大气、不俗。中国书画首先要讲文化内涵,讲品位高雅,长勇人品好,画风也好,高品位。在书法上,我觉得他写的甲骨文老辣、自然,没有做作感。他的篆刻属齐派风格,他印没有画提高得快,这点上我们再交流。笔墨当随时代,中国文人讲高雅,这是可贵的精神,但不能脱离当前的环境,要有自己的窗口,要把自己的作品变为产品,把文化市场培植起来,湖南市场不及山东、江浙,我们要相互团结、互相支持,把艺术推向市场,祝长勇展览圆满成功。 杨建伍:长勇兄在诗书画印方面,都做出了有益的探索,特别在国画山水里,勤奋努力闯出了一条通向成功的道路,他能把我们忽略的东西,通过自己的研习、实践走在我们的前面,难能可贵。诗书画印这是考就一个中国画家的艺术底蕴,不管是画家、书家,都要加强传统文化的修养,今天看过长勇的画展有所启发,值得向他学习。 肖经海:和长勇先生相识了几十年,今天能够看他展览感觉一惊,这么多的画作,还有书法、篆刻、诗词,蔚为壮观。长勇刻苦、执着,能取得这样的成就与他的努力是分不开的,一个画家会画几笔画不算什么,现在在画画上,要讲究文化内涵,长勇在承传文化上是做得不错,全面修养来势很好。在点、线、面还要注意一下,希望能在下次画展时看到更为精彩夺目的作品。 雷树德:讲两句话,一是祝贺,二是思考。 你这两本画集省图书馆都收藏了,展览的作品非常不错,创作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两点思考:一、诗书画印是中国文化的产物,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诗书画印结合 一起的形成,文人派、野逸派、宫廷派发挥到了极至,是达到最高境界的艺术品;二、对“易经”的思考八八六十四卦,一阴一阳谓之道,从它的理、数、象上演绎,画家的追求可达抽象思维的特点,在这个层面上,长勇的画作是走在同仁的前面,是一种创新的探索。 孙太平:到长沙看了多年的展览,如果没有记错的话,今天是第一次看到个人集诗书画印于一体的展览,中国画是讲究诗书画印,现在有些中国画家正是缺少这些。画荷花就是写荷花图,画竹子就是写一个墨竹图,好象与诗书印无关,长勇的这次画展,有一个导向和启迪的作用,是很有意义的,看了长勇的画,觉得很舒服,文人气比较浓,不俗气。俗人可交,俗事可为,唯有艺术不能俗,从这个角度讲,长勇画品位很高的。诗词方面要注意一下平仄和对仗关系,但好诗不一定损意就韵,总的来说在长勇的画展里学到了不少东西,预祝长勇的艺术长青,心身健康,活到八九十岁,不是名艺术家,也是老艺术家了。 欧阳强:和长勇交往十几年了,有时候为了茶文化还经常见面。长勇对艺术追求非常执着,为人低调、工作扎实,不喜张扬。我做编辑接触文化艺术的人很多,象他这样醇和性格不多,前期篆刻书法多些,还给小孩刻过印章,这几年安于寂寞,奋发国画,而且能把深奥的古文化“周易”研读,并溶化到国画山水中,是很不容易的。看过他的展览,这几年确实下了苦功,创作了这批国画,成绩显露。希望他继续坚持下去,创作出更高品位作品来以飨同仁,回报社会。 查良峰:长勇是我的好朋友,人品好,修养高,在他取得的艺术成就上大家都讲了。今天的展览确实有轰动的感觉,他的画我觉得耐看,基本上是传统的东西,不是石头里蹦出来的,不是太现代的东西。你仔细看也不是泥古的东西,仔细研究每一张画,很有味道。山水这东西千人画、万人画就画糟了,画不出味道来了,到了清代“四王”末流已是穷途末路了,后来产生了李可染、黄宾虹、关山月等这批画家,使我们的山水画面貌为之一新,而今山水画就更多了,千千万万,怎么样从这千千万万之中脱颖而出呢?我认为李长勇要再努把力,你的作品中有李可染的东西、黄宾虹的东西等等更要突出自己的东西,那才更好了,你很有潜力,诗书画印这一点是难能可贵的,现在艺术家芸芸众生才能出几个大家,李长勇已有这个苗头了,要走出去行万里路,肯定会有更新、更大的前途。 王俊隆:李长勇为人低调,老实憨厚,这么多年来一直勤奋执着,年复一年,蛰居在小画室里,省悟着自己的作品,他出两个集了,一次比一次好,他对自己提出了超己的要求,他说:“周易亦为国画艺术提供了形象思维的无限源泉,认识宇宙的自然规律,以静守虚的思维体悟自然本源。”把易经的理论和绘画结合起来,这是一个崭新的课题,这次展览,大家有目共睹,认为是一个高品位的展览,今后还有很多的路要走,路虽很长,但抓住有限的时空,更好地完成该到达的旅程。 文新:长勇的这次展览办得很成功,这是他长期勤奋努力所得,首先从斗方入手,从容不迫的修炼,现在四尺竖画为多,层次丰富,笔墨酣畅,画得十分精到,祝长勇今后创作更多更好的山水画。 李潺:这次座谈会出现了争论,而且较为激烈,就是诗词要不要格律的问题。总的来说,大家的发言对李长勇画展给予了肯定,诗书画印全方位展示了李长勇当前的艺术成就,这在湖南还是首开了先河,在书画界起了引导作用,这是件大好的事情。大家发言很诚恳,对李长勇的国画山水深感惊讶,这是他近几年来潜心的努力的结果,他深知理论指导创作对于画家来说是何等重要,他找到了《易经》这个契口,把阴阳这一对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哲理溶入绘画中是个新创举,哪怕现在还在摸索阶段,但是已经开了一个好头,能坚持既往,将会成功。李长勇山水画好在哪里?不俗、有品位、酣畅、高雅、笔墨形式感好、大气。绘画归根到底是画文化,兄弟姐妹的艺术的营养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这些画外功是非常重要的。 一点建议,把诗书印进一步溶入到画里去,而且要很好运用起来,个人的艺术语言,要越来越鲜明、越来越成熟,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 Tags:书画 座谈 座谈会 纪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