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距离上海莲花河畔倒楼案,仅仅过了9个多月,3月20日,上海又发生在建工程垮塌事故。 《每日经济新闻》调查发现,上海市建设交通委员会网站曾登记了上述项目为“上海绿地金融中心”垮塌...
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距离上海莲花河畔倒楼案,仅仅过了9个多月,3月20日,上海又发生在建工程垮塌事故。
《每日经济新闻》调查发现,上海市建设交通委员会网站曾登记了上述项目为“上海绿地金融中心”垮塌工程的项目信息,总共195347.2平方米的建设规模,2009年9月20日开工,至2011年11月9日完工。 据调查,该项目由上海建工承建,总建筑面积达18万平方米的工程项目,目前仅完成54294.1平方米,扣除6个月的停工期限,要想在剩下时间完成项目,对施工方来说,难度不小。业内人士认为,为了能够按进度完工,施工方人员在赶工过程中的不当行为或是导致此次垮塌事故的直接原因。 现场继续施工 3月20日,上海绿地金融中心刚发生垮塌事故,但现场的施工并没有因为工程事故而停止。 昨日 (3月22日)《每日经济新闻》前往位于船厂路的现场实地调查,发现尽管整个工地大门紧闭,但建筑工人的施工并未停止。现场仍然不断有工人往工地运送砖头、粉刷外墙等工作。 上海市建设交通委登记的工程项目信息显示,上海绿地金融中心的项目合同开工、竣工时间分别是2009年9月20日和2011年11月9日。但从现场实地调查的情况看,绿地金融中心目前仅完成地下楼层的部分施工。 上海市建设交通委网站登记的上海市建设项目信息显示,上海绿地金融中心在施工了6个多月时间后,正在施工中的地下层面积也仅为54294.1平方米。 一位房地产业内人士说,总建筑面积多达18万平方米,扣除政府文件规定的停工6个月时间,要想在18月完成所有工程项目可能性并不大。 上海三湘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涛说,很难界定施工单位是否有能力在18个月,是否能完成18万平方米的项目。但一般情况下,施工方一定需要增加设备,增派人手,积极赶工,才能实现这一目的。 或因工人“偷懒”所致 上海建工集团的一位内部人士表示,上海建筑企业都在快速开工。 据他猜测,上述垮塌事故,确实有可能是因为建筑企业赶工导致的。 “为了图方便,大量的建筑材料被堆积在地下三层。而地下二层仅仅由几根脚手架支撑。材料堆放的重力,使得脚手架支撑不住,导致了垮踏事故的发生。”拥有多年房地产建筑施工经验的他认为,正是施工人员的图快图方便的“偷懒”行为,导致惨祸的发生。 不过,因为赶工导致的垮塌,仅仅只是猜测。截至发稿,上海市建设交通委、上海市新闻办、绿地集团等主管部门和相关责任方尚未公布工程垮塌的原因。绿地集团办公室主任助理王晓东说,要了解工程垮塌是否因赶工造成,需要向上海市建工集团咨询。上海市建工集团董事会秘书则回应说,不了解垮塌事故。 同步播报 沪闲置土地登记昨截止闸北、徐汇登记率近7成 昨日(3月22日)是上海闲置土地登记的最后一天。截至目前,上海闲置土地的登记总量尚未公布,不过从目前已公布的闸北区和徐汇区的闲置土地登记工作情况看,登记率已经接近7成。 根据上海市规划和土地资源管理局闲置土地窗口的工作人员介绍,如果无法在昨日之前完成对闲置土地的登记,由于土地登记系统关闭的原因,以后将很难再登记。 开始于今年1月20日的闲置土地登记工作,开发商主动申报土地闲置情况的限期约为两个月。上海规土局要求,建设单位在取得闲置土地登记表之后,按照登记表内容规定的填表要求及说明如实填报,并提供相关证明文件、土地取得及开发利用情况说明(施工许可证等)以及未开工原因说明。 在规土局的政策压力下,很多开发商积极前往登记。 上海市规划和土地管理局网站显示,闸北区采取“企业申报、限期登记、调查认定、分类处置”的办法,向闲置土地单位集中宣传、逐一约谈,告知督促各建设单位尽快申报登记并说明未开工原因。现已有17家完成资料初审、录入登记工作,登记率约68%。 上海徐汇区规划和土地资源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已向区域内18幅闲置土地的开发单位发出通知。要求所涉开发商到区规土部门登记,并说明开工时间已满一年尚未开工的理由。 不过,市规土局方面并未公布所有闲置土地的登记统计数据,也没有公布具体的地块和开发商名单,上海对闲置土地的登记工作,是否能够彻底逼迫开发商开发“囤地”,进而增加新房供应量还是未知数。 (杨羚强) Tags:上海 海在 在建 建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