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梦CMS - 轻松建站从此开始!

湖南民生在线,湖南民生频道,民生频道,湖南民生新闻网,民生新闻网,民生湖南在线,民生湖南网,湖南民生网

当前位置: > 维 权 >

长沙家暴投诉案十年下降六成 将率先对家暴分级

时间:2015-11-09 07:26来源: 责任编辑:
昨日是“国际消除家庭暴力日”(也称“国际消除针对妇女暴力日”)。记者从当日召开的长沙市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工作领导小组会暨“国际消除针对妇女暴力日”纪念座谈会上获悉,全市反家暴工作网络已进一步完善,176个基层派出所100%设立了反家庭暴力投诉
  核心提示:昨日是“国际消除家庭暴力日”(也称“国际消除针对妇女暴力日”)。记者从当日召开的长沙市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工作领导小组会暨“国际消除针对妇女暴力日”纪念座谈会上获悉,全市反家暴工作网络已进一步完善,176...

昨日是“国际消除家庭暴力日”(也称“国际消除针对妇女暴力日”)。记者从当日召开的长沙市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工作领导小组会暨“国际消除针对妇女暴力日”纪念座谈会上获悉,全市反家暴工作网络已进一步完善,176个基层派出所100%设立了反家庭暴力投诉点,随着反家暴工作的进一步推进,长沙家庭暴力投诉案件十年下降近六成。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钟钢在会上指出,下一步长沙要推动出台一系列反家暴工作的配套机制和政策文件,要建立和完善多机构合作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工作机制。这无疑将为长沙反家暴添加有力武器。

在投诉案件下降近六成的成绩之下,长沙反家暴下一步将如何发展?如何层层联动,将家暴危害降到最低?在干预家暴过程中,相关部门如何避免遭遇尴尬?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采访。

长期遭受丈夫家暴

她最终走上极端路

刘某曾在长沙一家饭店打工,平日里勤劳肯干、省吃俭用的她有着说不出的苦衷。上班累了一天,回到家后她不但要包揽所有家务,还要忍受丈夫的长期暴力。刘某打过110,对方却觉得这是家务事,不好管;想起诉离婚,但老公不同意,还威胁要把孩子卖掉……走投无路的刘某觉得只有杀掉老公,才可以救得了她和孩子,从而犯下杀人大罪。

“以暴制暴的案件并不少见,她们多数曾是家暴的长期受害者,因为忍无可忍而反抗杀人。”市妇联权益部部长陈香说,刘某的案例并非个案。刘某在被判刑后,给市妇联写信倾诉了自己对孩子的思念之情,希望妇联能帮助她。“我们这才获悉,在她杀丈夫的前一天,丈夫曾用汽油泼了她一身,举着打火机扬言要烧死她,店里的人拨打110,及时劝阻了这一行为。第二天,被吓到极致的刘某趁丈夫醉酒后杀了他。”

后来,在市妇联等部门调查取证和法律援助下,刘某的刑期改判成3年,缓期4年执行。“如果相关部门能够提前引起重视,积极进行疏导或者帮助刘某走出困境,悲剧或许不会发生。” 陈香表示。

什么样的家暴可以管、怎么管

接触家暴案件较多的人群之一是民警。“目前很多警察不知道接到家暴报警时该不该处理,公权力该不该干预私人领域。另外,很多警察关于家暴处理这一块的知识和技巧是缺失的,也就是说他们不知道如何处理家暴案件。”湖南警察学院副教授欧阳艳文说,警察无论在接受教育还是培训中都没有学过相关课程。“他们遇到家暴,更多的是调解,但调解不是任何情况都适合,这需要对家暴案件的危险性有较好的识别力。”

“公权力干涉家暴时容易遭遇尴尬。”欧阳艳文说,有的警察在接到家暴报警出警后,首先对施暴的丈夫进行严厉批评,却遭到对方反感和轻蔑。情绪激动时双方甚至会发生言语冲突,结果被打的老婆反倒站到了丈夫一方帮着数落警察。

“什么样的家暴需要干预?怎么干预?现在主要是靠警察自己的判断力,主观性太强、差异性很大。”欧阳艳文表示。而这样的困惑,接触到家暴案件的妇联、社区乃至社工团体等单位的工作人员也有。

对家暴分级并实行多部门联动

一直以来,长沙的反家暴工作走在全国前列,除了妇联,公检法系统也相当重视反家暴工作。“但具体落实过程中,还有许多亟待完善的地方。我们现在尝试推动家庭暴力的防治工作,不要等到悲剧发生后才去处理。”陈香说。

作为全国唯一试点,长沙将率先开展家暴危险评估模式,建立反家暴预警机制,对家暴个例进行评估分级,将家暴危害性降到最低。评估系统中有两项重要的指标,一旦出现就会发出橙色警报,要求接触家暴案件的工作人员立刻报告上级,并且层层联动,以期将家暴危害降到最低。“家暴时,被对方抑制住了颈部导致不能呼吸,或者曾被推下楼、灌毒药、泼汽油等,只要这两项中有一项发生,不管有没有造成后果,都属于高致命危险,家庭暴力危险评估系统会发出橙色警报!”陈香表示。

据悉,长沙的试点地区定在开福区和浏阳市。今后,在试点地区的妇联组织、社区、公安等部门,不但会对家暴投诉者采取评估量表,同时探索成立多机构合作的干预家暴模式。

市妇联主席谭慧慧介绍,目前正争取政府加大投入,加大救助的力度,建立全面综合的救助服务系统,“我们希望,无论哪一个受害人,都能够顺利地获得来自警察、医生、民政救助机构、法律援助律师、社会工作者、妇联等的帮助;无论哪一个机构发现了受害人,都能对其及时提供救助和服务”。

从帮助受害者

到介入家暴家庭

“很多人可能没意识到,家暴可以遗传。”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易茜接触过这样一个案例,女方是全职太太,经常因一些小事挨丈夫的打,“结果他们的孩子因为耳濡目染,也学会了打人,经常在幼儿园打小朋友。”她认为,在预警机制建立后,应该对家暴家庭的孩子进行特别的心理疏导。

“我们应该关注他们的心灵,尤其是学校、社区应该给他们较多关爱,不让家暴产生代际传递。”中华女子学院教授、反家暴网络/北京帆葆监事会主席李洪涛指出,目前在干预家暴案件中,更多的是与受虐者进行沟通和帮助,而忽略了家暴中的目睹儿童和施暴者,“尤其是目睹过家暴的孩子,出现严重暴力行为问题的可能性,比无暴力家庭中的孩子要高很多。”

谭慧慧透露,市妇联在连续几年对法官、警察进行反家暴工作培训后,即将针对基层司法调解工作人员进行反家暴的培训。“通过对政府官员、相关机构决策者和执法、司法工作人员的反家暴培训或宣传,将社会性别意识纳入决策主流,提高其主动介入家庭暴力的意识和能力;另外,要提高家庭暴力受害人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和能力,使其学会从多方获得社会资源的支持;最后,我们呼吁男性公民和社会组织,一起参与到反家暴工作中来,营造全社会反家暴的氛围。”

背景资料

国际消除家庭暴力日

11月25日是联合国确定的“国际消除家庭暴力日”,也称“国际消除针对妇女暴力日”。

有关调查显示,世界范围内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妇女在其一生中遭受过暴力、性虐待和虐待,而大多数施暴者是她们的家庭成员。1960年11月25日,三位多米尼加女性——米拉贝尔三姐妹在多米尼加惨遭杀害。为纪念这一事件,1981年7月召开的第一届拉丁美洲女权主义大会宣布把11月25日确定为反暴力日。1999年12月17日,联合国大会核准了由多米尼加共和国提交的草案,正式通过决议,将每年的11月25日定为“国际消除家庭暴力日”。

什么是家庭暴力

家庭暴力是指行为人以殴打、捆绑、残害、强行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其他手段,给其家庭成员的身体、精神等方面造成一定伤害后果的行为。持续性、经常性的家庭暴力,构成虐待。

家庭暴力的范畴包括:(1)夫妻间的暴力行为,如丈夫殴打、漫骂妻子,强行与妻子发生性关系或摧残妻子性器官等。(2)父母对子女实施的暴力或虐待行为。(3)子女对应赡养的老人实施的暴力或虐待行为。(4)兄弟姐妹、叔嫂妯娌、翁婿婆媳之间的暴力行为。(5)有亲密关系的男女间的暴力行为,如同居关系、恋人关系等,也都属于家庭暴力的范畴。

就目前来看,家庭暴力主要表现在丈夫对妻子的暴力行为。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尚未注册畅言帐号,请到后台注册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