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长沙市望城坡街道的领导换了一届又一届,城市房价一天天的涨,短暂而又漫长的十五年间,经济飞速发展,城市日新月异。一排排低矮房屋被拆,一栋栋高楼又拔地而起,眼看着汽车西站被建了又拆,拆了又建,一天天的车水... 长沙市望城坡街道的领导换了一届又一届,城市房价一天天的涨,短暂而又漫长的十五年间,经济飞速发展,城市日新月异。一排排低矮房屋被拆,一栋栋高楼又拔地而起,眼看着汽车西站被建了又拆,拆了又建,一天天的车水马龙,人流如织,西二环线把昔日的望城坡划成豆腐块似的隔离开来。可是自家三层楼的房子签订拆迁安置协议被拆了后,安置补偿仍然久拖未决,对房屋的印象却越来越模糊,只有往日在屋中生活的影子在脑海中始终挥之不去……
十五年的抗争意所为何?陈世奇为重建地的艰辛维权路 李建辉 李兆元 前不久,在长沙咸嘉湖路的柴火鱼馆一次朋友的聚会中,邻桌间一位男子眼盯着我略带微笑地问:“你是老李不?”他说十几年前见过我。 定睛细看,眼前的他,就是原来住望城坡西站的陈世奇,今年五十九岁,看上去比实际年龄更显苍老憔悴,背也驼了,两鬓头发已经花白了,只不过发型还显时髦,精力已然被过去十几年的艰辛上访维权事消磨无几。 略显无力的手臂在说话间不时挥动比试一两下,还不时地猛抽着烟,喝杯自备的凉茶,就着几根空心菜、一盘辣椒炒肉便敷衍了一顿中餐。 他家位于长沙市岳麓区望城坡街道老西站正东北角出口处的带门面三层老住房,拆迁补偿、重建地安置十五年不到位的事情令他既恼又怒,却只能叹气了事。 撕毁拆迁安置协议 街道以权代法暗箱操作 1985年,本住在望城县天顶乡中塘村的陈世奇,通过合法手续在当时天顶乡望新村蒋家坪购地,建起三层楼的房屋,一楼是门面,举家由中塘村迁到此地开店谋生。 1999年下半年,长沙市二环线修建工程启动,陈世奇的房屋,正好在长沙汽车西站旁,紧挨规划中二环线旁,属于征收拆迁范围。当年11月16日,为支持长沙二环线建设,陈世奇与长沙市环线工程建设指挥部岳麓区分部签订了《拆迁安置协议书》。 该协议是按当时长沙市政府人均划拨重建用地面积55平方米,人均拨三通一平经费1.65万元的有关规定制作的,协议中明确了住宅重建地安排及其房屋补偿条款。该协议完全符合长沙市人民政府【1991】5号令和【1999】21号文件精神,当时划定陈世奇的住宅重建地安排在骆家塘和人汽公司用地南侧,且已扣除他相关基础建设费4000元,望城坡街道办事处承诺9个月后整理好重建地。 万万没想到的是,当陈世奇与其他被征地百姓一样按协议规定如期拆房腾地后一年半,即至2001年5月21日,承包这项安置工程的望城坡街道办事处出于利益驱使,置协议的法律政策严肃性而不顾,竟然以权代法,出台一个《长沙市望城坡经济开发区住房安置实施方案》,炮制所谓新的解释文件。该方案公然推翻了湖南省人大常委会批准,由长沙市人民大表大会公布自2000年1月1日起实行的《长沙市征地补偿安置条例》。 街道办个别领导干部明明是在制造种种借口和理由,公然蔑视国家合同法,对抗上级政策法规。从那至今,一直没给陈世奇安排重建地,生活过渡费也在9个月后停发,致使老陈一家五口十几年来四处流浪,居无定所,家庭经济也因拆迁安置不到位而每况愈下,日渐拮据。 陈世奇边叹气边摇头说:“打那年开始,我便为自家的房子补偿不到位,安置不合理,向长沙市岳麓区拆迁办、国土局、法院等部门讨说法,后来甚至到市里、省里乃至北京四处上访。”但十几年过去了,他仍旧在维权路上深一脚浅一脚地蹒跚。 直至如今,望城坡街道属地安置区还有许多块重建地闲置荒芜着,有的是一些当官的开始通过不正当手段分得的,后来有村民告状他们不敢建房就一直空着,有些是本该属于类似他这种协议拆迁安置户的。他说,我不是个“刁民”,只想寻求本该属于我的权利,政府官员还以喝茶为幌子,无缘无故的把我抓去关了17天,我已经很多次去省里和上北京到国家信访局了,可能还要去……
假借政策原因,重建地地基却被爆毁 回忆起1999年自己的家被拆除的情景,陈世奇仍旧记忆犹新。他说,那天下着特别大的雨,整个路面都是泥。 一旁的319国道汽车轰隆隆的飞奔而过,为积极支持政府二环线工程建设,签定拆迁安置协议,领了奖金后,自己就跟着花钱请人将房屋拆掉,不久,陈世奇家129.4平方米的门面房连同旁边邻居的房屋整体逐渐被夷为废墟。 工人将自家房门挖倒的那一刻,陈世奇只能眼睁睁看着漫天的灰层随风扬起又飘远。 随后的2001年,望城坡街道办事处出于利益驱使,突然擅自撕毁拆迁安置协议,随意改变拆迁政策,竟然以权代法,借用望开区2001年出台的所谓“新政策”,炮制所谓新的解释文件,以陈世奇属于集体土地上建房的纯居民户只能给公寓房,不能给重建地,甚至连安排给他的重建地地基(已扣除地基建设费)也被风钻机给铲平了。此举一时间引得还没及时得到安置的拆迁农民愤愤不平。 陈世奇开始找法律专家咨询,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三条规定:“合同当事人的法律地位平等,一方不得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另一方”。第八条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不得擅自变更或者解除合同。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 中国法学会法学专家说,我们党和国家制定任何政策,一贯是讲究实事求是,走群众路线,并且制定任何政策都具有连续性、稳定性的特点。陈世奇与长沙市环线工程建设指挥部岳麓分部签定的协议,当时还有岳麓区国土分局鉴证,是根据当时长沙市政府有关文件签定的具有法律效力合同,而“望开区”只是长沙市岳麓区的下属单位,其存在本身就跟国家政策不符合,况且当下级文件与上级文件相冲突时,只能遵照上级文件。 而今,望城坡街道办无视国家法律规定,一句 “新的政策原因”就糊弄百姓,撕毁协议。按法律规定,协议一旦成立,对双方当事人都具有法律约束力,任何一方无权单方面变更和撕毁协议。陈世奇说,现如今,原“房屋拆迁补偿协议”已生效,我的房屋已被拆除,区政府街道办擅自撕毁协议,不再安排重建地,这简直是赤赤裸裸违背国家法律。 街道办事处怕上访,于2003年9月10日,通过《关于当前拆迁安置工作情况的汇报》,向岳麓区委、区政府制造假的汇报材料,要求“采取非常手段”“实施打击”,抓了几个“上访、闹事”的“激进分子”。望新社区正直善良的杨建良被骗去喝茶时被抓,并且判刑在茶陵县关了两年;隔壁邻居冷乐春也都有过被带到派出所问话关押15天的事,理由不得而知;2003年12月,陈世奇也被以同样的喝茶方式抓起被关押17天,在那里天寒地冻,猪食充饥,有时还挨毒打,受尽折磨。省里七单位致函,解决却仍然是遥遥无期 为此,陈世奇开始不断地向岳麓区、长沙市和省人大、信访等相关部门反映情况,甚至几次进京上访至全国人大和国家信访局,求得征拆安置协议重建地能落实。 如今已是15个年头了,但终无结果,这条艰难上访之路,忍饥挨饿,忍痛挨骂,甚至有时被截访人员毒打,陈世奇走得很是辛酸,很是愤懑。 由于自己执意坚持上访维权,不仅家庭经济受到影响,甚至儿女的工作前途也受到莫名牵连,儿子2001年在广空十八师通讯连服役,至2012退伍,十几年中,由于他被打成“刁民”、进入上访“黑名单”而一直没能得到相关部门慰问和优抚。妻子、儿女都慢慢地恨他,不理他。 陈世奇回忆,在2012年4月5日岳麓区政府召开的一次协调会上,当时刚刚新到任的区委书记、区法制办主任等区党政领导不但不安抚被拆迁所害群众,竟还堂而皇之说以前跟他签订的协议是无效协议。街道重点办的个别干部还扬言说:陈世奇你告到联合国都不怕你,拿200万陪你玩!堂堂一级政府如此背信弃义,出尔反尔,口出狂言,让陈世奇气得要命,他说面对这样的“父母官”当时简直快气晕了。 令陈世奇不服也始终想不通的是,长沙市岳麓区政府早在1992年冻结了环线建房许可,而办事处干部雷某某的两个妹妹在1998年违章建筑的房子,都分了重建地;还有和他一样一起拆迁的没有吃半口居民粮的刘石罗、苏树兵、陈秀全也都分了重建地;像公务员王建希(还只打个基础,并没有起房子)、贺新民、段列康(当时办事处重点办主任)这样的党员干部也当作村民异地安排重建地;有2003年拆迁的陈志武、陈志文他们才真正吃居民粮的也分得了重建地……陈世奇无奈而恼怒的说,原因只是他们有靠山,而他没有多余的钱打点,更没有靠山。 2001年时任长沙市国土局安置处处长的陈传其和岳麓区国土局局长的戴新煌等领导在其报告和有关协调会上,都批示要求街道依法按协议保护好群众合法权益。 2005年8月15日,全国人大办公厅信访局(访字【2005】第460号)致函湖南省人大,要求“有关部门依法履行该协议”。 接着由省人大及省政府、省公安厅、省政法委、省高院、省高检、省信访局等七单位集体研究决定,陈世奇的拆迁安置事宜依“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交由长沙市人民政府办理,并要求在三个月内上报办理结果。 陈世奇满心期待长沙市政府、望城坡街道办能依照全国人大信访局所批示的交办执行。 可是,几番上访答复回合下来,“最终望城坡街道办事处瞒上欺下,给了我一个显失公平几近荒唐的答复:重建地不给,仅给我两套公寓房指标”。 这个答复,又让陈世奇十分愤慨,强烈不满。不禁想起2003年当时被关押时,有干部以市政府督查组的名义跟他放狠话说,“不要重建地,就可马上签字走人;不要房子,要重建地那就关你六年!” 陈世奇感到万分失望。但是当时不知哪儿来的倔强劲儿,他决定再次上访,本分老实的他单纯的认为上访次数越多,政府便会越重视,到时候自己的合法权益便会“守得云开见月明”。 确实,陈世奇心里只想着作为一个普通公民奉公守法,信守协议,他坚信总有清明公正的领导。他说1999年拆房时补偿款总共才五万元,十五年来沦为“流浪汉”,全家要生存、生活、租房、上访维权,早已是债台高筑,哪还买得起高价公寓房?再则,十五年社会经济发展,物价飞涨,当年290元/平方米征收他的房屋,现在物价飞涨七八千元/平方米的房价,增长了近三十倍。况且,当初签定协议安置重建地时可以有门面经商,自己没文化靠着门面,生活还算有持续经济来源,如果改成购买安置房,岂不是画饼充饥,愚弄百姓。 十五年,陈世奇已经有点筋疲力尽,走路一晃一晃的,拎着一个陈旧的蓝色布袋子,零乱的塞满了各种关于拆迁补偿的文件、新闻报道和他上访的大量资料。 有人劝他说,为什么不凑合着过过日子算了?陈世奇说,现在是法治社会,习总书记倡导建设法治中国,大力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决心“整四风”,“打老虎”,这使他心中多少又添了许多希望。 他说这十几年,他看到了一些社会的黑暗,少数官员心中目无法纪的腐败……这些都让自己愈加相信不能软弱。他偶尔没办法也一边利用自己的一点中医特长,做点特色诊疗贴补生活,一边仍然坚持维权,坚持为正确的事情付出,为维护法律尊严力争,既是对自己的交代,更是对腐败势力的一个小小反抗。他希望正像温家宝总理说的话那样,“公平正义比太阳的光辉照耀还重要。” ![]() 2004年湖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向长沙市人民政府的交办函 ![]() 图为1999年陈丗奇与指挥部签定的协议,如今发黄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