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西安市临潼区油槐街道办地处渭水以北,远离喧闹城市,偏远交通相对不便。就是这样一个传统农业区域,近年来在新一届领导班子团结努力下,会就全新格局,造就现代农业板块。传统农业带动“一村一品”建设一个偏远交通... 西安市临潼区油槐街道办地处渭水以北,远离喧闹城市,偏远交通相对不便。就是这样一个传统农业区域,近年来在新一届领导班子团结努力下,会就全新格局,造就现代农业板块。 传统农业带动“一村一品”建设 一个偏远交通相对不便利的街办,是如何带动两万余人发挥地域特色、创新思路的发展模式呢? 首先依靠传统农业, 农业是农民的命脉,除发展小麦、玉米等传统作物外,还积极协调当地农民通过产业调整方针,合理配置地方资源优势,近年来形成了以西瓜、甜瓜、蔬菜为主的产业支柱。 家住临潼区油槐街道办南赵村赵师傅,以前家里主要靠种植小麦、玉米等传统粮食作维持生计,农闲时干苦力活供两个孩子上学,显得很费劲。巧遇机遇,当地街办结合地方资源优势,有组织、有规模号召农民种植西瓜、甜瓜。赵师傅经过认真考虑,为了使自家土地价值观倍增,所以改变自家土地用途。 截至目前,油槐街道北凌、耿西、南赵等村种植西、甜瓜面积达万亩以上规模。规模上去了,迎面而解的自然是为农民解决农用井等一系列为其服务的措施。 街办经过摸索,拓展多种经营的思路,随后油街、北凌、南李等村以蔬菜种植为主应运而生。随着“一村一品”建设,地方政府部门优化产业结构,着力加快现代农业发展,为促进群众致富融入新的力量。 在不断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油槐街道办大力推进畜牧业发展。将原来只有9个奶牛养殖小区,发展到5个奶牛养殖示范小区,奶牛存栏达8000多头规模。同时大力支持生猪、肉(蛋)鸡、鸭等养殖业。使当地农民切实感受到了特色农业给生活带来的变化。 生态经济打造现在农业示范 油槐街办以打造生态油槐为契机,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利用闲置土地,因地制宜栽种经济杂果林等。 在谈到以生态经济打造现代农业示范园时,地方官员运用了生态学来告诉记者。 九月中旬,陕西省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会,西安市环保局等官员对油槐街办省级生态镇进行验收,街办主任王伟就创建陕西省生态乡镇工作进行了汇报。随后进入油槐万邦现代农业示范园,园区负责人对发展现状,流转土地规模、种植种类、以及远景规划进行了详细推介。 油槐街道办立足发挥农业资源优势,现有万邦农业示范园区和新洲绿色农业有限公司两大园区。 万邦农业示范园区位于南张村,建于2012年6月,计划总投资2400万元,占地1000余亩,建成后集种植、特种养殖、食用菌生产及销售、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农机服务为一体。2014年,万邦农业示范园区在原有食用菌基地的基础上扩建规模,已完成土地流转500亩,投资700余万元,建成400余亩的日光温室大棚5栋,设施大棚60栋,连栋大棚1栋。 新洲绿色农业有限公司位于昌寨村,始建于2014年4月,计划总投资2600万元,占地3000亩,目标定位是:集农业综合开发、生产经营、冷储等功能于一体。公司负责人曹明政同志介绍,该园区预计三年内完成,一期现已完成土地流转780亩,建成一座2000吨冷库,建成大棚26栋,栽种的260余亩“豫鲜108”、“中华1号”秋辣椒长势喜人,预计产量可达150万公斤,300余亩红提、户太8号果树长势良好。除种植本地名优蔬菜外,今后园区还将引进市场需求量大的保健蔬菜品种,提升市场竞争力。 两大园区采取“公司+农户”“五统一”经营模式,实现订单式农业,将最大限度地保护群众利益。 为确保两个园区顺利建成,油槐街办成立了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积极为园区协调解决土地流转、技术服务等问题;积极为园区牵桥搭线,做好园区项目规划和推介,争取项目支持;积极组织园区负责人参观杨凌农业产业示范园,学习先进技术经验。密切关注园区进展速度,致力把园区做大产业规模、提升产业水平、促进农民增收、推动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以带动“一村一品”建设为契机;以农民增收为发展蓝图;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带领两万余人跨越的发展为全新格局。在初冬时节,在油槐这块富有的渭河北岸,以生态经济带动现代农业特色图,已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耿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