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时值五一时节,阳光明媚;加之远方相邀,友人相伴。我便在心中打定了主意,前往贵州省黔东南州参加“百名微博达人走进黔东南”活动;说实话,黔东南州我是没有去过的,脑海中所思忖的印象,大概只知道它在湖南的西部... 时值五一时节,阳光明媚;加之远方相邀,友人相伴。我便在心中打定了主意,前往贵州省黔东南州参加“百名微博达人走进黔东南”活动;说实话,黔东南州我是没有去过的,脑海中所思忖的印象,大概只知道它在湖南的西部,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地,无外他乎。和黔东南有了这次“约会”,靠近了她不想再离开。 我是一个懒惰之人,不愿干麻烦之事。来回的车票都是友人负责张罗的,我只要带上微博去旅行就可以了,而且我也不愿多带行李,因为在我得印象中,既是旅行,又何必负重?轻装上阵才能看最美的风景。记得我在历史文化散文《南渡》中写道:但凡旅途都是使人劳累的,倘若能有人一路同行,便能消上一半的疲劳。这点也在旅行中得到了验证。 我们的第一站去的是镇远古城,刚踏上这块土地,我便惊呼出声音来:连火车站都被布局成古香古色的感觉,街道都是石板铺砌而成的。其实,在许多人的心目中,镇远的知名度远不如湖南湘西的凤凰古城。作为一名湖南人本该以推荐本省旅游为己任,但我发现镇远是一个散发着魅力的地方,那蜿蜒的舞阳河如同一首可以让人细品而隽永的诗,仔细一咂摸,一口淡香在嘴里散之不去。 镇远古镇自秦召王30年设县开始,至今已有2280多年的历史,其中1300多年作为府、道、专署所在地,1986年与上海、武汉、丽江等一起被国务院批准为第二批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在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镇远独特的区位优势和水陆交通便利带来的各种要素的聚合交汇,以及汉、侗、苗、土家族等民族相互融合影响,使镇远积淀了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众多的文物古迹,并演绎出丰富的民族风情。 在镇远最为有名的当属其街巷,置身于其中,一屡微风拂面而过,仿佛少女的手在抚摸你的脸颊。友人在去年便来过一次镇远,他对这里很有感情,还饶有兴致的给我们做起了导游,带我们参观青龙洞、游舞阳河、看“歪门邪道”,遗憾的是青龙洞还没有开放,倒是走入小巷深处的“歪门邪道”,我就发现了许许多多的木雕和砖雕很和谐地融入在建筑结构里,显得精巧别致,令人眼睛为之一亮。因行程比较紧凑,便仅在镇远呆了数个小时就分别了。 行程第二站去的是三穗县。从镇远火车站旁的汽车站乘坐大巴车,约一个小时左右便可到达三穗县,大巴车大概是一个小时一趟,人满即发车;友人是准备租车前往的,价格贵上个几十元,但可以在路上逗留,看看这秀美黔东南的大好山河,不过我小手一抖,早早的就买好了汽车票。 快到三穗入口的时候,还需走上一段正在修建的省道,道路特别崎岖难行,相信在不久之后,三穗的交通将会有个质的飞跃;在由西向东,进入三穗县城,一座崭新的高铁站矗立其中,我心中大喜,以后由湖南进入贵州,也可以天垫变通途了。 我们是最先到达三穗县的一批,不多时,参与活动的所有小伙伴们也都陆陆续续的到齐了,稍稍寒暄了数句,便开始熟络了起来。晚上,我们被安排入住在三穗华侨酒店,据说这里是当地最好的酒店,当地的县委宣传部领导都负责亲自接待,足以见三穗县对县旅游业发展的重视。 第二天,小伙们都起得特别早,可能是因为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难以入眠,也可能是对接下来所见未知事物的惊喜;吃过早餐后,跟着大巴车,行约20来分钟来到寨头村,这里是一个苗寨,房子的风格全都是依照苗族风情来建设的;据导游介绍,这里之所以叫做寨头,因其是苗家各寨之头头的意思。《贵州通志》中记载:“寨头者,苗疆之门户也”,素有“千里苗疆第一门”之美称,其隶属于三穗县台烈镇,南毗剑河,西邻镇远,自古是由湘入黔的驿站,也是全国第二大苗族村寨。 寨头村风情浓郁、人文景观原始古朴,民族文化灿烂悠久,保留比较完整。有隆重而独特的民族节日,如春节、吃新节、月半节、中秋节等,特别是“二月二”禳桥节,节日从农历二月初二开始,到初五六才结束,全寨12房族去久纳老接龙喜庆,有踩芦笙,男女对歌,斗鸡,打花猫等活动,前来助兴的宾朋达数万人,规模盛大,场面壮观;还有独特的民风民俗。 顺着导游的讲解,我们由寨头村中心往山上走,刚踏上台阶,导游告诉我们说,这是一条神之阶梯,只要怀着虔诚的心向上走,就可以实现愿望,对此我是深信不疑的;山上是一座蚩尤庙,蚩尤是苗族信奉的神,蚩尤的头上似一对牛角,据当地的村民说,黔东南苗族把宽大的牛角银饰戴在头顶上,以此为美,以此为殊荣。这种顶礼膜拜水牛角与水牛角银饰,正是历史文献所载“炎神农,人身牛首”含义的写照。显然,“人身牛首”的神农与“人身牛蹄”的蚩尤,属于同一人类集团,表明二者同属于牛耕稻作部族不同时期的首领。“牛首”、“牛蹄”,寓意着“人身牛首”的神农为先,“人身牛蹄”的蚩尤为其后,历史传说,二者是牛耕稻作文明的君王,为中华民族历史作过开拓性的贡献。 去到苗族有个众所周知的习俗——拦门酒,可能很多没有去过苗家的人都知道,不过像寨头村这么热情的,还真是第一次见,去时设两道拦门酒,回来时又设两道拦门酒,苗族姑娘们手捧拦门酒,唱着苗歌,对远方的客人敬酒,以示欢迎。苗族的节目也很多,苗家人还原了一种最为原始的苗家人的生活状态,刺绣,剪纸,唱苗歌,跳苗舞,二月二吃酒席,还有水桶舞等节目。临近中午,导游带着小伙伴们来到一户农家,参观这里的竹编艺术,只见竹器满目琳琅,证书也挂满墙壁,竹匠还现场给小伙伴们表演编织艺术。 下午我们去参观了三穗鸭养殖基地,看三穗鸭的生长环境,以及由一只三穗鸭由出栏到成长的全过程。根据导游介绍,三穗县具有600年的养鸭历史,素有“鸭乡”之称。“三穗鸭”是我国四大名鸭之一,具有野鸭风味,以产蛋多、蛋质佳、肉质细嫩鲜香、回味绵长的特点,1982年被录入了《中国禽品种志》,2003年被收入《中国地方品种资源图谱》。2009年三穗县已落实30个鸭养殖小区建设,已有养鸭户4500户,其中500羽以上的重点养殖户350户。 人们常说,到了三穗一定要去品尝最地道的美食。晚上到了品尝三穗鸭的时间,一户叫做“吴家小院”的农家乐,几位大厨亲自掌厨,一定要做出最美味的三穗鸭宴席,说到这里,不由得口水直流啊!噌噌噌...出锅咯!我偷偷尝了一碗三穗老鸭汤,这种味道我在湖南没有吃到过,友人要我发表一下看法,因为其味道实在好喝,我一时说不上来,就只评价为“人间竟有如此美味的汤”。 第三天,我们行程安排的第三站,去到了黔东南州剑河县,可谓是“一路向西”,从三穗到剑河路程并不远,而且是全程高速公路,不到一个小时就到了剑河。还没到剑河,车上就已经炸开了锅,小伙伴们纷纷议论,剑河哪里有好吃的?哪里有好玩的?我们去剑河泡温泉吧?剑河是森林覆盖面积多的一个县城?快剑河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块巨幅牌匾,叫做“仰阿莎故乡”! “仰阿莎”是苗族美神,神话中苗家美女,仰阿莎是她的名字。流传于贵州省黔东南州剑河县。传说中的仰阿莎是一个勤劳善良的苗家姑娘。苗族人用民歌来记载仰阿莎的故事、歌颂仰阿莎的品格。如果土生土长的苗族人,就会从小就听父辈们讲述仰阿莎的故事,也会听乡亲们唱着仰阿莎民歌。关于仰阿莎的苗歌,几天几夜都唱不完,很有故事性,也很有哲理性,讲述仰阿莎一生的故事,包括她的爱情和人生。 当地的剑河居民,对外界人提起剑河,那叫一个自豪啊!剑河以其大面积保留的原始森林、原生态温泉、古生物化石群、苗族水鼓舞、苗家酸汤鱼闻名天下。早晨我们吃到了最正宗的剑河红米粉,上午去到了一个叫做“基佑”的苗寨,感受到了苗家情歌对唱的魅力,苗家汉子和苗子妹子一同跳起芦笙舞,精彩绝伦。中午微博达人们品尝到了正宗的苗家酸汤鱼,当晚,在参观仰阿莎广场时,达人们发现,全县城家家户户的屋顶几乎都做了屋顶亮化,挂满了闪亮的LED灯,将民族元素与现代艺术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每当夜幕降临,全县城的建筑都会亮起灯来,故美名曰“剑河不夜城”。在灯光、河水、拱桥的衬托下,整座县城看起来活像一副现代版的“清明上河图”。 第四站也是最后一站,我们来到了台江县城,剑河距离台江仅二十余公里路程,驱车上高速不多时便到了台江县城,这天是当地的传统情人节,又称“姊妹节”,苗语叫"浓嘎良",它以苗族青年女子为中心,以邀约情人游方对歌、吃姊妹饭、跳芦笙木鼓舞、互赠信物、订立婚约等为主要活动内容。它被喻为"藏在花蕊里的节日",是"最古老的东方情人节"。 照例这天县委县政府在户外组织了大型活动,叫做“游四方”,还有大型的苗族文艺表演活动,展示苗家人民的优秀品质,以及还原苗家人民的一些生活场景。 上午8时30分左右,我们到达了台江县城,我以为我们已经来的比较早了,没想到在入城时就被堵在了路上,车流量特别大,经过几十分钟的疏通,才勉强进入县城;县城里全是人,据说台江城总人口才二十余万,姊妹节这天,从外地来的游客有五万之多;苗家姑娘们身穿苗族盛装,打扮得花枝招展,不由得令人赞叹:好美!游客们大多是带着“长枪短炮”来的,拍照仿佛成了游客们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为了赶上中午12时开始的“游四方”活动,11点左右微博达人们就开始吃饭,匆匆扒上几口,生怕错过了这一年一度的姊妹节游街活动。街道上的人已经越来越多了,车辆处在人群中根本动弹不得,这里就要提醒大伙儿们了,要来台江参与姊妹节如果是开车前往,一定要提前将车停在安全地方,若不能提前前往,可将车辆停放在城外,然后步行进来,这绝对是本人的经验之谈。 开幕式当天上午,“贵州省台江县第四届苗族文化论坛——苗族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也如期举行。该论坛旨在深入挖掘和阐明苗族传统村落的文化内涵、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时代价值,探索苗族传统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持续传承发展和合理开发与利用,助推台江的文化繁荣和经济发展,不断展示台江苗族传统村落文化的多姿多彩和独特魅力。从上午开始,火辣的太阳也抵挡不住人们对“姊妹节”的热情,我能哭诉我得手被晒伤了吗?所以笔者现身说法,一定要做好防晒措施!台江县城举行了苗族盛装游演、民族民间旅游商品展销、斗牛、斗鸟、斗狗等比赛,以及招商引资洽谈会活动。同时,被誉为“勇敢者的节日”的舞龙嘘花也在当天晚上上演,精彩纷呈。 黔东南是一块福地,只要你来了,你就不想走了;你离开了,你又会想念这个地方。
写在文后: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荐为世界十大“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旅游目的地首选地之一,是“世界苗侗原生态文化遗产保留核心地”,被誉为“原生态博物馆”、“人类疲惫心灵的最后家园”。境内生活着苗族、侗族等33个少数民族,民族风情浓郁,自然生态保存完好。近年来,独特的歌舞、服饰、节日、饮食、建筑等享誉国内外,原生态民族文化已成为黔东南旅游的一块金字招牌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位于贵州省东南部,南邻广西桂林、柳州,东接湖南怀化、张家界,西与本省都匀、荔波(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相接,北同遵义、铜仁地区(梵净山)相邻。旅游资源非常丰富,以苗、侗两个民族为代表的民族文化是其最重要、最具吸引力的旅游资源,以喀期特地貌和森林植被、水域为主的自然景观,美丽神奇;千百年所积累起来的历史文化,非常深厚。旅游资源最大的特点和优势,在于原生原创的民族文化、历史文化与自然景观、生态环境在空间上的高度统一。是世界乡土文化保护基金认定的全球18个“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旅游目的地首选地之一(亚洲有2个,另一个是中国西藏),被誉为“人类疲惫心灵的最后家园”。 (文/图 唐晓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