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长沙将针对肉制品生产企业开展百日专项整治,全面排查冷库及承储冻品。2011年到2014年的4年间,长沙共销毁问题冰冻食品50余吨,下发《行政处罚决定书》23份,罚没金额61万余元。记者昨日从长沙市食药... 长沙将针对肉制品生产企业开展百日专项整治,全面排查冷库及承储冻品。 2011年到2014年的4年间,长沙共销毁问题冰冻食品50余吨,下发《行政处罚决定书》23份,罚没金额61万余元。记者昨日从长沙市食药监局了解到,监管部门将从即日起开展为期百日的专项整治,对肉制品生产企业,特别是速冻肉制品生产企业的冷库、冷链运输设施设备进行严查,全面排查冷库及其承储冻品,保障消费者的食品消费安全。 记者了解到,2011年到2014年,长沙监管部门对于查处的冷冻食品经营违法违规行为,下达了23份《行政处罚决定书》,没收问题食品12000余公斤,其中标签标识不合法的情况占了五成以上。 2014年4月,黎某从河南购进“常湘思”品牌的带皮牛肉制品35件。经检测,这批产品不符合肉类制品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监管部门对于黎某抽检不合格的产品予以没收销毁。 “从历年查处的情况来看,真正产品质量有问题的并不多,市民无需恐慌。”多年来从事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的市食药监局流通处处长唐磊如是说。 今年6月份,市食安办会同食药监、公安等部门,对红星冷库的库存商品逐样检查,未发现来历不明、未经检验检疫的牛肉和其他畜禽冻品。随机抽检了13个批次的冷冻肉制品,检测结果均为合格。 “以前顾客只认国外进口的牛羊肉冻品,尤其是巴西货很走俏,但现在一听是进口货就都不要,我们只好改为销售国内产品了。”李一在星沙灰埠农贸市场里经营冻品,由于动物检疫合格标签贴在每件产品的外包装盒上,他现在会把包装盒留到产品售完才丢弃。 “消费者大可不必谈进口冻品而色变,国内每年从国外进口大量牛肉、猪副产品,而正规渠道进口的冷冻肉制品都经过了检验检疫,产品质量是有保障的,消费者可向经销商索要海关通关证明、入境货物检验检疫证明进行查验。”市食药监局相关负责人提醒市民消费者。 记者了解到,目前市场上还有一类合格的进口冻肉制品,是监管部门罚没的进口冷冻肉制品。执法部门对罚没拍卖有严格的程序,没收的冷冻肉制品必须进行质量抽检,合格后方可进入拍卖程序。(记者 周辉霞 实习生 李方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