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华声在线-湖南日报1月21日讯( 周怀立)隆冬时节,寒气正重,位于株洲城南的枫溪大桥工地鏖战正酣。最先开建的6、7号桥墩在加紧浇筑,身穿黄色工作服的工人忙个不停。 枫溪大桥横跨湘江,是株洲市区跨越...
华声在线-湖南日报1月21日讯( 周怀立)隆冬时节,寒气正重,位于株洲城南的枫溪大桥工地鏖战正酣。最先开建的6、7号桥墩在加紧浇筑,身穿黄色工作服的工人忙个不停。
枫溪大桥横跨湘江,是株洲市区跨越湘江的第6座桥,也称“株洲六桥”。该桥北起天元区黄河南路与科瑞路交叉口,南止于芦淞区航空大道,是株洲河西城区与河东枫溪生态城、航空新城片区之间的快速过江通道。 据工程负责人介绍,枫溪大桥全长约1729.4米,桥梁部分长1429米。桥宽32米,双向6车道,设计车速为每小时50公里。主桥采用主跨300米的双塔自锚式悬索桥。工程初步设计概算总投资为7.6亿元,去年11月8日开始封闭施工,预计2016年1月完工。 目前,株洲市城区已建成5座跨湘江大桥。1988年12月28日,第一座大桥株洲大桥建成通车。随后,石峰大桥、建宁大桥、天元大桥、芦淞大桥相继建成通车。到2016年,株洲六桥建成后,将进一步缓解城区交通拥挤状况,使河东枫溪生态新城、航空工业园与河西株洲高新区紧密相连,加快新城开发。 又见长虹要过江
1月17日,株洲湘江六桥施工现场,工人们在进行钢筋笼加工电焊作业。摄
1月17日,株洲湘江六桥施工现场,机械正在作业。 摄
湘江株洲市区段,现已横跨五座大桥,方便了市民的出行。 摄 张莉 李支国 本报 周怀立 没有鲜花、没有典礼,2个多月前,总投资7.6亿元的株洲枫溪大桥“悄悄”开建。作为株洲第6座跨湘江大桥,枫溪大桥计划于2016年1月建成通车。这座双塔自锚式悬索桥建成后,将有效缓解株洲中心城区的交通压力,促进河东枫溪生态新城、航空工业园与河西株洲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融合与发展,成为株洲新的一景。 1月19日,阴霾多日的天空露出了久违的阳光。枫溪大桥株洲河西工地上机器轰鸣,来自安徽、重庆等地的100多名施工人员正在紧张施工。 标准化钢筋加工厂房内,焊花飞溅。能够托起大桥承重、直径2.1米的钢筋笼,正在一个个加紧赶制。岸边江风正寒,4台钻机同时开钻,6号与7号桥墩已率先浇筑。 株洲市城区已建成5座跨江大桥。1988年12月28日,第一座大桥株洲大桥建成通车。随后,石峰大桥、建宁大桥、天元大桥、芦淞大桥相继建成通车。 枫溪大桥位于天元大桥与建宁大桥之间,连接株洲市天元区与芦淞区,北起株洲市黄河南路,向南上跨滨江路,越湘江,再跨越规划中的沿江南路、天池路,终于芦淞区航空大道。大桥全长约1729.4米,桥梁部分长为1429米。桥宽32米,双向6车道,设计车速为每小时50公里。主桥采用主跨300米的双塔自锚式悬索桥。 据承建单位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株洲枫溪大桥项目经理江五四介绍,枫溪大桥(株洲六桥)两头的市民,现在去河西要走很长一段路,绕道建宁大桥。枫溪大桥建成后,市民出行不用再拐大弯,从河西到芦淞区政府、南方公司等地,车程只要10来分钟,芦淞区向南拓展也将提速。 株洲市城市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李云华全程参与了枫溪大桥的前期规划与设计。据他介绍,株洲建桥的总体原则是“一桥一景”。株洲一桥是梁桥,二桥是拱桥,三桥是单塔单索面斜拉桥,四桥是矮塔斜拉桥,五桥是钢拱桥。为更好地建好株洲六桥——枫溪大桥,规划之初,株洲面向全国高水平设计研究机构征集方案,20多个方案通过网络和株洲市规划展览馆公示,征求市民意见,这在株洲桥梁建设史上还是首次。结合市民投票和专家评审意见,市委、市政府最终选定省交通规划勘测设计院的自锚式悬索桥设计方案。 “之所以选定这个方案,一是这种桥型株洲还没有,二是这一方案所需投资相对较少。相比外形相对宏伟的钢拱桥13亿元投资预算,造价可减少5亿元,体现了株洲务实的理念。”李云华说。 新的设计,新的施工环境,面临新的建设难题。枫溪大桥采用双塔自锚式悬索,主跨桥面的钢架梁总重5000吨,北主墩岩面倾斜角度达45度,河床覆盖层浅,大桥施工面临主梁架设、深水基坑爆破、无覆盖层钢围堰施工3大难题。 枫溪大桥项目部总工程师马尚军说:“我们采用步履式千斤顶,多点顶推,将钢箱梁一段一段平稳送达设计位置。实时监测、调整梁的偏位,精确度高,还确保箱梁底部不变形。通过采用水下分层阶梯爆破,形成主墩承台施工所需的基坑,解决钻孔定位难题。采用锚桩搭设定位墩,解决深水无覆盖层条件下钢围堰定位施工难题。”此外,大桥主梁采用超轻型组合梁,即钢箱梁和高性能混凝土组合,解决混凝土与钢材面难以粘合的难题,可节约桥梁运营期维护成本约1亿元。主缆防护采用自主研发的新型缠包防护法,寿命可达50年以上。 目前,桩基钻机、水上搅拌船等设备调集到位,桥梁桩基础、项目部驻地、施工便道等正抓紧建设。项目已完成投资8408万元,为计划投资5000万元的168%。“我们施工人员春节将放弃休假,节后施工人员将增加到四五百人,六七月份进入水下施工。”项目部党支部书记徐健说。 大桥工地所在辖区的泰山派出所民警与我们在工地不期而遇,他们叮嘱施工人员做好安全防范,协助项目部做好用人信息管理。据了解,这是他们第6次到工地服务。副所长尹艺龙说:“枫溪大桥是重点工程,我们确定了专人联系、上门服务,确保营造良好施工环境。” “我们是最大受益者” 株洲枫溪大桥项目部隔壁,有家“三宝河鱼”店。 1月19日,中午时分,本是往常生意最忙之时,老板夏密香却难得清闲地与朋友坐在靠窗的饭桌旁吃饭聊天。 窗外,枫溪大桥工地车来人往,大厅里没几桌客人。 “枫溪大桥是重点工程,我们肯定支持配合,生意清淡只是暂时的。”夏密香脸带笑容。 夏密香是望城人,他的鱼店营业面积1000多平方米,开店快6年了。原来,许多市民都开车沿着滨江路过来吃鱼,鱼店生意一直火爆,最多时一天开120多桌,营业收入6万元,客人来晚了还要等。 去年11月8日,枫溪大桥开始封闭施工,滨江路被一分为二,到这来要绕个大圈,客人自然就少了。夏密香说,现在一天营业额只有6000元到8000元,尽管如此,前不久店子租赁合同到期,夏密香仍毫不犹豫续签了6年合同。 “修桥只要几年,就算现在每年亏点钱,等大桥修好后,一年半载就可以赚回来。税务部门看到我们目前经营的实际情况,还给我核减了部分营业税。修桥,我们是最大受益者,我对未来充满信心。”夏密香说。( 李支国 刘国良) 斜着身子过湘江 一般的大桥是以与江岸垂直的角度过江,但株洲枫溪大桥不同,它是由东北至西南方向,斜着身子过湘江。1月19日,株洲市城市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李云华告诉,枫溪大桥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独特的“身姿”,并非设计者哗众取宠刻意而为。 枫溪大桥河西桥址的上游,是株洲市四水厂的取水口。为确保自来水水质,有关方面优化设计方案,将大桥河西桥址往下游平移了约100米。枫溪大桥斜斜身,自来水水质更有保证。( 李支国) 景观树系上新“围裙” 株洲枫溪大桥项目部外面,两株景观树的主干被崭新的木板围成一圈栅栏,远远看去,就像分别系上了“围裙”。 项目部党支部书记徐健说,施工单位要做城市环境的建设者、爱护者。为避免施工人员、工具不小心对树造成伤害,特意买来木板,专门做了这条“围裙”。此外,建桥对混凝土需求量大,一般是自建搅拌站,但会带来噪音和扬尘。这次他们不建站,与“银力公司”进行来料加工合作,按大桥要求配比生产混凝土,既保证质量,又减少环境污染,避免对居民造成影响。( 李支国) “工地就是我的家” 在株洲枫溪大桥工地上,38岁的马尚军是年轻的“老资格”。2005年2月,株洲四桥(天元大桥)开建,马尚军作为项目副总工程师来到株洲参加建设,从此与株洲桥梁建设结下不解之缘。后来,他们单位承建了株洲五桥,现在又承建六桥(枫溪大桥),他都担任项目总工程师。 “这些年,株洲工地就是我的家。”马尚军说,自己是湖北人,在安徽芜湖成家。他到株洲最先参加建设的是四桥,到建设工地不到3个月,孩子在老家降生。3个月后,妻子抱着小家伙来到工地,株洲四桥工地成了他们真正意义的家。伴随着株洲四桥、五桥建设,小家伙在株洲快乐成长,上幼儿园,直到2010年才回家上小学。这两年,马尚军泡在株洲工地,一年到头难得回趟家。转眼孩子已经8岁,马尚军一家人也见证了株洲城市的变化。 “我们公司所在地是芜湖,安徽第二大城市,城市规模与株洲相当。刚到株洲,我们觉得环境没芜湖好,交通很拥挤,一桥上还有收费站。这些年,株洲城市发展变化太快了,现在城市变美了,交通也得到很大改善。”马尚军感慨地说。 马尚军清楚记得,株洲四桥合同工期为30个月,最后提前4个月通车。五桥工期36个月,提前半年通车。枫溪大桥工期40个月,他估计这次会要全部用满。他解释,自锚式悬索桥结构复杂,一味赶工期不科学,必须保证安全第一、质量第一。 到工地上督查施工质量、解决技术难题,是马尚军每天的工作。到大桥竣工的2016年,是他在株洲持续奋斗的第12个年头。他说:“我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安全、优质建好枫溪大桥,为株洲这座美丽城市增添新的一景。” ( 李支国) 桥的背后是城的兴盛 架一座桥,不只是打通一条路,而是拓展一座城。一座桥建成的背后,是一座城的壮大和兴盛。 株洲的桥,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诉说着一座城的发展与繁荣。桥,改写着株洲的城市版图,标注着株洲的发展速度。 24年建6座大桥,恰如一根根标志线,标示着改革开放后株洲全新的城市发展史。从1988年建成第一座湘江大桥(株洲大桥),到2005年建成株洲三桥,用了18年。而从2007年建成株洲四桥,2010年建成五桥,再到2016年将建成六桥(枫溪大桥),3座桥建成的时间跨度将只有9年。 当湘江大桥以更快的速度建成,湘江不再成为城市建设的阻碍,而成为城市的景观,株洲也完成了从一座污染很重的工业城市向风景优美的宜居城市转型。造桥,成为株洲改善城市环境、拓展城市空间、放大城市产业之必然。 在株洲,一座新桥即将再次横跨湘江。可以说,这座大桥通车时,不会再像以往那样产生很大的“轰动效应”。而这种“淡定”,恰恰印证着进步。当过去的“精彩”变成今天的常态,就一定还会有新的“精彩”出现。 长虹卧波,六龙过江,它们描写着湘江别样的风光,续写着株洲精彩的故事。 (周怀立) Tags:届时 大桥 预计 完工 湘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