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固树立危机警务理念 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时间:2015-11-10 16:53来源: 责任编辑: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社会变革的不断深入,各种影响社会稳定的新动向、新因素不断凸显,公安机关在社会管理工作中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与日俱增,复杂程度前所未有。特别是突发事件、群体性事件的多发频发,已经严重影响了社会稳定和经济社会发展,因此,
核心提示: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社会变革的不断深入,各种影响社会稳定的新动向、新因素不断凸显,公安机关在社会管理工作中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与日俱增,复杂程度前所未有。特别是突发事件、群体性事件的多发频发,已经...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社会变革的不断深入,各种影响社会稳定的新动向、新因素不断凸显,公安机关在社会管理工作中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与日俱增,复杂程度前所未有。特别是突发事件、群体性事件的多发频发,已经严重影响了社会稳定和经济社会发展,因此,如何牢固树立“危机警务,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已经成为当前刻不容缓的重要课题。参照中外警务研究,就“危机警务”作以浅述,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危机警务的定义及现实意义 “危机”在社会管理领域,是指一种紧急事件或者紧急状态,它的出现和爆发严重影响社会的正常运转,对生命、财产、环境等造成威胁、损失,超出政府和社会常态的管理能力,要求采取特殊的措施加以应对。危机警务的提出也正源于此,即“公安机关发挥职能,针对不可预见的紧急公共事件或者紧急案件状态,在预防、预警、处警、评价、恢复各个阶段所采取的一系列管理行为的总和”。不仅包括突发性重大事件出现前和出现后的警务活动,还包括与管理突发性重大事件有关的一切警务活动。
“危机警务”提出的意义在于,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刑事案件、治安案件、灾害事件的警务工作内容划分,丰富了对应急警务活动的认识,强调了突发事件的类型多样性和处置工作的紧迫性,对一线警务部门在实战中统一指挥、协作联动,切实承担职责,应对复杂考验,做好处置应对工作具有极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二、危机警务的分类 根据危机警务的概念,结合我国当前警务工作实际,并依据紧急状态的不同性质,我们认为危机警务活动可划分为以下几种类别:
(一)恐怖袭击事件。近年来,国内外各类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相互勾结,在我国部分边境地区进行渗透、颠覆破坏活动,甚至采取恐怖破坏活动。尽管处于偶发、零星状 态,破坏性和影响力局限在一定范围内,却严重威胁国家安全和公共安全,是公安机关面临的性质最严重的危机警务事件。
(二)现行严重暴力犯罪。即犯罪嫌疑人使用具有强烈杀伤力、破坏力的犯罪工具和危害性极大的强暴手段或危险方法,对公民人身、公私财产和公共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或造成严重危害后果的一类现行犯罪活动。在警方的快速出警中,犯罪嫌疑人为实现逃避打击的目的,往往以鱼死网破之势继续实施犯罪、破坏活动,或以挟持人质、危害公共安全为手段,与警方形成对峙。现行严重暴力犯罪是最典型、最考验警方战斗力的危机警务事件。
(三)群体性事件。随着我国经济体制和社会结构转型,社会利益格局不断调整,广大群众利益诉求不断增多,群体性事件呈频发状态,并形成了广泛的社会影响。群体性事件的预防与处置,已经成为各级党政机关亟需研究和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公安机关作为政府的职能部门,必须把群体性事件处置提升到保护国家安全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高度,采取非常措施,主动积极应对,切实做好教育疏导、维护稳定的各项工作。
(四)公共安全事件。当前,在社会活动呈几何形增长,人、财、物加快流动的现实情况下,公共安全事件发生的几率较之以往明显增加。除传统的地震、风暴、雨雪等自然灾害外,汽车、火车甚至航空交通事故,毒害物质泄漏事故,煤矿等生产安全事故,以及历史遗留废旧炮弹、航弹等特殊地区不确定隐患等均对公共安全形成威胁。高效率开展救援工作,最大限度提升遇险人员生命财产安全是公安机关在危机面前的重要责任和必然选择。
(五)肇事肇祸案件。这是一种偶然发生的危害社会治安的特殊案件,如精神病人在监护不当或突然发作的情况下,危害他人生命安全;大型犬类脱离控制,咬伤家畜家禽,甚至伤人等。肇事肇祸案件的处置往往兼有对抗性和营救性的特点,需要处置人员在最大限度不伤害处置对象的情况下将其控制。通常情况下,这类案件处置现场会有大量围观群众,能否果断迅速处置关系到是否确保群众的人身财产安全,同时涉及广大群众对公安民警现场处置能力的评价。
(六)厌世轻生事件。有关资料表明,我国每年有200万自杀未遂者,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在有轻生倾向后被发现,及时救助并制止的。救助有厌世倾向、处于轻生边缘者是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义不容辞的责任,尽最大努力救助当事人,挽救生命,是公安机关对此类事件的处置原则。
(七)舆情危机事件。在互联网络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公安队伍及人民警察的全部活动都处在超倍放大状态,任何负面因素都可能被放大甚至恶炒,形成“蝴蝶效应”,轻则导致公安机关的公信力降低,队伍形象受损;重则引发公众非理性对抗社会管理,影响社会稳定大局。涉警舆情危机事件多发生于虚拟社会,影响却波及现实生活,处置工作更具难度,是近来年逐渐引起重视的一类危机警务事件。
(八)其他紧急事件。即因其他原因引发或表现为其他形式,需要公安机关采取紧急措施应对,妥善处置的事(案)件。
三、危机警务的处置原则 作为非常态下的警务活动,危机警务的应对处置工作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以确保实现有效控制、化解危机的工作目标。
(一)反应时间要体现紧迫性。危机事件往往具有极大的破坏性和社会危害性,而且绝大多数情况下具有突发特点,情况一旦出现,公安机关必须立即做出反应,在第一时间赶赴处置现场,迅速开展处置应对。在救援类事件中,赢得时间就意味着减少损失,挽救生命;在对抗类事件中,赢得时间就意味着抢占先机,控制局面;在舆情类事件中,赢得时间就意味着防止扩散,事半功倍。可以说,快速及时反应是有效处置危机警务的必要条件。
(二)处置进度要保持高效性。无论任何类型的危机警务,公安机关的首要任务都是立即中止紧急状态,最大限度避免或降低社会危害,处置过程中的缓慢或拖延随时会导致情况发生变化,危害或影响继续发生。因此,危机警务的处置工作必须始终遵循高效原则,从局面控制到指挥决策,从攻坚实施到后续收尾,始终要做到坚决果断,步步为营,确保处置工作快速稳步推进,决不能决策优柔寡断,行动停滞不前。
(三)处置力量要具备协同性。危机警务事件的处置,虽然始终由公安机关主导,多数时候却需要数个警种或其他社会管理部门共同参与,相互协作。公安机关内部不同警种部门之间,以及与外部单位之间的协作配合至关重要。良好的协同性,能够保证参战人员在最短时间内贯彻指挥人员的意图,各司其职形成合力攻坚态势,提升整体工作效率,避免出现沟通困难、忙中出乱、贻误战机问题。
(四)处置效果要突出安全性。危机警务处置工作的最终目标就是解除危机,化险为夷。因此,应对任何类型的危机警务都要把抢救和保障涉险群众作为首要任务,把最大限度保障安全作为首要目标,围绕这一任务目标采取紧急处置手段。要始终把是否控制了危机事态发展,保障了当事群众以及参与处置工作警务人员的安全,作为衡量处置工作成败的重要标准。
四、危机警务对公安工作的现实要求 “危机警务”概念的提出,提升了公安机关内部对紧急、突发案(事)件的重视程度,丰富了应急处突工作理论,也进一步明确了相关工作要求。
(一)完善处置预案,提升对复杂情况预见能力。尽管危机警务事件的发生与发展有极大的偶然因素,无法做到全面控制,但并非无法预测发展动向。实践证明,贴近实战、内容详细、措施具体的工作预案,是处置危机警务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在危机警务频发的现实情况下,各级公安机关要结合本地公安工作实际情况,积极借鉴国内外各类已经发生的危机警务事件处置中积累的正反两方面经验,通过行为心理分析等手段,模拟出各类细节复杂、情况多变、具有研究价值的危机警务事件,形成具有针对性的处置工作预案。通过科学的、周密的、具有前瞻性的研究,做到想全、想细,从一万想到万一,最大限度预见危机警务中将面对的复杂局面,为科学处置打下坚实基础。
(二)健全工作机制,增强应急处突的指挥水平。与传统警务模式了解情况,发布命令甚至是传递上级指令的指挥方式相比,危机警务事件的指挥更注重科学决策、确保效率,程序严密。公安机关要立足于危机警务特点,进一步建立健全最高领导负责、专家会商决策、紧急风险评估、多部门联动协作等一系列相关工作机制,确保现场指挥体系脉络清晰、权责明确,坚决避免危机警务处置过程中出现争执难定、等候观望、听领导不听专家、既定方案执行走样等乱打仗、打乱仗的混乱工作状态,造成处置工作失误。
(三)强化日常演练,提升紧急状态下战斗实力。控制危机警务事件中的复杂局面既需要处置警力具备较强的单兵实战技术,也需要处置团队能够形成较为复杂的战术体系;既需要单一警种能够执行攻坚任务,也需要多部门实现联动合力作战,因此,各级公安机关必须依据自身处置危机警务事件的级别,有计划的组织警力开展日常化的团队训练、经常性的合成演练,切实提升处突警力的整体技战术水平。特别需要强调的是,各种训练与演习必须坚持实战标准,克服想当然、演习等于演戏等错误认识,在实战演练中锻炼基本单兵技能、合成战术思想,提升心理素质和体力体能,确保现实危机状态下广大民警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
(四)注重专业培养,储备实战所需的特殊人才。当前受人力、财力、教育训练水平、传统勤务观念的制约,公安队伍中危机警务工作专业人才相对匮乏,特别是排爆、狙击、谈判、情报等处突关键岗位人才,由于遴选要求较高、培养周期较长,长期一直处于紧缺状态。各级公安机关必须进一步重视特殊人才的培养,通过广泛培训、择优遴选、重点培养的方式,在普及处突作战手段常识,提升队伍整体素质的基础上,培养出尖子人才。在政策和待遇上为这部分人才营造栓心留人的环境,使其加深对专业领域的研究,在日后危机警务事件实战中发挥专长,在重要考验面前起到一招决胜负的关键作用。
(五)强化后勤保障,打造装备精良的现代警队。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危机警务事件的特殊属性,要求处置警力必须尽可能的配备与职责任务相适应的专用装备。如,为执行排爆任务人员配备排爆机器人、为执行救援任务人员配备生命探测仪、破拆工具等;为防爆人员配备特种车辆等。各级公安机关要充分重视配备高、精、尖装备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纳入工作议程,积极配备各类现代化、高科技的公安防暴装备,为及时高效完成任务,避免因公负伤、战斗减员等意外情况发生提供必要保障。
(作者:谢沐凝系湘潭市公安局治安支队综合科长)
Tags:提高 牢固 树立 危机 机警 理念 应急 处置 能力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