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当代法治周刊》是中国法学会指导、当代商报社主办、面向全国公开发行的具有鲜明法治特色的主流政经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43—0022 邮发代号41—260 以“法治影响中国”为办刊理念,秉承“弘扬法治...
《当代法治周刊》是中国法学会指导、当代商报社主办、面向全国公开发行的具有鲜明法治特色的主流政经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43—0022 邮发代号41—260
以“法治影响中国”为办刊理念,秉承“弘扬法治精神,构建法治社会”的宗旨,立足法律职业共同体,面向所有关心中国法治进程和市场经济之人群。 《当代法治周刊》高举法治和人文旗帜,解读时局变革、政经大势;关注立法司法、政府法治;以法律视角观察企业,促进良性发展的市场经济,致力于成为每一个关注法治进程和时代进步读者的益友。 《当代法治周刊》每周一期,每月四期,全年52期;每期28版(含4个铜版纸彩色版、4个新闻纸彩色版和新闻纸20个黑白版),市场推广价2元 《当代法治周刊》每月按文摘版、理论版、实务版、纪实版先后顺序出刊 《当代法治周刊》文摘版 办刊理念:文摘版以其信息量大、可读性强、版式新颖、图文并茂等特点,适应多层次读者的需求。文摘版以追求“更广、更精、更新”为目标。更广:选稿从国内外报刊杂志书籍中广征博求,尽力扩大读者的阅读范围;更精:编稿时精益求精,力争将法制新闻中最精彩的部分奉献给读者;更新:从内容到版面设计给读者耳目一新的感觉。栏目设置:1案苑博览 2案海搜奇3法桥。互动 4法桥。拍案5公之于世 6冷暖人间 7社会百态 8明星看台9国际法制9烽台瞭望 10环球视点11人与科学12法桥声音13-14连载15惩腐倡廉16热点追踪等。 《当代法治周刊》理论版 . 办刊理念:刊载有关中国法治建设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的论文。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办刊方针,坚持学术性、理论性的办刊宗旨,坚持高水平的用稿标准,以展现我国法学理论最新和最高水平的研究成果。主要读者为法学教学和理论研究工作者,立法和司法工作者,法学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律师、行政执法人员和法学理论爱好者。本刊注重学理探讨,欢迎有深度、有独立见解、反映最新学术水平的学理性文章,同时也关注直接涉及社会现实问题的制度性研究文章。来稿形式不拘,精粹简练的文稿将优先录用。为了体现办刊理念,形成本刊风格与特色,栏目设置:设置“本期聚焦”“学术专论”,“立法与司法研究”、“批评与争鸣”、“研究述评”、“书评、随笔等栏目。 《当代法治周刊》实务版 办刊理念:以都市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普及法律知识,以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三位一体的发展。栏目设置:法治聚集、热点扫描、深度调查、百姓呼声、以案说法、专家视点、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等栏目。 《当代法治周刊》纪实版 办刊理念:主要报道国内重大法制新闻事件的详情和内幕。旨在打造最有影响力的法治周刊,与法治共进步,更是观察中国法治进步的窗口。多维扫描当今社会人生百态,直击时代波澜,鞭挞一切腐败邪恶现象。在实现科学发展与和谐发展中,逐渐成为更贴近社会、更贴近读者、更贴近法制建设的法制文学社会纪实周刊。栏目设置:《热门话题》、《观察家》、《多棱镜》、《反腐前沿》、《律师视角》、《骗术大观》、《道德在线》、《时尚生活》、《人生百味》、《拍案今奇》、《史海钩沉》等 《当代法治周刊》12期文摘版、12期理论版、12期实务版、12期纪实版4个执行主编虚位以待,诚邀加盟。各执行主编负责各刊的采写、组稿、编辑与营运工作,可组建相应的采编与营运团队,所有人员工资、福利、办公费用等均由执行主编负责,当代法治周刊编辑部负责对人员审核备案。审核备案的人员可以《当代法治周刊》名义开展采编、经营活动。 联系电话:0731-88834858、18973128029(李总)、18973157585(吴先生) 当代法治周刊编辑部 2013年6月3日 Tags:当代 法治 周刊 诚邀 合作 合作伙伴 伙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