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18日晚至19日,湖南将迎来又一轮强降雨来袭。今年入汛以来,湖南已经发生过多次强降雨过程。省气候中心主任廖玉芳分析,东亚季风和厄尔尼诺现象是导致暴雨频发的主要原因。而对普通市民来说,对下雨最直观的感受... 18日晚至19日,湖南将迎来又一轮强降雨来袭。今年入汛以来,湖南已经发生过多次强降雨过程。省气候中心主任廖玉芳分析,东亚季风和厄尔尼诺现象是导致暴雨频发的主要原因。 而对普通市民来说,对下雨最直观的感受是小雨或者大雨,气象学上用来表示雨量大小的毫米降雨量还是个相对陌生的概念。打个简单的比方,长沙每下1毫米降雨,相当于多少吨水? 根据最新天气预报,湖南将再次进入雨水集中期,强降雨又将频繁发生。根据湖南省气象台预计,湘中以南将进入雨水集中期,局地将出现轻—中度洪涝灾害。主要强降雨时段为18日晚至19日,湘中以南部分地区局地大到暴雨,局地大暴雨,并将伴有强雷暴、短时暴雨等强对流天气。 6月17日上午,湖南省气象局召开全省气象灾害预警服务部门联络员会议,对即将来湘的强降雨天气过程及对湖南造成的影响进行通报预报,提醒各部门及时做好强降水的防御工作。今年进入汛期以来,特别是5月下旬,湖南发生多次强降雨过程。湖南省气候中心主任廖玉芳分析,东亚季风和厄尔尼诺现象是导致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 气象部门提醒各相关单位要注意防范湘中以南连续性强降雨可能引发的城乡积涝,山洪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加强中小河流洪水和水库运行的风险防范。 省防指在17日召开防汛会商会,要求把确保人员安全放在防汛抗灾工作的首位,争取不死人,杜绝发生群死群伤,尽最大努力减轻群众生命财产损失;要求加强水库防守和调度,合理控制水库水位,充分发挥水库拦洪错峰作用;要求抓紧落实水毁工程应急度汛措施,对一时难以完成修复工作的水毁工程以及在建涉水工程,要按照度汛方案,抓紧落实应急度汛的可靠措施;要求受强降雨影响地区的各级防汛责任人要迅速到岗到位,全面履行防汛职责。 何为“厄尔尼诺”现象? “厄尔尼诺”这个词虽然大家早已耳熟能详,但却未必真正清楚它究竟是怎么回事。厄尔尼诺现象,又称厄尔尼诺海流,是指发生在东太平洋赤道带(秘鲁、厄瓜多尔、智利海岸一带)海温异常变暖的现象。不过,撇开了南方涛动谈厄尔尼诺的都是耍流氓。气象上把这两者结合起来,称作ENSO(厄尔尼诺—南方涛动现象)。也就是说,当东太平洋赤道区域海面温度上升时,西太平洋的海面会相应变冷,两者的关系就像跷跷板。这种准周期的波动,大约每5年发生一次。,(记者储文静 颜宇东 实习生叶清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