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昨天,本报《市民举报健康讲座专撮老人买保健品 记者探访被“请出”还遭跟踪》一文引起市民关注,我们又陆续接到市民3起投诉,其中一个老人投诉说,他妻子吃了保健品一点效果都没有,一直不敢找经销商退钱。昨天,... 昨天,本报《市民举报健康讲座专撮老人买保健品 记者探访被“请出”还遭跟踪》一文引起市民关注,我们又陆续接到市民3起投诉,其中一个老人投诉说,他妻子吃了保健品一点效果都没有,一直不敢找经销商退钱。昨天,通过记者协商,卖方退还老人1900元钱。 买菜时被拉去买保健品 退款时一波三折 家住育才路的84岁老人刘冠群说,他是在买菜的时候被“拖”去买保健品的。推销人员对他说,只是去学习学习,还有东西送,并说了很多奉承的话,老人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就去了。 “他们讲得天花乱坠,还教我们如何巧妙地骗子女钱。”刘大爷说,拐了很大一个弯,“讲课人”才开始推销起产品来,并强调“董事长”说产品原价是一万多,但“董事长”股份最多可以他说了算,3000块钱就能买到。听到这,很多老人开始欢呼。刘大爷也买了一份(3盒),共计2900元。 但回来给老伴一吃,没几天就开始痛风了,老人才开始着急起来,“会不会是假冒的?”老人跟销售人员协商,后成功退回两盒,并答应下月中旬退还1900元现金。 老人希望早日退钱,求助记者。昨天下午2点,在记者的协商下,销售人员终于将1900元退给了老人。 老人子女不在身边 买保健品是为让老伴多活几年 刘大爷是原二轻工业局的退休人员,现属行业办管理,他和老伴的退休金加起来,一个月有几千元,老伴身体不好,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老年病,她就占了四五种,医院多次下了病危通知,说起这些,老人显得很不安。 老人育有一儿一女,都不在身边,家庭条件也有限。老人说,他觉得自己孤苦伶仃的,“我就希望老伴不要‘走’。”就因为这样,刘大爷经常给老伴买保健品吃,多贵他都舍得。“吃了至少可以多活几年。” 直到这一次,老伴吃出了问题,他才开始急了。“我问他们退钱,又怕他们不退给我,他们要欺负老人怎么办呢?”说起这一次的遭遇,老人很是害怕。 工商部门: 非法销售保健品,举报一家取缔一家 昨天下午,记者就这几天频繁的举报和案例向我市工商12315指挥中心反映。12315介绍,今年以来,共接到类似的投诉64条,其中申诉3条,全部办结;举报31条,办结20条,3条尚在分流处理当中;咨询30条,全部回复到位。 12315指挥中心主任袁意群说,目前,我市保健品销售逐渐转向“地下”,多以“亲情销售模式”开展营销,极其隐蔽,工商部门一般难以发现。袁意群提醒市民,看到类似情况要多留心,及时与当地工商部门联系,也可拨打12315或市长热线进行举报。 “一个没有强制购买,一个没有过多证据证明虚假宣传,很多东西都没法鉴定。”12315指挥中心副主任许辉英表示,由于我国并没有对这种营销方式做相应的规定,保健品的“亲情销售模式”也让他们工作难以开展。“目前我们也只能举报一家取缔一家,以不正当竞争法或广告法查处的话,处罚力度并不大。”许辉英说。 (记者成姣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