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从新年开始,我国政府连续出台了一系列重拳抑制通货膨胀。但从政策制定到市场运作再到见成效需要一个不短的周期。眼下,楼市调控力度不减、黄金价格居高不下、股市震荡波动、CPI不断创出新高,那些手里握着现金,...
从新年开始,我国政府连续出台了一系列重拳抑制通货膨胀。但从政策制定到市场运作再到见成效需要一个不短的周期。 眼下,楼市调控力度不减、黄金价格居高不下、股市震荡波动、CPI不断创出新高,那些手里握着现金,到处寻找投资渠道的普通百姓最为苦恼的就是如何投资理财,跑赢CPI,守住财富。为此,厦门建行的理财专家从定投、黄金、个人外汇这三种常见理财工具入手,提出有效应对通胀,减少财富流失的建议。 年年通胀曾相似 岁岁基金来应对 一部经济的发展史往往是一部通胀史,古往今来概莫能外。对一般居民来讲,为保卫自己辛辛苦苦的劳动果实,各种投资产品眼花缭乱,而且热点不断转换,有没有一种产品,用一种方法进行投资理财能长期战胜通货膨胀?建行理财专家经过长期的实践,发现长期分散投资基金可以有效战胜通胀,确保财富稳健增长。 2001年建行在厦门市场第一家发行股票基金产品,到2010年12月底累计发行偏股基金163只,截止2011年4月13日,平均累计净值1.8081元,平均占用时间1098天,复利年收益率高达22%,而过去十年的通胀水平,最高也不过6%,基金在与通胀的斗法中长期处于上风。 利用基金战胜通胀另一个有效的方法就是基金定投,华商阿尔法、银华优选、博时主题、建信核心、信诚盛世蓝筹定投最高年收益率达35%,最低也能达到15%。长期基金定投收益大幅战胜通货膨胀水平的规律在国内外市场均成立。 建行理财专家认为,通胀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找到有效的产品和方法,只要采取分散认购新基金或基金定投的方法,那么通胀必将俯首称臣。 您的黄金时代 黄金一向是财富的象征,我国民间历来就有"藏金"的风俗,它在抵御通胀、保值增值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过去的10年里,无论经济繁荣或衰落,国际金价义无反顾地上涨了5倍,成为市场耀眼的明星,开创了一个黄金时代。2011年黄金更是再攀高峰,勇创1479.2美元/盎司(国内311.5元/克)的历史新高。 当前国际经济复苏面临诸多挑战,原油持续攀升引发全球性通胀加剧和中东北非军事冲突,都增添了黄金的投资魅力,黄金仍将发挥避险保值的重要作用。 投资少不了黄金 从合理的资产配置角度看,黄金是不是缺少的品种,它能大大增强我们资产的抗风险能力。据建行专家测算,如果用100万元投资,其中20万用于定期存款,剩余80万投资于股票、基金或黄金。在2008年到2010年的3年里,如果完全不投资黄金,因为股市表现不佳,期末本金只剩下65万;如果投资30万的黄金,总投资基本能保本;如果80万全部投资于黄金,期末本金将增长到146万。从以上例子可以看出,在震荡的市场行情中,黄金能让投资收益更加稳定。 黄金投资很简单 黄金投资难吗?其实很简单,只要掌握"三个一"就能轻松获利:看准一个方向,保持一颗红心和掌握一个方法。即我们要看准全球货币泛滥,黄金牛市不改的方向,保持积极的心态,采取定期定额的投资方法。据测算,在过去的10年、5年或近3年里,如果我们每个月或每季度坚持定期购买相同金额的黄金,年平均收益可以高达15.8%-19.7%,轻轻松松分享黄金盛宴。 外汇资产巧打理 专家点拨一二三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美国量化宽松不断印钞,日本地震海啸核危机,利比亚冲突不断升级……当前全球经济面临着诸多考验。外汇市场更是风起云涌,汇率大幅波动。厦门建行外汇专家提醒说,我们手中的外汇资产也得用心打理,否则将面临"缩水"的风险。那么要如何实现外币资产保值增值呢? 【策略一】 闲置美元(港币)换成人民币 近年来国家逐步放宽了个人外币兑换的政策限制,市民买卖外汇更加方便。由于人民币对美元或港币处于升值趋势中,若短期内不需使用外汇,可以考虑先将外汇换成人民币。目前外币利率普遍很低,换成人民币后不但能享受较高存款收益,又可规避汇率风险。欧元、日元等其他闲置的外汇,也可在汇率波动的相对高位兑换成人民币。 【策略二】 出国用汇要把握兑换时机 对于有出境旅游和出国留学用汇需求的市民来说,近年来欧元、澳元、加元等汇率节节攀升,用汇成本越来越高。这主要是因为美国为提振经济,实行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美元汇率不断下跌,非美元货币价格上涨。但是我们可不能"坐以待币",应该趁着欧元等货币价格回落调整时分批买入。 【策略三】 外汇买卖汇市"淘金" 2010年,欧元、日元等外汇汇率的波动幅度都在15%以上,澳元、瑞郎等更是超过20%。如果操作得当,外汇投资一年获利10%以上是完全可行的。建行外汇买卖币种多达9种,包括美元、日元、欧元、港币、英镑、澳元、瑞郎、新元、加元等。市民可以通过网上银行、电话银行、手机银行或自助终端24小时交易,买卖价差小与国际同步,操作便捷轻松获利。 Tags:理财 财如 如何 何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