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房价飞奔着的脚步在2011年戛然而止。在最严调控的压力下,过高的房价出现缓涨,“地王”从我们的视线中消失。尤其是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定调:要坚持房地产调控政策不动摇,促进房价合理回归。一锤定音...
房价飞奔着的脚步在2011年戛然而止。在最严调控的压力下,过高的房价出现缓涨,“地王”从我们的视线中消失。尤其是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定调:要坚持房地产调控政策不动摇,促进房价合理回归。一锤定音的判决,无情粉碎了房地产商们翘首以盼的救市幻想,这一次,房价拐点终于要来了吗? 两轮调控假摔变真降 中国房地产发展的十余年,让开发商们记忆犹新的“冷颤”经历要数2008年和2011年,房价暴涨后的两轮调控。前后对比,开发商们再也不敢奢望以何种理由能分享到如潘石屹所言的“2009年新春红包”。 2008年,是楼市调控组合拳打出最为密集的一年。龙头房企万科第一个高举“降价旗帜”,在全国范围内掀起降价潮。接着,也有不少房企在跟风降价,一边卖房,一边叫喊着快要“扛不住”了。结果,老百姓却并未感觉到真正的实惠,原因是开发商们只遮遮掩掩打折了一小部分房源,赚点现金就立刻转身买地。那一年,得到房源打折信息的少数买房人还捞了套打折的便宜房,但更多的买房人只是知道平均房价下降了,看中的项目价格却一直坚挺,最后的结论是房价在假摔。 而2011年楼市调控的背景是源于2009年房价的过快上涨。有了之前的经验,这一次的调控手段比以往更加全面和坚决,买房人的心态也比之前更加理性,开发商们也显得更加“大方”,从9折、8折、7折、6折一路降到“全款折上折”后变半价。房价真的开始降了,只是成交量比价格跌得更狠,半数房企全年销售任务难完成几近板上钉钉。 深度博弈正式入寒冬 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11月房价指数显示,70个城市房价下跌拐点加深,环比下跌城市达到49个,首次超过一半。链家地产市场研究部的统计则显示,11月份以来,全国新增流拍地块272宗,其中居住地块144宗,超过上半年流拍量。中原地产(微博)监测数据统计预测认为,今年北京新房成交量约在9万套左右,同比下降18%;二手房成交量约在12万套左右,同比下降38%。同时,多家研究机构监测发文认为,半数上市房企难以完成全年销售任务。上述一系列数据,足以验证2011年的楼市调控已见成效。 知名财经评论员叶檀判断,房地产投资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只要能扛就能赚钱的时代一去不复返,如果说一贯稳健的、产品较为丰富的大型房企,凭借自身优势还能够顶过今年的楼市“秋天”,那么,明年会有更多的房产商加入到衣食不再富足的队伍中来,楼市将迎来更加寒冷的“冬天”。而事实上,当“要坚持房地产调控政策不动摇”基调一经确定,楼市进入“严冬”的标志就已经确立了。 虽然楼市行情悲观,但业内分析师们对调控方向心领神会。链家地产首席分析师张月认为,调控不放松,是因为房价泡沫并未完全挤压掉,价格调整远远没有到位。 Tags:两轮 轮调 调控 控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