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编者按: 新年伊始,股指在屡创新低的过程中,似乎已无视了近期市场的诸多利好信息。但事实是市场更多的积极因素正在酝酿,且已逐步显现。业内人士认为,三大积极因素正在酝酿,一是资金紧张局面短期或得以改善...
编者按:
新年伊始,股指在屡创新低的过程中,似乎已无视了近期市场的诸多利好信息。但事实是市场更多的积极因素正在酝酿,且已逐步显现。业内人士认为,三大积极因素正在酝酿,一是资金紧张局面短期或得以改善;二是各大机构增持意图明显;三是经济缓慢回升概率加大。 三大积极因素悄然酝酿 底部或已不远 2011年的低迷,使得新年首周交易再显疲态,在仅有三日的交易中,上证指数周跌幅为1.64%,中小板综指周跌幅为6.58%,创业板指数周跌幅达8.29%,均创出历史新低。 目前据不完全统计,已有77.9%的投资者认为,大盘还有下跌的可能。对此,业内分析人士认为,如用逆向思维的方式考虑的话,或许底部离我们已经不远了。 目前市场正在经历风险释放的过程,等待利好的集中爆发。现在关心底部并不是特别重要,因为现在这个位置应该离底也不算太远,应该在底部区域。 跌停潮加速风险释放 2012的新年,A股市场可谓是开局不利,并未见到新气象。首周交易在连续两日走弱,直至跌破年前低点,至2132.63点后,引发场内主动性买盘介入,在上周五,股指有所回升,最终两市周K线均以带一定下影线的光头阴线报收,上证指数收于2163.40点,周跌幅为1.64%。 从目前市场来看,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虽然市场A股市场依然处于下行通道之中,但从上周的交易中已可以发现,市场总体已处于底部阶段,底部特征也在逐渐显现,尤其是在上周五的市场表现,市场已再现“二八”特征,权重股表现稳定。值得关注的是尽管大盘屡创新低,整个银行板块并未跌破2011年三季度构筑的底部区域,其相对于大盘所具备的估值优势以及稳定的业绩成长性已然成为大资金的避风港。与此同时,石化双雄也因上调石油收益起征点的利好消息联袂走强,对于稳定指数而言功不可没。 而与大盘蓝筹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上周以创业板和中小板为首的小盘股因为空方肆虐成为下跌重灾区。中小板综指周跌幅为6.58%,创业板指数周跌幅达8.29%,均创出历史新低。究其原因,业内人士普遍认为,除自身成长性不足以及对经济过度敏感的因素之外,相对于市场过高的溢价水平以及产业资本的大量减持毫无疑问是其遭受无情抛售的内在原因。 总之,从目前市场特征来看,近期的低位跌停潮、缩量不地价已显示出市场正在加速风险释放的过程,而二八现象的出现、估值已处于历史低位则已逐步显露出市场的底部特征。 三大积极因素悄然酝酿 新年伊始,股指在屡创新低的过程中,似乎已无视了近期市场的诸多利好信息。但事实是市场更多的积极因素正在酝酿,且已逐步显现。 首先,资金紧张局面短期或得以改善。 1月6日午后,央行在其网站上向各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发布重要通知称,为促进春节前银行体系流动性平稳运行,人民银行决定春节前暂停中央银行票据发行,并根据实际需求开展短期逆回购操作。而上证指数就在一个小时前探底回升,强势反弹,从下跌0.63%飙升到上涨0.7%,全天震幅接近1.5%。对此,华泰联合表示,该消息并非针对股市,但能够暂时缓解市场对流动性紧张的担忧。 根据历史经验,银行资金面紧张或将导致增加央行下调存准率的预期,或者通过逆回购的方式向银行注入流动性,以平抑节前资金面的波动。而根据目前资金情况分析,即便央行实现了净投放,但下调存准的脚步也越来越近。 其次,各大机构增持意图明显。 据湘财证券研究所的基金仓位测试数据显示,普通股票型基金目前平均仓位为88.04%,相对此前81.68%的仓位测算值,上升比例为6.36%。同时,据统计,2011年10月11日至12月31日,90家上市公司发布了130份股东增持股份公告,涉及股东共计91家。按照交易平均价或交易日股票均价计算,产业资本投入增持资金合计为58.35亿元,平均每位股东支出6412万元。本轮基金的大幅加仓以及产业资本增持潮的涌现,更佐证了目前市场超跌的本质与低估值的优势。 第三,经济缓慢回升概率加大。 近日,12月的CPI数据即将公布,市场普遍预期,如果CPI数据继续明显回落。另外,在2012年调控基调中,稳物价让位于稳增长。这意味着稳定物价总水平在宏观调控的首要地位已然下降,而稳定增长的地位明显提升。对此,中金公司指出,一季度初,国内外这种经济恶化加速的情况会更加明显,因此政策很可能在一季度中后期出现更为显著的转向。这也意味着A股的机会在春天。 低迷市场或需“强心针” 编者按:新年伊始,股指在屡创新低的过程中,似乎已无视了近期市场的诸多利好信息。三要深化新股发行制度市场化改革,抓紧完善发行、退市和分红制度,加强股市监管,促进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协调健康发展,提振股市信心。 低迷市场或需“强心针” 新年第一周的行情只有三天,但却异常惨烈。在指标股的掩护下,个股跌幅巨大,尤其是小盘股连续出现大面积跌停,几乎是清一色的跳水行情。虽然周五最后时刻各指数均出现反弹,但并未改变市场的严峻局面。这样的走势,也让投资者原本残存的一些期望几乎被彻底打碎。 上周五沪综指在下探2132点新低后小幅反弹,虽然指数最终收红,但沪综指周跌幅仍然达到1.6%,且周线收盘点位再创新低。在过去的9个交易周当中,沪综指仅在元旦前的一周收出红十字星,之前则是周线7连阴;创业板指数则已是周线8连阴;中小板指数已经创纪录地出现9连阴。即使如此,我们从盘面走势中还是找不出市场见底的充分证据。8连阴也好、9连阴也罢,这种统计数据并不能成为市场即将反弹的足够依据。尤其是当前市场成交低迷,接盘者寥寥。虽有机构增持银行股,但效果仅限于银行板块内部,对于其它板块毫无影响。 更有甚者,借鉴历史经验,部分投资者将银行股的逆势走强看作典型的下跌信号,反而加入抛售的行列,而当前市场唯一的亮点就是银行股,不过投资者似乎也并不买账。与此同时,一些消费类个股的破位下跌更让投资者恐慌。通常这种股票的加速下跌,往往预示着阶段性底部的出现。但近期的情况并不乐观,因为在它们暴跌之后,原本领跌的小盘股又掀起了新一轮的暴跌。 此时所有宏微观的理由都显得苍白无力,一再创新低的估值也乏人问津。显然市场信心已接近崩溃,既有的判断标准已被打破。2012年的一致预期是随着通胀下行,流动性会有所改善,这本来是利好资本市场的。但在股市的小环境中,流动性却并不乐观。而且当前已经出现了新股严重破发,参与各方多输的局面,连部分基金公司也开始不参与IPO询价,除了融资方之外,便再无获利者。事情到了这种地步,就必须做出改变。 山东神光:现在有必要给市场信心加点料编者按:新年伊始,股指在屡创新低的过程中,似乎已无视了近期市场的诸多利好信息。三要深化新股发行制度市场化改革,抓紧完善发行、退市和分红制度,加强股市监管,促进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协调健康发展,提振股市信心。 山东神光:现在有必要给市场信心加点料 2012年开年A股继续调整,沪深300等指数跌幅较小,创业板指数跌幅较大,市场结构性风险继续释放。从基本面看,好坏参半。PMI指数开始回升,CPI有望继续下降,新增信贷温和增长,汇金持续增持银行股,新股密集发行等等,市场的总体表现是对利好不感冒,对利空很敏感。 我们认为,未来一段时间,影响股市趋势两个重要变量是政策和业绩,在政策放松VS业绩下降过程中,前者优势会先提示出来,后者压力在一季报披露时出现,对应A股趋势是先反弹后回落。目前市场最大的问题是信心不足,这需要利好政策逐步累加,最终形成反弹共识,而这一时机即将成熟。 市场化预期对市场信心影响很大 中国股市指数十年回原点,市场容量扩大N倍,换来的是广大投资者亏损累累。所以,在行情持续低迷中,大家把矛头对准新股发行,这是很有道理的。某些观点认为,新股发行应当走市场化的道路,但是市场化改革不能以牺牲广大投资者利益为代价。我们认为,A股市场化是需要人性关怀的,虽然我们依旧看不到股市为投资者服务的职能转变,但可以肯定的是,过分理想化的模式并不利于市场信心恢复。 在市场信心非常低迷的环境下,我们认为各方面都有必要为市场信心加点料。比如新股的发行节奏缓一缓,发审环节能再严格一些,强制分红立刻体现,红利税取消让利于民,印花税继续降低让利于民,为长期资金入市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等等。与此同时,货币政策应当充分考虑到资本市场需要,政策放松初期利好实业,但也能提振股市信心。 市场结构性调整更加显著 开年以来,市场最大的特点就是银行、石化等权重股涨,创业板等小盘股跌。在资金层面上,工行等四大行股票继续得到汇金增持,同时也受到保险资金的加仓;创业板、中小板市场上大小非减持依旧疯狂,产业资本增持规模依旧稀少。从基本面看,银行股估值优势更加突出,在2012年银行业风险不会大幅爆发的预期下,银行业增长依旧会较为稳健,不仅二级市场上股价风险不大,而且股息回报也相当诱人,所以银行股成了市场的避风港。 相比较而言,创业板、中小板公司遇到了业绩和估值的双杀。2011年年报即将披露,在这之前,已经有不少公司发布了业绩预减、调低增长预期等公告。从全市场角度看,目前沪深300动态估值10倍左右,创业板动态估值还高达30多倍,中小板也是20多倍,在业绩增长不给力的情况下,高价格就难以维系。2011年4季度,市场已经出现过一次挤泡沫的行为,目前看,这些群体股价泡沫仍比较大。 在市场结构性调整中,我们认为机会和风险同在,这都是局部的,不足以引起系统性的崩溃。因此,在政策和业绩两个重要变量中,前者带来的信心提振等利好显著,后者风险已经在释放,政策放松VS业绩下降对应A股趋势是先反弹后回落。 等待筑底完成 2012年开年还会有一些黑天鹅出现,但是资金层面清盘、砍仓行为将大大减少,市场将逐渐进入平稳期,人心思涨,久违的上涨也会很快出现。对于大部分个股来说,过去一年跌幅已经相当大,一旦市场环境相对宽松,所有的超跌个股都会出现反弹行为,无论是场内资金立足于自救还是抄底,超跌反弹会带来一些普遍性的机会。 就眼下而言,大盘无论是2100点之上起反弹,还是2000-2100点一带重新见底反弹,2012年第一个重要低点都有望形成。仍需要强调的是,大盘要完成筑底到右侧的转换,政策因素很关键,因此要密切关注货币政策变化。策略上,可以先立足于超跌反弹,准备博取个股阶段性机会。 政策信号能否唤起股市信心 编者按:新年伊始,股指在屡创新低的过程中,似乎已无视了近期市场的诸多利好信息。三要深化新股发行制度市场化改革,抓紧完善发行、退市和分红制度,加强股市监管,促进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协调健康发展,提振股市信心。 政策信号能否唤起股市信心 提振股市信心 如果要说最关心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的新闻是什么?对基金经理们来说显然是货币信贷政策,但没想到的是,有关股市的表述成为市场的新热点。 根据相关报道,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出席会议的讲话中,要求金融部门和金融机构认真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做好今年金融工作。一要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进一步提高针对性、灵活性和前瞻性,保持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二要优化信贷结构,加强对国家重点在建续建项目和保障性住房建设,对符合产业政策的企业特别是小型微型企业,对企业技术改造的信贷支持。三要深化新股发行制度市场化改革,抓紧完善发行、退市和分红制度,加强股市监管,促进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协调健康发展,提振股市信心。四要敏锐观察和跟踪分析国内外经济形势,做好应对预案,切实防范经济金融风险。 北京的一位基金经理认为,“保持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的说法在此前已被市场消化。但“促进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协调健康发展,提振股市信心”的提法则较新,其背后的寓意引人联想。 不过,他也承认,在如此疲弱的市道里,这几句表述似乎来的有些晚,能否改变市场情况尚待具体政策措施的出台,以及市场的反应。 隐隐的政策底 还有一些基金则表示,在此之前就已经开始感到隐约的机会了。 光大保德信的基金经理认为,没有理由认为市场底仍会跌得很深。“我们已经看到了市场的政策底,经济的底似乎也已隐隐若现,这是我们乐观的理由。” 他们认为,无论是近日公布的PMI数据,还是PMI各分项数据,特别是各行业的草根调研数据,感受到的最多的一个词就是“回暖”。从投资的操作逻辑上讲,首先是政策底出现,接着是流动性的底出现,经济底随后出现,最后看到的是盈利的底,而市场的底伴随这其中。 现在既然已经看到了市场的政策底,经济的底似乎也已隐隐若现,那就没有理由继续谨慎。但另一方面,在年初,市场参与者都有调仓的需要,这可能会对市场有一个负面冲击,虽然认为这种冲击应该是比较短暂的,但影响确实在。 新政出台时机 对于具体的投资机会,目前业内基本集中于“抄底进攻”或是“坚决防守”两类。防守者“挚爱”着那些需求相对稳定的大众消费品,除了消费大时代外,一些消费品会受益于通胀回落带来的成本回落,这是另一重可能的利好。 进攻者,则明确集中于所谓的早周期行业。比如汽车、地产以及其他的可选消费品。但同时,这批个股仍然会受到行业、经济继续下台阶的负面因素。从这个角度说,类似的选择是典型的“双刃剑”。 一些基金经理同时还表示,希望监管层在出台一些新制度的时候,慎重考虑时机的选择,因为市场在弱市时往往对于新政策的推敲和拿捏容易出现偏差。新政的出台应该尽量避免对市场造成过大的冲击。 提振股市信心从完善新股发行做起 编者按:新年伊始,股指在屡创新低的过程中,似乎已无视了近期市场的诸多利好信息。三要深化新股发行制度市场化改革,抓紧完善发行、退市和分红制度,加强股市监管,促进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协调健康发展,提振股市信心。 提振股市信心从完善新股发行做起 2012年初的首个交易周只有三天,沪指看上去十分平静,在略冲高开盘后惯性下滑,虽创出了2132点的新低,但能将弱平衡维持得较好,主要得益于部分权重股的护盘效应,包括“两桶油”、金融股中的银行股和券商股等均纷纷反弹,而这缘于汇金再度增持的利好刺激以及部分银行股2011年业绩快报十分出色。 但从另一个角度去观察的话,一些前期的强势股、创业股和中小板个股却纷纷大跌,在去年大挫的背景下,年初的三个交易日继续深跌,而且还呈现放量状态。至上周二收盘,竟然有逾百家个股跌停。对市场形成了重创,也使得投资者信心降到了冰点。 而该类个股的下跌原因,却被归咎为市盈率偏高,需要调整。但细想一下,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目前该类个股过高的市盈率呢?肯定不是二级市场的炒作吧,因为目前大部分个股的累积跌幅已经超过50%。所以,唯一的答案就是当初一级市场的发行市盈率偏高,目前在由二级市场不断地付出惨重的代价。 即使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中,近期一级市场依然在发行股票,还是保持着每天发一家的速度。从今年年初首周发行的三家新股来看,最高的发行市盈率还是高达55倍,最低的也在26倍。所以说,真正的高市盈率定位源头就在一级发行市场。 好在上周末上市的三家新股,开盘就跌破发行价,最大的日跌幅已经高达26.33%,最小的也接近跌停。从去年年尾开始,新股跌破发行价成了一种规律。发展到现在,新股跌破发行价的幅度在加大。目前需要观察的是,未来新股的中签率是否会有变化。如果中签率大幅上升或者百发百中,而新股跌破发行价的幅度也不断加大,那么在市场付出代价的同时就会换来新股发不出去或承销商包销的局面。希望这一天能越来越快地到来! 2012年开局的第一根周阴线,似乎在预示着新的一年也依然比较坎坷。但在一片惨淡中,我们还是发现了一些积极的信号,那就是2011年年报公布的排片表已经出来,而在1月份率先公布报表的一批公司中,已有部分品种走势相对独立。有些在走着独立的单边牛市,而有些则出现了低位放量反弹。这种变化,虽然目前还只是如星星点灯一样闪烁着微弱的光芒,但却值得关注。 虽然目前的行情十分折磨人,但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不管市场怎么折腾不管利空如何满天飞,大部分投资者唯一要做的就是不看盘不受惊吓,但需要保持信心并且原地趴下。即:不追加任何资金买入任何股票也不卖出手中任何股票。这样在二级市场就不会再有交易量,也就不会再去交任何税费。与此同时,也不认购任何新股不参加任何融资行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自我保护。 股市中的这种惨淡,相信也会引起高层的关注。在上周末结束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中,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在讲话中对今后一个时期的金融工作作出部署,要求多方面采取措施,确保资金投向实体经济。与此同时,温总理也要求做好今年金融工作。一要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二要优化信贷结构;三要深化新股发行制度市场化改革,抓紧完善发行、退市和分红制度,提振股市信心;四要切实防范经济金融风险。 记得七年前,在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举行的招待会上,经济日报问:“股价下跌得比较厉害。您认为广大股民对今年的股市应该有什么样的期待?”,温总理当时的回答是:“我虽然很少就股市发表意见,但我却每天关心股市的行情。”当时这个回答温暖了很多投资者的心,在相隔两个月后中国股市迎来了两年多的超级牛市。 但愿温总理上周末提及的“要深化新股发行制度市场化改革,抓紧完善发行、退市和分红制度,提振股市信心”等内容,能在新股发行制度市场化改革等方面落到实处,使得“否极”的股市转向 “泰来”! Tags:三积 积极 极因 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