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梦CMS - 轻松建站从此开始!

当前位置: > 经 济 >

融入“地球村” 湖南加快推进开放型经济发展

时间:2015-11-13 18:35来源: 责任编辑:
2012年2月26日,“全省扩大开放暨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推进大会”上,与会代表自豪和骄傲的是我省在2011年创造了“三个第一”:全省合同利用外资额位居中部第一,对外投资总额位居中西部第一,一年引进8家世界500强企业创历年第一。而在
  核心提示:2012年2月26日,“全省扩大开放暨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推进大会”上,与会代表自豪和骄傲的是我省在2011年创造了“三个第一”:全省合同利用外资额位居中部第一,对外投资总额位居中西部第一,一年...

    2012年2月26日,“全省扩大开放暨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推进大会”上,与会代表自豪和骄傲的是我省在2011年创造了“三个第一”:全省合同利用外资额位居中部第一,对外投资总额位居中西部第一,一年引进8家世界500强企业创历年第一。而在此之前,我省还从未取得过如此的好成绩。

    大家知道,虽然我省的经济总量已位居全国第9位,但在外向型经济这一块一直是“短腿”:对外开放水平不高,利用外资和对外贸易总量不大,进出口总额排名靠后。为改变这种局面,省委省政府狠下决心,2011年出台了《进一步扩大开放加快发展开放型经济的决定》和《加快发展开放型经济的若干政策措施》,响亮提出了“开放崛起”理念与“开放带动”战略。今年年初,省委、省政府又及时跟进,制定了更为有力的举措,为我省开放型经济发展装上了强劲的“发动机”。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其一、基础先行,

    栽好“梧桐树”

    “栽好梧桐树,引得凤来栖。”要想吸引外地客商真心实意来湖南投资兴业,就必须创造条件让他们“安营扎寨”、安居乐业。为此,我省注重“软硬兼施”,大力营造高效率、低成本、无障碍的发展环境。

    在硬环境上,以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为重点,切实加快交通、能源、水利、环保、信息等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综合交通枢纽、通关服务等配套设施建设,构建便捷、高效的物流体系,切实降低物流成本。

    在软环境上,以法治湖南建设为统揽,大力推进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公正司法、人人守法,着力营造安全文明的法制环境、开明开放的政策环境、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山青水碧的生态环境,有力提升对外资的吸引力和产业的集聚力。

    其二、靠大联强,

    接通“源头水”

    “请进来”与“走出去”,必须与外界建立畅通的交流合作渠道,搭建对接省外市场、资本与企业的“联通桥”。省委、省政府对此项工作高度重视,采取四大措施多层次、多形式地深度参与区域合作,促成一批重大投资项目落户湖南,推动一批湖南产品走出湖南。

    第一,深化国际合作。大力加强与欧美发达国家及中东、非洲等地区的经济交流合作。充分利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平台,深化与东盟及其他东南亚国家的合作,加强在资源、劳务及中小微型企业上的合作。

    第二,深化与港澳台的合作。积极发挥ECFA(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和CEPA(内地与香港、澳门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机制作用,重点深化同港澳台的合作,着力加强金融、物流、商贸等现代服务业领域的合作。

    第三,深化国内区域合作。认真落实湖南与其他省区市签订的战略合作协议,加强资本引进、渠道建设、市场对接,深度开展资本和产业合作。

    第四,深化共建园区合作。大力吸引海内外投资主体对我省园区进行整体开发,积极探索互惠互利的管理模式和利益分享机制,推动跨区域产业合作园区建设。

    其三、握指成拳,

    打造“核心极”

    俗话说“牵牛牵鼻子”、“打蛇打七寸”,发展开放型经济必须紧紧抓住关键部位与主要矛盾,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推进。省委省政府高瞻远瞩,在政策和项目支持上不“撒胡椒面”,握紧拳头抓三大重点。

    首先是抓重点区域。大力推动环长株潭城市群、湘南地区、大湘西地区三大板块对外开放。把环长株潭城市群建设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装备制造基地、重要机电产品出口基地、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创意产业中心以及区域消费中心,把大湘南建设成为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新平台,把大湘西建设成为以旅游、生物医药、生态农业、省际边贸物流为特色的开放型经济地区。

    其次是抓重点平台。大力支持国家级开发区扩区提质、转型升级和省级园区申报国家级园区。争取设立长株潭、衡阳、岳阳等综合保税区。着力建设城陵矶港、黄花机场国际物流港和长沙新北站无水港以及国际电子商务平台和电子口岸实体平台的“三港两平台”。

    再次是抓重点项目。重点引进一批有利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做大做强的项目,瞄准世界500强、国内100强等战略投资者,有针对性地进行产业招商。进一步加强与央企的对接,使湖南成为央企的重要战略基地。

    其四、抱团出海,

    敢于“发洋财”

    开放是双向的竞争与合作。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既要唱“民歌”,更要唱“国际歌”;既要让世界走进湖南,更要使湖南走向世界。省委省政府谋深谋远,着眼于加大“外驱力”,在成本可算、风险可控、效益可谋的前提下,积极推动湖南企业以更快、更稳的脚步到境外淘金。

    一方面,着力创新外贸增长方式。大力实施科技兴贸和名牌带动战略,推动企业提高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自主营销、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效益的产品出口比重;切实抓好高新技术、战略性新兴产业、机电产品出口基地和茶叶、陶瓷、生猪及猪肉制品等一批农轻纺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建设。

    另一方面,尽力做好支持企业“走出去”的“贴身服务”。重点针对一批境外项目,组织上下游企业联手开拓境外市场;加强与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联系,搭建我省企业与央企合作平台,分包央企的国际工程业务;支持一批重点企业开展境外投资;支持建设以铁、铜、钴、粮食、木材为主的五大境外资源基地;重点建设好泰国、越南和老挝三大境外工业园。

    三湘春来早,开放大潮涌。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是中央和省委的要求,也是社会与百姓的需求,只要我们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狠抓落实,就一定能在抢抓机遇中扩大开放,在扩大开放中推进发展。

    (供稿:省委宣传部  执笔:周湘智)

    ■链接

    “十一五”期间,全省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19.5%;来湘投资的世界500强企业总数达到55家;到“十一五”末,与湖南有贸易往来的国家和地区达到194个,5年间累计实际利用外资达196.5亿美元。2011年,我省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实际利用外资61亿美元、到位内资2086亿元;新引进富士康等8家世界500强企业;加工贸易进出口和服务外包合同执行额分别增长50%和51%;成功举办“欧洽周”、“走进东盟-湖南周”、“港澳行”、“粤港项目对接”、第七届湘台经贸交流合作会等经贸活动。武广高铁湖南段运行平稳、安全有序;航空口岸出入境人次继续保持中部领先。

Tags:融入 入地 地球 球村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尚未注册畅言帐号,请到后台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