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福区青竹湖街道植基社区原书记黄某仕受开除党籍处分,并被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社区财务人员李某受留党察看两年处分……”8月初,长沙市纪委通报一批“雁过拔毛”式腐败问题典型案件。其中,黄某仕的案件让熟悉他的领导和同事惋惜长叹。 偷梁换柱,骗取征地拆迁补偿款 2015年底,植基社区居民向开福区纪委举报社区书记黄某仕违纪问题。2016年2月,开福区纪委对举报线索展开调查。经查,黄某仕利用职权骗取征地拆迁补偿款等违纪问题浮出水面。 2007年,黄某仕出资在社区湴塘组油菜坡山建了一栋约300平方米的违章建筑。两年后,纽曼项目在该社区启动拆迁。社区中屋组居民袁某泉户口挂在社区但在社区没有房屋,按规定不能纳入征收拆迁范围,袁某泉找黄某仕帮忙。 按当时征地拆迁政策,违章建筑补偿标准只有50元每平方米。如果挂靠在袁某泉“名下”,以合法房屋拆迁就能多一些拆迁补偿款。黄某仕利用职务之便将自己的违章建筑登记在袁某泉名下,将其列为合法征收拆迁户上报拆迁指挥部,获得拆迁补偿款8.5万元。按约定,黄某仕将2万元分给袁某泉,6.5万元归己所有。 沆瀣一气,设立107万元“小金库” 今年1月,开福区纪委牵头组织审计、财务等部门对植基社区开展“60号令”村民安置专项审计,发现该社区存在将107万元居民安置房购房款违规私设“小金库”等问题。 原来,2004年植基社区启动“60号令”村民安置工作。根据社区报账员李某的建议,黄某仕同意居民安置房购房款107万余元以公款私存的形式设立“小金库”,成为主要由这两人操作的社区“提款机”。同时,李某擅自将15万元借给当时承包安置房建设的工程老板张某某等3人,并用于个人开支1.8万余元。黄某仕还挪用社区集体资金105万元用于其参股公司的注册资金验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从“小金库”中支付各种协调费、了难费、拜节费27.8万元。 警钟长鸣,给村官戴上“紧箍咒” 经开福区纪委常委会审议,决定给予黄某仕开除党籍处分,其涉嫌违法的事实和线索移送司法机关处理;给予李某留党察看两年处分,责令其将违规借款15万、个人开支1.8万余元追缴(上缴)至社区财务账户。 “当了一辈子村干部,没想到快要退休了出这么个事。”社区居民议论纷纷。 “黄某仕身为社区书记,有一分权力就谋取私利,损害的是老百姓的利益,破坏的是党群、干群关系,这起典型案件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开福区纪委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重点加强村(社区)监管、规范村官“微权力”运行。坚持将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构建“人、财、事”全方位监管体系,实现村(社区)巡查全覆盖,切实让村官戴上“紧箍咒”,让小微权力不再“任性”。(长沙晚报 记者 李静 通讯员 李志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