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本报5月12日讯( 徐亚平梁军 刘鳌 张湘华)“五一”前夕,维修改造后的湘阴县岳州窑遗址博物馆重新对外开放。经过有效整合县域文物旅游与山水资源,浇铸生态休闲旅游品牌,湘阴渐成“省会湖湘文化后花园”。自...
本报5月12日讯( 徐亚平 梁军 刘鳌 张湘华)“五一”前夕,维修改造后的湘阴县岳州窑遗址博物馆重新对外开放。经过有效整合县域文物旅游与山水资源,浇铸生态休闲旅游品牌,湘阴渐成“省会湖湘文化后花园”。自1月份以来,该县已接待长株潭等地游客10万人次。 湘阴是湖湘文化发源地之一,拥有岳州窑、左文襄公祠等6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42处市、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县内河湖交汇,水域面积98万亩,湿地面积近60万亩。近年来,该县按照“省会湖湘文化后花园”的发展定位,整合文物旅游资源与山水自然资源,强力推进旅游发展。先后投入4400万元,维修了湘阴文庙建筑群,在隋代龙窑上方修建岳州窑遗址博物馆,复建了清代名臣左宗棠故居柳庄,建立了湘阴烈士陵园,建设了仿古远浦楼及休闲公园等具有浓厚湖湘文化特征的旅游景点。 该县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旅游“软环境”建设。芙蓉北路湘阴段已动工建设,湘江大桥、临资口大桥、省道S308线湘汨段全部建成通车,拓宽改造县内交通旅游专用公路36公里,基本形成了县内景点、景区与长株潭等周边地区便捷畅通的快车道。还建有三星级宾馆4家、星级乡村旅游区(点)18家、星级“农家乐”示范餐馆20户,培育打造了长康、义丰祥系列产品等一批有湘阴特色的旅游推荐产品。 目前,全县以柳庄、文庙、岳州窑为主的名胜古迹旅游带,以鹅形山、横岭湖湿地、青山岛为主的生态山水旅游区,以洋沙湖、青龙湖为主的娱乐度假旅游区,以鹤龙湖为中心、S308线为轴线的“农家乐”户外休闲旅游区的“一带三区”旅游发展格局已初步形成。 Tags:省会 文化 花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