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本报1月31日讯( 沙兆华 姚学文向民贵 袁绍仁)泸溪县将关爱留守儿童摆到了突出位置,加强组织领导、创新关爱方式,着力构建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关爱网络,近年来使22273名留守儿童得到了健康成长...
本报1月31日讯( 沙兆华 姚学文 向民贵 袁绍仁)泸溪县将关爱留守儿童摆到了突出位置,加强组织领导、创新关爱方式,着力构建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关爱网络,近年来使22273名留守儿童得到了健康成长。 泸溪县是劳务输出大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占农村总人口的25%,目前留守儿童占全县在校学生总数的43.9%。针对十分突出的留守问题,县委、县政府明确提出,把关爱留守儿童作为一项重大惠民工程,纳入各级党委政府工作的重要议程。全县加强对留守儿童工作的组织领导,在县、乡、村、学校四个层面均成立了专项领导小组或相应工作机构,形成了党政统一领导、关工委组织统筹协调、学校具体主抓、部门联动共管、全社会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 该县广泛动员党员、干部、教师和社会爱心人士,通过采取“一助一,多助一、一助多”等形式,与留守儿童结成帮扶对子,建立帮扶联系卡,各乡镇明确一名驻村干部担任“爱心联络员”,鼓励有条件的“五老”人员、志愿者、教师群体担任留守儿童的“代理家长”,全县共结成留守儿童帮扶对子5656对,弥补了留守儿童校外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缺失。 学校是关爱留守儿童的主阵地。为了满足在校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基本需求,该县加大对农村寄宿制学校的投入,近3年共实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项目27个,建设面积达10万平方米。同时,全县中心完小以上的学校,均建立了留守儿童“爱心之家”,从生活照顾、学习辅导等方面给予关爱。 为了让留守儿童“心有人爱、身有人护、难有人帮”,全县争取春蕾计划、希望工程、民政救助等专项资金支持,设立了“留守儿童爱心基金”,广泛动员社会各界为留守儿童送温暖、献爱心,筹集社会捐赠资金100多万元,救助留守儿童3393名。 Tags:留守 儿童 健康 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