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湖南在线民生频道讯(孙圣端 彭波 尹坤)茨岩塘镇位于龙山县东北部,距县城20公里,是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的中心之一。该镇总面积140平方公里,总人口21000人,辖21个村(社区),33个党支部,党员6...
湖南在线民生频道讯(孙圣端 彭波 尹坤)茨岩塘镇位于龙山县东北部,距县城20公里,是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的中心之一。该镇总面积140平方公里,总人口21000人,辖21个村(社区),33个党支部,党员620名。近年来,该镇围绕“城市卫星新镇,产业发展强镇、交通枢纽重镇,红色旅游名镇”的“四镇”发展目标,大力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为推动茨岩塘镇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夯实基础,提升党建工作保障水平
切实保障党建工作场所、人员、经费三落实。投资300万元,完成了镇政府办公大楼的整体迁建。设立了群众工作服务中心,相关的8个站所全部纳入中心办公,方便群众办事。通过上争项目、镇村统筹和整修利用闲置村小等方式,加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近三年来,共新建村部7栋,整修村部3栋,全镇21个村(社区)实现了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全覆盖。三年来,对村支书就地免职1名,责令辞职2名,正常调整2名,鼓励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并吸纳4名回乡创业青年进入村主干队伍。对年度考核排名垫底的2个后进村的村支书、村主任进行了诫勉谈话,调整村主干成员8名。镇里每年保证10万元以上的党建工作经费。明确村级运转经费中列支资金5000元,以保证村级党建工作的正常开展。
强化管理,健全党建工作责任体系 把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党员干部队伍管理作为镇党委的核心任务和基础性工作,列入镇党委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职责,着力形成了“书记抓,抓书记”的党建工作领导格局。对各村(社区)推行了镇对村重点工作目标管理制度,将党建工作纳入其中,并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指标,重点考核村级班子工作能力、作风建设、团结共事、廉洁自律的水平。与安全生产、计划生育、社会管理、产业建设等日常工作同步研究、同步安排、同步考核,实行台帐管理。立足茨岩工作实际,借鉴“文明创建”工作成功经验,推进镇党委议事机制和工作方式方法的创新。实行周例会制度,每周召开一次班子会议,重大事项集体研究决定,每周召开一次党员干部例会,安排部署一周工作。全面推行并灵活运用“四议两公开”工作法,重大事项由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决定,一般事项由村主干或村支“两委”会议商定。部分村还组建了村民理财小组,设立了村级纪检监察员,建立了村民代表常设机制。 注重创新,彰显党建工作地方特色 通过推行镇对村重点工作目标管理,推进了党建工作与各项工作的有机结合,以党建工作的推进来保障其它中心工作的开展,以其它中心工作的成绩来验证党建工作的成效,消除了党建工作与日常工作“两张皮”的现象,有效解决了党建工作指标难以细化、量化的问题。充分挖掘和依托茨岩塘革命历史文化资源,积极开展“我为老区作贡献,我为党旗添光彩”评选表彰活动,每年建党节前夕,召开全镇党员大会表彰6个先进基层党组织、6名优秀村支书、60名优秀共产党员。建党89周年之际,茨岩塘镇500余名党员,在大型群雕《丰碑》前集体重温入党誓词的图片新闻,在湖南日报头版发表。该镇还成立了红色茨岩诗词楹联学会,每年出一期《红色茨岩》党建诗刊,争创省级诗词楹联之镇。有效利用县里的“双维”贫困党员帮扶资金,组织全镇党员为“基金”倾注爱心,让贫困党员感受到组织的温暖。先后投入资金6万余元,对老党员、老村主干和生活困难党员进行了走访慰问,对2名身患绝症的老支部书记解决救助资金2万余元。探索建立了困难党员长效关怀救助机制。 服务群众,确保党建工作出成效 党心连民心,党情系民情,群众是否满意是检验基层组织建设成效的唯一标准。该镇按照州里推行的“三制一卡”工作要求,每年年初确定本年度群众最期盼办理的10件实事,着力解决好群众反映最突出的问题。三年来,该镇已投资600万元,完成了老街改造、连接线新修、农贸市场新修三大工程,绕镇线项目已经纳入龙永高速连接线同步建设。投资近5000万元,实施了烟基工程、农开项目和农网改造项目,改善了农村水、电、路等基础设施。整合资金100余万元,实施了4个村的打天眼工程,解决了近3000亩田土容易发生洪涝灾害的问题;安排资金50余万元,加大了困难救济力度。一件件惠民实事的办理,让群众得到了实惠。民心是杆秤,称出的是党委政府在群众心目中的分量,树立的是党委政府的威信,增强的是党委政府的号召力和凝聚力。通过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茨岩塘镇的乡村风气明显改善,生产生活环境切实优化,干部队伍心齐气顺,社会大局安定和谐,各项工作上了新台阶。该镇曾先后荣获“全国文明村镇”、“全省文明乡镇”、“全省学习型基层党组织”、“全省安全生产示范乡镇”、“全州十佳乡镇党委”“全州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诸多荣誉。 Tags:实施 加强 基层 组织 建设 经济 跨越 越发 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