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近日,从州民政局办公室了解到,“十一五”时期我州民政事业规划所设定的目标任务均完成或超额完成,五年共投入民政资金22.98亿元,民生事业以及社会服务管理工作成绩突出。 民政民生保障各项工作取得...
近日,从州民政局办公室了解到,“十一五”时期我州民政事业规划所设定的目标任务均完成或超额完成,五年共投入民政资金22.98亿元,民生事业以及社会服务管理工作成绩突出。 民政民生保障各项工作取得成效。全州初步形成了以城乡低保制度为核心,以农村“五保”供养、医疗救助、流浪乞讨人员救助为主要内容,以临时救助制度为补充,与慈善事业相衔接的城乡救助体系。全州城乡低保保障人数由期初的6.5万人增加到20.8万人,增长3.2倍,城乡低保月人均补差由期初的60元、15元分别增加到155元、55元,分别提高95元、40元。农村五保老人供养人数达1.53万人,集中供养5393人,集中供养率35.9%,集中供养标准由年人均1900元提高到3500元,分散供养由年人均825元提高到1500元。建立了以资助对象参合参保、门诊医疗救助、住院医疗救助、临时医疗救助和慈善医疗援助“五位一体”的医疗救助模式,启动了“一站式”结算服务,五年累计救助城乡困难群众57.7万人次。实施关爱型主动救助,累计救助流浪乞讨人员 4.76万人次。同时,灾害应急救援体系逐步建立,五年年均救助受灾群众20万人次,累计紧急转移安置受灾群众约110万人次,帮助2.07万重灾倒房户、特困无房户、农村五保户、重点优抚对象以及残疾人新建了住房。 基层民主自治水平和民政公共服务管理水平工作得到提升。群众自治组织建设全面加强,推动全州村务公开面达100%,在村委会和社区局委会换届选举中积极推行“直选”,巩固了党的执政基础和社会和谐的基础。初步建立了功能完善的城镇社区服务体系,建立街道服务中心30个,社区服务站76个,社区服务网点295个,开展了和谐社区示范单位创建活动和农村社区建设全覆盖实验试点工作。五年新增196个,全州各类社会组织数量共750个,形成了群众有序参与、有效覆盖城乡的社会组织体系。初步建立了以供养机构为载体、以家庭为基础、以社区为依托、以老年人为重点的社会福利服务体系,老年人、孤残儿童等特殊群体得到了较好的帮扶。退役士兵安置、优抚对象医疗、军休服务管理等工作改革逐步深化,初步形成了抚恤补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五年抚恤补助标准提高4倍。稳妥调整行政区划,优化了乡镇设置,启动实施了地名公共服务工程,基本形成了城乡一体的地名标志体系。 民政基础实施得到较大改善。改扩建农村敬老院168所,新建和改建光荣院、优抚医院、烈士纪念建筑共计5处,建设县市福利院5所,建设救助管理站和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4个,为保障民生和改善民政服务对象的生活环境提供了有力保障。 Tags:十一 期间 民政 政事 事业 投入 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