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湖南民生在湘来自湘西网消息(记者 孔黎明)如果说穷乡僻壤的古丈县毛坪村,因为有了连接张罗公路的省道S229线,从而也有了被外界所熟知的通道。然而位于毛坪村的后山顶——海拔800多米高的牛角山上,这个有... 湖南民生在线来自湘西网消息(记者 孔黎明)如果说穷乡僻壤的古丈县毛坪村,因为有了连接张罗公路的省道S229线,从而也有了被外界所熟知的通道。然而位于毛坪村的后山顶——海拔800多米高的牛角山上,这个有着五个小组近千人的夯娄村,若不是1958年县里在此建起了一个茶场,且曾设过知青点,村里人还真以为自己被外界忽略了呢。 快60岁的夯娄村村民张梅英,老伴龙明志是毛坪村小的教师,讲台上耕耘了一辈子,今年刚退休。上世纪50年代,按县里要求,夯娄村建起了一个大型的茶场,100多名知识青年被派到茶场工作。70年代初,张梅英作为本村的女青年,也被选入茶场和知青们一起劳作。茶场那时也还风生水起。可到了上世纪80年代,随着知青的陆续返城,茶场得不到有效培管,日渐萧条。随着分田下户,张梅英名下也分得几亩茶山。说起这些茶山,实为荒山,因长年未除草培管,仅有的些茶树早被灌木林所“吞没”。 因山高路远,交通不便。分得茶山的村民每年采摘的极少的茶叶,销售也成了难题。全靠自己在家炒制后,背到周边的保靖、泸溪等县去卖。曾经还背到了怀化、沅凌等地。忆起当年所吃的苦头,张梅英直摆头,肩挑背驮牛一样辛苦不说,茶叶价还卖不上去。对经营自家的茶山,村民完全失去了信心。 在2009年,毛坪村的党支部书记龙献文,只见往夯娄村来。家家户户地游说,希望村民能让出茶山,让他们的合作社来开恳栽茶树,培管合作社负责,茶树开采后村民只认摘茶卖给合作社就行。给的价绝对比市场价高出几块钱。茶树没开采的那几年,社里给每亩每年补500元。 村民听了掩着嘴直笑,那是天方夜谭。“国家58年搞的茶场都没搞起来,你龙献文搞得好?”“那么多茶叶卖给你,你还给那么高的价,谁会相信呢?”有些村民甚至开始私下嘀咕,“莫非他们毛坪村想整掉我们夯娄村?” 龙献文每次上山来,都带着烟酒和肉,只想感谢一下乐意入社的人家。可几次都被带回。龙献文灵机一动,想到先做村小教师龙明志的工作,他在村小任教期间,知道村里支书龙献文是个不说虚话的人,放得心。于是他很快就说服了妻子张梅英。于是张梅英开始了她的明智选择——入社。入社一家开荒栽树一家。张梅英的4、5亩荒山,转眼变成了规划整齐的茶园,村里不少农户开始心动了。于是第二家、第三家…… 牛角山上的茶叶基地已经达到了2300多亩。 今年,张梅英家茶山已经长成开始采摘。清明茶刚采摘下来就在家门口卖给了合作社,收入竟达到2万多元,有史一来,头一回。 谈到尽兴处,张梅英不由地唱了起来:一个故事一首歌,我来排排龙三哥! “有了书记龙三哥, 人民有了灾和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