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湘潭县人民医院急诊科联合心脑肺功能科成功为一名室上性心动过速病人实施食道调搏术,终止心动过速。
“医生,医生,这里病人感觉胸闷,出气不赢,快来看看......”急诊科大厅传来急促的呼救声。 ![]()
听到呼叫,急诊科医务人员立即上前查看,经询问患者周某,53岁,男,已于10天前开始出现胸闷,气促,夜间需端坐位,不可平卧,大汗淋漓,伴下肢水肿,活动明显受限,一直无缓解来医院求诊。经完善心电图检查,显示结果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平均心室率约为180次/min,经使用ATP后仍未复律,且10分钟后患者心电图由窄QRS波群的心动过速转为了宽QRS波群心动过速。结合患者病情,急诊科团队充分讨论评估后,考虑该患者存在食道调搏适应症,决定首选食道调搏术终止心动过速。
![]()
经患者及其家属同意后,心脑肺功能科团队顺利为患者实施了床旁“心房食道调博”术。随着电极顺利进入到食管内,同时清楚记录到心房波,食道心电图提示患者为心房扑动呈2:1下传,通过食道心房刺激仪发放电脉冲,对心脏进行调搏刺激,在刺激过程中患者心电图间歇出现宽QRS波群心动过速。立即予以28V电压,猝发刺激450次/分频率,顺利终止了心房扑动,患者心电图转为窦性心律,B型预激,术后未出现不良反应,复律后心电图提示节律规整,病情稳定,未再出现心动过速发作。
![]()
据了解,食道调搏术广泛应用于临床,主要用于各种心律失常的鉴别、诊断和治疗,是终止室上速的一把利刃。湘潭县人民医院心脑肺功能科团队已拥有丰富的经验和过硬的“心房食道调博技术”,能够找到因为心动过速带来的各种心律失常的不同原因,及时为临床提供有效的诊疗依据,让病人在求诊路上少走弯路,为病人争取最佳诊治时间,同时对我院多元化医疗服务需求有着积极促进作用。
问:什么是“心房食道调搏术”检查?
答:食道调搏检查也叫食管法心脏电生理检查,是一种成熟,无创、安全,有效,可耐受的心脏生理检查和治疗方式。
它的原理是借助食道的前壁,与左心房后壁紧贴在一起的解剖结构特点用一根比胃镜细很多的电极,放到心房后部的食道内,便可以记录到清楚的心房波,再通过电极对心脏进行调搏。
食道调搏可观察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有助于对疾病的进一步诊断和治疗。检查过程中呼吸,吞咽,说话都不受影响。
问:食道调搏检查适应症有哪些?
答:
1.窦性心动过缓
2.阵发性心悸
3.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4.显性心室预激
5.终止折返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6.部分房性心动过速
7.典型心房扑动
8.少数室性心动过速
9.对心脏射频(消融)术前诊断
10.对诱发和终止某一些快速的心律失常起到诊断和治疗作用。
问:这个检查在哪里做呢?
门诊:2号医技楼2楼心脑肺功能科
电话:57822190
来源:湖南民生在线
责编:颜 乐
一审:颜 乐
二审:张子龙
三审:吴明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