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在口腔癌MDT(多学科会诊)专家团队的保驾护航下,为70岁身患多种基础疾病的杨爷爷实施手术。杨爷爷经过两周的术后康复治疗,身体情况稳定,于4月6日顺利出院。
![]() 杨爷爷因上腭疼痛两个月,来到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就诊,医生为其取上腭组织进行活检,根据活检结果确诊为“硬腭角化型鳞癌”,结合影像学报告提示病灶已破坏骨头,属口腔癌局部晚期。加之患者高龄,同时又身患高血压病、慢性支气管炎、冠心病等多种基础疾病,手术风险极高。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黄程启动口腔癌MDT专家团队会诊,集结了肿瘤、影像、病理、麻醉、重症、呼吸、心内及营养等多学科,对该病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讨论。MDT专家认为,患者口腔癌病灶属于局部晚期病变,手术难度大,切除范围广,但总体上属于“可切除”范畴。由于患者自身的基础疾病会增加手术麻醉和术后康复过程的风险,可能会出现严重心律失常、重症肺炎、呼吸衰竭等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因此,如能积极治疗控制基础疾病后再实施手术,将会更加平稳地度过术后危险期。
另外,手术需同期修复口腔缺损,修复方案有胸大肌皮瓣移植修复和游离皮瓣移植修复。前者成功率高、耗时短,但对患者肺功能影响大,术后重症肺炎出现率高;后者不影响肺功能,但手术耗时较长,也将增加术后肺部感染风险。呼吸科专家详细了解了两种术式的利弊后,建议选择游离皮瓣移植修复口腔缺损。
黄程与患者及患者家属详细沟通了治疗方案,患者及家属表示赞同,并会积极配合做好术前准备。经过降压、抗感染、营养支持、改善呼吸功能、围手术期气道管理等一系列术前治疗,3月22日,黄程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副主任沈文宇,为患者进行了“气管切开+双侧上颌骨部分切除+双侧颈淋巴清扫+游离皮瓣移植修复术”,手术总耗时10小时28分。
手术期间,麻醉科主任周正阳团队全程监测,及时处理患者气道压高、血压高等突发状况;手术后当晚,患者出现了低血压、寒颤及心律不齐,重症医学科立即联合心血管内科为患者进行扩容、保温及复律等对症治疗;患者情况稳定后,于术后第二天,通过鼻饲进食了营养科提供的膳食餐;术后第五天,患者又出现胸闷、气促等肺炎症状,复查肺部CT提示双肺感染,双侧胸腔积液,呼吸内科立即在床旁为其进行“纤支镜下肺泡灌洗术”,当晚,患者症状明显好转。经过多学科的共同协作,患者于术后第十二天,能自己进食和下床行走。
黄程介绍,目前医院的多学科团队(MDT)合作治疗模式已日臻成熟。与传统会诊相比,它的优势在于:
1.一人一方案。患者面对的不仅仅是一个接诊医生,而是多个专家组成的“智囊团队”,共同制定科学、合理、规范化、个体化的诊疗方案。
2.MDT专家经过了多次的磨合与合作,对不同学科之间的理解加深,团队的医疗水平大大提高,对治疗方案的考虑也更加全面。
3.MDT可根据治疗过程中患者机体状况的变化、肿瘤的反应而适时调整治疗方案,使医生逐渐从看人生的“病”,转变为看生病的“人”。
黄程表示,针对口腔癌疑难患者,通过MDT合作治疗,将多种治疗手段科学地结合起来,可以使患者延长生存期,改善生活质量,最大程度获益。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中国抗癌协会康复分会青年委员,湖南省口腔医学会口腔颌面-头颈肿瘤MDT专委会委员,湖南省医学会显微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湘潭市抗癌协会头颈专业委员会委员兼秘书,湘潭市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颌面-头颈肿瘤专业委员会会员。2015年-2016年于湘雅医院口腔颌面外科进修学习。
![]()
专业擅长:耳鼻喉常规疾病,头颈良、恶性肿瘤(含甲状腺及甲状旁腺肿瘤),口腔颌面部良恶性肿瘤的诊治,口腔颌面部外伤、骨折的诊治,各类带蒂皮瓣及游离皮瓣移植修复。
(作者:王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