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2日,耒阳市召开卫生计生工作会议。会议充分肯定了过去的一年所取得的成绩。
2015年,耒阳市卫生计生工作紧紧围绕“两个促进”的目标,即以全民健康促进全面小康、以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促进经济社会稳健发展为已任,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在经济新常态下有了新的发展。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有新突破,人民医院、中医医院、妇幼保健院全面启动了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三家涉改医院药品实行零差率销售,共让利群众约2500万元,群众得到实惠;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在村卫生室得以全面推广,村卫生室实施国家基本医药制度覆盖率达到81%。
公共卫生工作有新成效,我市公卫工作在2015年衡阳各县市区考核中名列第一,顺利通过省卫计委的爱婴医院复核,市妇幼保健院荣获“全国百家优秀爱婴医院”,成功创建省儿童保健服务合格县(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106人,死亡率7.75‰,远远低于全省的平均水平,在衡阳市居于领先水平,顺利通过省卫生城市复审。计生工作有新亮点,加大对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的扶持力度,完成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7200例,目标人群覆盖率93%,确认奖扶对象为3603人,特扶对象224人,“两扶”对象的准确率为100%;加强妇幼保健服务,加强孕期、育儿科普知识宣传,提高优生水平;市计生协会荣获全国、省和衡阳市模范单位,小水镇被评为全省依法行政先进单位,蔡子池、五里牌、水东江和灶市街荣获衡阳市模范单位,大市镇农科村被评为全省、衡阳市村民自治模范村。
医疗质量有新提高,市人民医院引进了椎间盘镜技术及关节镜技术、DSA介入治疗等8项新技术项目,填补了我市医疗技术空白;积极开展创建“群众满意的乡镇卫生院”活动,东湖、永济、淝田、三都等单位被评为“群众满意的乡镇卫生院”;启动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中医医院发挥中医药特色,逐步形成了“院有专科、科有专病、病有专药”的良好格局农合工作有新起色,全年基金整体运行平稳、安全、有效,共筹集参合基金51896.27万元,参合率97.7%,共支出新农合资金34699.27万元,补偿949424人次,受益面85.98%。其中住院补偿24861.82万元、门诊统筹补偿3304.94万元、住院分娩补偿1687.13万元,特慢门诊补偿4845.38万元,全年消赤减债1.02亿元,有效缓解了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行风建设有新举措,抓好患者评医活动,我市自2014年6月份起,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患者评医活动,活动开展一年多来,医患纠纷同比下降2/3,群众满意度由活动开展前的60%,现已提高到85%左右,医患关系得到进一步改善;抓实国家卫计委“九不准”,着重针对损害群众利益行为的医药购销领域的商业贿赂行为进行了专项整治,在各单位全面开展了自查自纠,并积极配合司法机关对9名基层医疗卫生单位的院长、4名报帐员涉嫌医药贿赂进行立案查处,医德医风有了明显好转,服务质量有了显著提升。
会议同时对新的一年的工作提出了新的思路。2016年,总体目标就是要推进健康耒阳建设及实现人口均衡发展两大目标,要稳妥有序实施全面两孩政策,进一步健全医疗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加强公共卫生和重大疾病预防控制;大力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大力推动医药科技创新,大力发展健康服务业。在全面推进公立医院改革方面,要着重在改革补偿机制、干部机制、用人机制、分配机制、管理机制等方面下功夫;在加强卫生服务网络体系建设方面,要进一步优化机构设置、抓好县级医院、建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在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方面,要加强医疗质量和安全管理,全面推进公共卫生服务、加强行风建设;在计生服务管理方面,要调控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出生缺陷发生率不能回升;要改善人口结构,出生人口性别比必须下降。
(作者:李昌芳 江维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