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人们时常从电视、网络上看到、听到翻车、沉船、垮桥等触目惊心的交通事故。人们将其称之为危害生命财产安全的“第一杀手”。 如何预防,如何治理,怎样才能保障民众安全、便捷出行,构筑安全和谐的交通运行环境? ...
人们时常从电视、网络上看到、听到翻车、沉船、垮桥等触目惊心的交通事故。人们将其称之为危害生命财产安全的“第一杀手”。 如何预防,如何治理,怎样才能保障民众安全、便捷出行,构筑安全和谐的交通运行环境? 政府、交通部门一直在努力。有着神农创耒、舂陵制舂美丽传说的耒阳,以其实际行动和强有力的作为,对这一关乎民生的问题作了一个最好的诠释,赢得了湖南省副省长盛茂林、衡阳市副市长邓柯等领导的高度赞扬。由于水上交通安全治理工作成绩显著,耒阳被推荐为省先进单位。
扎紧“防护线” 掀起治理风暴 “在耒阳,交通安全的重要性,仅次于煤炭安全生产。加强交通安全监管,要注意严肃执法,处罚就要罚得有切肤之痛,才能杜绝重犯,才能有效减少伤亡事故”。这是耒阳市委书记唐文峰在专题调研交通运输安全工作时所强调的。正因如此,耒阳从人力、物力和财力上,加大了对交通安全的投入,尤其是今年,单是交通安全工作经费,也由以前的10万元/年,增加到50万元/年。公路、渡口码头、客运站等安全防护设施设备,投资就达7000万元。 没有发生安全事故,并不等于没有安全隐患,有隐患,就存在发生安全事故的几率。2011年11月16日,对于耒阳来说,是一个严肃而振奋的日子。那天,交通、财政、公安、海事等市直相关单位负责人、乡镇党政领导、村干部、船员渡工300余人会聚在市政府会议室,市长蒋云良主持召开了全市道路水上交通安全综合整治行动动员大会。此次会议,在耒阳历来的交通运输安全会议中,规格之高、规模之大、参会人数之多,是少见的。之后,蒋云良亲自担任整治领导小组组长,在全市迅速掀起了道路水上交通安全隐患整治“风暴”。 安全工作无小事。作为交通运输安全的监管者,人们安全出行的“守护神”,耒阳交通人深感责任重大。该局以道路水上交通安全综合整治行动为契机,以其霹雳的手段、严厉的措施,向水上交通、客运站场、公路险段、工程建设、城市公交5大领域的安全隐患、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亮剑”。局长王剑伟、党委书记梁仕英亲自部署,亲临一线指挥、调度、检查,从生产、经营、运输、使用和管理等各个环节、各个部位,开展隐患大排查、大治理行动,突出重点水域、重要渡口、采砂运砂作业船舶、超长线客运、危险品运输、公交车及出租车运输、客运站源头监管,对车船技术状况、建设施工作业、从业人员资质、道路通行状况、安全管理措施落实情况等实行重点排查。 据统计,2012年,该局总共制定《“打非治违”活动方案》等方案12个,印发《水上安全管理办法》等规范性文件4个,开展“平安交通”创建、“道路水上交通安全专项整治”、“打非治违”等整治活动7项,实施大检查行动4次, “回头看” 2次,关闭非法造船厂1家、重组造船厂1家,拆解非法船舶2艘,拆封站内加油站1家,报废检测不合格客车8辆,制止公路红线范围内违法建筑6起,扫除路障613处。春运、汛期、暑运、“十一”黄金周及“十八大”特护期5个重点时期的交通运输工作得到了顺利开展,全年未发生一起安全责任事故,始终保持了平安稳定发展。 系牢“保险带” 夯实安全之基 强基固本,叶茂根深。 今年1月,市委常委、副市长罗卫华到水上交通安全整治现场办公,走遍耒水、舂陵河沿河各渡口、旅客集散码头。他发现,全市的渡口除哲桥镇泉塘边有一古老的驿站候渡亭、黄市学生码头新修的候渡亭外,其他渡口一律没有候渡亭,老百姓过渡一律露天候船,甚至还要走一段泥泞小路才能到达渡口。他深感责任重大,要求财政部门一定要优先保障交通安全防护设施资金。 市领导的细心,充分说明他与群众心连心,时时在为老百姓着想。但耒阳交通人不敢忘记肩上的使命,他们尽心尽力抓好公路、水路、客运站防护设施建设,千方百计系牢交通安全“保险带”。 投入资金近1000万元,陆续改造渡口码头41座。其中今年投资200余万元,改造了白沙江、易成、马颈坳、麻塘、新生、泗门、沙头、罗渡、东江口、东坪、烟洲等12座渡口码头,一律修建了候渡亭,一律通达水泥路。另外,在所有渡口码头都设立渡口守则牌、安全警示牌,总共设置渡口守则牌、安全警示牌184块,63艘客渡船全部在显著位置标明了船籍港、船舶名称,划定吃水线及核载人数。同时为全市63艘客渡船相继配送了2165件救生衣、142套救生圈、灭火器126个,并实现了每一个过渡学生有一套救生设备,渡运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 学生过渡、民众乘船赶集的安全,一直是耒阳交通人的牵挂。3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网、新华社、《中国日报》等国家20多家媒体纷纷向全国推介耒阳黄市校船。这一天,也是这艘长16.8米、宽2.6米、核载60客位的校船正式下水。它是耒阳为了学生的安全,针对黄市中学渡河学生较多、停靠点较多、里程较长而建造的,由交通运输补贴,专门免费运载学生。11月30日,再次传来好消息,专为大河滩小学学生渡河而建造的大义校船,历时两个月的建造,竣工下水。为切实解决渡运运力不足这一民生问题,该市以配套、补贴等方式鼓励民间建造新式客渡船,大和圩乡雅江、哲桥镇泉塘边和东江口、黄市镇的白沙江等10艘客渡船先后下水,总投资达300万元。正是这种关注民生的牵挂,有效地遏制了客运船舶超载行为,让老百姓乘上了“放心船”。 累计投资6000万元,完善公路、客运站安全防护设施。在余长线、泗黄等6条公路安装了波形钢质护栏;对才集线、石敖线4条线路实施了大中修;并以实现“畅、洁、绿、美、安”为目标,推行样板路养护;对33座四、五类危桥进行改造,对农村公路桥梁进行了全面“体检”,将85座四、五类桥梁,报送到省交通运输厅危桥数据库,力争早日改造。全市的公路桥梁、路边学校、居民聚居区、陡坡、临崖、临水、急弯、事故多发等路段修设了安全防护设施,公路护坡达567处,安全警示牌达4547块,警示桩达14069根,混凝土防撞墙、防撞墩达2463个,减速带达4823米。 紧绷“安全弦” 机制深化监管 “安全管理,对于管理者和被管理者都要采取必要的法律的、政治的、经济的和文化的手段”。这是王剑伟对交通运输安全管理的定义。他们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为强化交通运输安全管理,该市出台了一系列安全管理规定,将“主官的第一责任、分管的领导责任、经办的直接责任、企业的主体责任、行业的监管责任、区域属地的管理责任”和全员“一岗双责”进行了细化。 在交通系统企事业单位内部,实行考核制、奖惩制,推行保证金制。系统所有单位一律缴纳1000元的年度安全保证金,对履职到位、未发生任何安全事故、未被上级督查查处和媒体曝光的单位,实行同额度奖励,否则,给予惩罚。凡对安全管理不严、出现安全责任事故的,视具体情况,分别采取法律的、行政的、经济的、文化的手段予以追责和制裁。 对于水上交通安全管理,出台《水上交通安全管理办法》、《签单发航制度》等一系列规定,将管理责任在新闻媒体上公示,交通运输、海事、乡镇、行政村等对水上交通安全的管理职责更加明确。沿河18个乡镇聘请了船管员、签单员,建立了船管机构,全市15个日均渡运量达100人次以上、高峰期达300人次以上的渡口,实行了航次签单发航; 12个有学生过渡的渡口,学校老师与签单发航员实行了交接。同时将船管员、签单发航员补助纳入市财政预算,由乡镇结合交通运输、海事、港航部门的检查、稽查情况予以考核,并按季度核发补助。船管员、船管员兼职抽查签单、航次签单员分别按2400元/年、4800元/年、7200元/年补贴,共计发放补贴18万元/年。但是,一旦发现履职不到位、发生安全事故等事件,分别按情况给予扣补助、辞退、追责等处理。一系列规章制度的出台,推动了沿河乡镇由原来的被动管理实现向主动管理的转变。整治期间,遥田、仁义、黄市、泗门洲等乡镇主动联合交通、海事、公安等对各自所辖水域进行了安全隐患治理。 实践中,为增强安全风险抵御能力,该市积极推行货运船舶从业保险、客渡船承运人责任险、施工人员安全险、执法人员安全险、客运车辆交强险等各类保险,千方百计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推动乡镇与乡镇之间、村与村之间建立了联防共建机制。尤其是舂陵河一带,耒阳、常宁两市在整治的过程中,相互联系,多次联合执法。如今,两市沿河渡口所属乡镇的船管员、签单员、村干部相互建立通讯联系,对在舂陵河营运的客渡船实行共同监管,改变了两市过去那种各自只管各自所辖船舶的局面。 随着科技的进步,该市在强化静态管理的同时,强化科技监管手段,加强对路网、通航水域、重要桥梁、长途客运、危险品运输车船的动态管理。投资100余万元,全市190辆长途客车、12辆危险化学品运输车全部安装了GPS;272辆公交车辆实行视频监控;五里牌、湘运耒阳汽车站、灶市汽车站均建立了视频监控平台,客运车辆实现了全程监控。投资18万元,建设了水上安全视频监控系统,对全市12处重点渡口、9艘客渡船实行视频监控,一旦发现船舶超载、签单员未穿荧光背心上岗、乘客未穿拿救生衣乘船等行为,立即向当事船舶喊话制止,并电话告知所属乡镇整改,报海事、港航机构进行处罚。 耕耘伴随收获。该市通过严格监管,取得了良好社会成效。全年共出动了督查、执法人员4200余人次,检查单位280余家次,渡口码头210余处次,下发隐患改书158份,消除安全隐患696起,非法违法行为得到遏制,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勤打“预防针” 宣传提升效应 “人之本身存在着安全的潜意识,关键在于如何激发其养成自觉遵守的习惯。俗话说‘攻城者为下,攻心为上’,提高交通参与者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的意识才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治本之策”。 这是衡阳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罗端林莅耒检查,看到渡口码头一幅幅安全宣传彩画、乘客自觉穿拿救生衣乘船时,所发出的感慨。耒阳交通运输安全生产氛围之浓厚,足见宣传之功效。 重视宣传发动效应。对于每一次安全整治行动,耒阳交通运输局都要进行宣传发动。“道路水上交通安全专项整治”、“打非治违”、“六月安全活动月”等七大安全整治行动,次次都成立领导小组,制定了方案,召开了动员大会。期间,还要针对具体问题召开座谈会、调度会,及时地传达了上级的有关精神,为安全工作的开展创造了先决条件,起到了警钟长鸣的效应。 强化标语、横幅宣传效应。春运、汛期、暑运、节假日,该局造大声势,深入运输企业、客运站场、渡口码头,强化安全宣传,营造安全氛围。一年来,组织开展了“5.12”“减少灾害事故”、“六月安全咨询日”宣传活动,贴标语、挂横幅、制板报,全年出动宣传车50台次、宣传船61艘次,发放各类安全宣传资料10000余份。水上交通安全宣传覆盖了全市18个沿河乡镇33座渡口、13处码头40多个村,起到了让人们时时处处注重安全、维护安全的效应。 突出新闻媒体造势效应。编辑《水上安全专项整治简报》、《打非治违工作简报》27期,及时向省、市、县级相关部门报送信息。耒阳的交通运输安全管理,获得了国、省、市、县级多家报刊网络媒体广泛报道,报道达113篇,新闻媒体的造势,增强了人们的安全意识。 紧抓安全素质教育培训有效途径。全年举办了船员渡工培训班、港政培训班、道路执法人员、客渡船签单发航员班、安全“三岗人员”培训班5期,总共培训人员596人次。从执法人员到运输经营户,从交通安全管理人员到乡镇、行政村干部,从客运、危货车辆驾驶员到船员、渡工都进行了安全培训,大幅提升从业人员的安全管理及操作能力。 注重警示效应。开展督查,及时总结,对于工作中的创新、好做法、好经验,及时推介;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纠正,及时通报。水上交通安全整治行动中,针对签单员未穿荧光背心上岗、乘客未穿拿救生衣乘船、船舶超载等问题,一律在跟踪整治过程中得到了彻底治理。春运期间,在常宁烟洲水域,查获哲桥镇陈姓船主的超载行为,当场给予3000元的处罚。“回头看”期间,对仁义渡江2艘非法船舶进行了拆解;对麻塘的1艘未经检验的船舶给予停封;对马颈坳、泗门、沙头等渡口未让乘客穿拿救生衣的行为,均给予1000元的处罚,并解聘了2名履职不认真的签单员。严厉的惩治,起到了警示作用,教育了交通运输从业者,船舶超载行为得到有效遏制,乘客上船形成了自觉穿拿救生衣的习惯。 百舸争流、千帆竞发。对于耒阳市交通人来说,一年365天,安全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当前,他们又投入到新一轮安全大检查行动中,正在为2013年春运工作有序运行打基础;正在集运政、路政、港政、海事、安全管理于一体,着手推动全市36乡镇成立交通管理站;正在推进“十二五”乃至更远时期的“一环一网三桥六路”建设……为了民众的安全、社会的和谐,他们谋划着、建设着、奋斗着……届时,耒阳的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机制将更加完善,运输环境更加安全、社会更加和谐。 [作者:徐啸 江维东] |